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模式下,使我们在班级管理中面对很多新情况,碰到很多新问题。认清新形势,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我们决不能用老一套来班级管理办法应对新情况,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作为一名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高中班主任,经过不断尝试,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我对高效课堂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班级管理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人一样,它是有思想有精神的,它的思想和精神必须依赖于班级的管理,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校高效课堂的扎实推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长期思考与探索下,有些做法值得总结和探讨,下面简要谈谈我的一些思考与方法。
一、根据高效课堂模式,转变班级管理观念
高效课堂模式使我们面对很多新情况,碰到很多新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分小组围坐式教学,这强化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的氛围,但同时也加大了学生一起闲聊的风险;小组捆绑式评价,既突出了团队合作的要求,也会诱发评价平均化倾向。还有学生生活与学习共同体的考评,崇雅之星的推出,星级宿舍的评选,如此等等,面对诸多的变化,我们必须认清高效课堂的新特征,把握每个学生的实情,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切实转变班级管理的旧观念,创新班级管理的新模式。上述客观实际使我们从中解读出必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让学生有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拼劲,形成竞争帮扶的氛围。认清新形势,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我们决不能用老一套来应对新情况,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新方法,力争好效果
针对新的高效课堂模式,我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入手:
1.合理分组,适当调整
生活成长共同体和学习成长共同体是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基本元素,如何组建有很大学问。原则上讲是要为大家的合作竞争搭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平台。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能不能被激发出斗志,就要看分组是否科学合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若发现有什么不和谐的因素,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不同共同体之间做必要的调整。
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班级管理的生力军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要做的事情会更多,为此必须选拔得力的班干部,而干部是否得力,还是要看你如何去选拔,如何去培养,如何去引导。对班干部既要有原则上的要求,又要有方法上的指引,还要有精神上的支撑。赋予班干部实际管理的权力,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肯定,少些指责。这样,班干部才会既保持与同学的密切联系,又与班主任一条心,为建设优秀班集体死心塌地。
3.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
让学生不但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固原市回民中学学生管理制度》,并且常抓学生基本生活习惯,文明语言、举止行为,校内外学习行为、纪律、道德,使常规制度化,建立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另外常规管理对学生的行为成长具有导向性的作用,需要建立监督机制。有了制度,更重要的是贯彻执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就靠这些制度来管理学生,来评价学生。
4.“偏爱”学困生,严爱学优生 ,博爱中等生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爱心和班集体的友爱倾注给学困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入。学优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教师不要宠坏他们,更不要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爱护他们。
5.加强班级和小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班级有班级的灵魂,小组也有小组的灵魂,优秀的小组文化能鼓舞学生的斗志,凝聚全组成员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起一盏明灯。班级文化建设对小组有总体指导作用,一张图片,一副字画,一个标语,一副对联,都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教育教学任务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完成的。因此,围绕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1.构建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和谐关系
我及时、主动地与任课教师联系、互通情况,一方面收集、储备学生的有关信息,另一方面向任课教师介绍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个别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常表现,帮助教师建立一定的心理预应力。这样一来,当问题一旦发生,任课教师就能够从容应对,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从而降低课堂冲突事件的发生几率。
2.构建学生与班主任的和谐关系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直接决定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班级建设的成败。那么,怎样才能很好与他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呢?在工作中我采取了笔谈的形式,当第一次笔谈本发下去的时候,我在一旁偷偷观察着学生们的表情,学生们停止了打闹,那专注的神情分明在告诉我他们已被作业后面的评语深深吸引了。有的学生抿着嘴偷着乐,有的露出开心的微笑,有的陷入了沉思,还有几个活跃分子高兴地拿着自己的本子到处给同学看……不论怎样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看到他们的反应,我有了信心,每周我都坚持和学生进行笔谈。现在每周一一发笔谈本学生就赶快看看老师又写了哪些话,我也每天期待着学生们的心里话。渐渐的,我和学生的关系融洽了许多,也亲近了许多,他们把我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甚至敢面对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深藏已久的问题。
3.身体力行,树立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用心尽力管理一个班级,要想出成绩,除了各种办法措施外,我始终认为班主任的身体力行,带头示范作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为此不仅上届高三,而且这届高一,我都本着要做一天班主任就做真正的班主任的态度,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以促成班风好转和良好学风的形成。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是塑造人的心灵、改变人生命运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用心去思考,时时创新,以优良班级管理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为明天对国家、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以上是个人对高效课堂背景下班级管理的尝试与思考,不当之处,恳请斧正。
