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用能力培养和锻炼以其丰富的形式、深刻的内涵和寓教于乐的功能,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院校重视。本文从德育教育微项目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角度入手,提出将培养学生的学业规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作为职业学校学生通用职业能力训练的重点,发挥德育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探索训练的实效性和有效途径,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与要求的、内在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通用能力;微项目;培养途径
一、通用职业能力训练的内涵和界定
简单