关键词:高效课堂;班级管理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人一样,它是有思想有精神的,它的思想和精神必须依赖于班级的管理,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我校高效课堂的扎实推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长期思考与探索下,有些做法值得总结和探讨,下面简要谈谈我的一些思考与方法。
一、根据高效课堂模式,转变班级管理观念
高效课堂模式使我们面对很多新情况,碰到很多新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分小组围坐式教学,这强化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的氛围,但同时也加大了学生一起闲聊的风险;小组捆绑式评价,既突出了团队合作的要求,也会诱发评价平均化倾向。还有学生生活与学习共同体的考评,崇雅之星的推出,星级宿舍的评选,如此等等,面对诸多的变化,我们必须认清高效课堂的新特征,把握每个学生的实情,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切实转变班级管理的旧观念,创新班级管理的新模式。上述客观实际使我们从中解读出必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让学生有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拼劲,形成竞争帮扶的氛围。认清新形势,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我们决不能用老一套来应对新情况,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新方法,力争好效果
针对新的高效课堂模式,我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入手:
1.合理分组,适当调整
生活成长共同体和学习成长共同体是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基本元素,如何组建有很大学问。原则上讲是要为大家的合作竞争搭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平台。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能不能被激发出斗志,就要看分组是否科学合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若发现有什么不和谐的因素,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不同共同体之间做必要的调整。
2.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班级管理的生力军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要做的事情会更多,为此必须选拔得力的班干部,而干部是否得力,还是要看你如何去选拔,如何去培养,如何去引导。对班干部既要有原则上的要求,又要有方法上的指引,还要有精神上的支撑。赋予班干部实际管理的权力,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肯定,少些指责。这样,班干部才会既保持与同学的密切联系,又与班主任一条心,为建设优秀班集体死心塌地。
3.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
让学生不但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固原市回民中学学生管理制度》,并且常抓学生基本生活习惯,文明语言、举止行为,校内外学习行为、纪律、道德,使常规制度化,建立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另外常规管理对学生的行为成长具有导向性的作用,需要建立监督机制。有了制度,更重要的是贯彻执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就靠这些制度来管理学生,来评价学生。
4.“偏爱”学困生,严爱学优生 ,博爱中等生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爱心和班集体的友爱倾注给学困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入。学优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教师不要宠坏他们,更不要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爱护他们。
5.加强班级和小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班级有班级的灵魂,小组也有小组的灵魂,优秀的小组文化能鼓舞学生的斗志,凝聚全组成员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起一盏明灯。班级文化建设对小组有总体指导作用,一张图片,一副字画,一个标语,一副对联,都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教育教学任务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完成的。因此,围绕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1.构建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和谐关系
我及时、主动地与任课教师联系、互通情况,一方面收集、储备学生的有关信息,另一方面向任课教师介绍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个别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常表现,帮助教师建立一定的心理预应力。这样一来,当问题一旦发生,任课教师就能够从容应对,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从而降低课堂冲突事件的发生几率。
2.构建学生与班主任的和谐关系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直接决定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班级建设的成败。那么,怎样才能很好与他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呢?在工作中我采取了笔谈的形式,当第一次笔谈本发下去的时候,我在一旁偷偷观察着学生们的表情,学生们停止了打闹,那专注的神情分明在告诉我他们已被作业后面的评语深深吸引了。有的学生抿着嘴偷着乐,有的露出开心的微笑,有的陷入了沉思,还有几个活跃分子高兴地拿着自己的本子到处给同学看……不论怎样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看到他们的反应,我有了信心,每周我都坚持和学生进行笔谈。现在每周一一发笔谈本学生就赶快看看老师又写了哪些话,我也每天期待着学生们的心里话。渐渐的,我和学生的关系融洽了许多,也亲近了许多,他们把我当成可以信赖的朋友,甚至敢面对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深藏已久的问题。
3.身体力行,树立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用心尽力管理一个班级,要想出成绩,除了各种办法措施外,我始终认为班主任的身体力行,带头示范作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为此不仅上届高三,而且这届高一,我都本着要做一天班主任就做真正的班主任的态度,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以促成班风好转和良好学风的形成。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是塑造人的心灵、改变人生命运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用心去思考,时时创新,以优良班级管理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为明天对国家、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以上是个人对高效课堂背景下班级管理的尝试与思考,不当之处,恳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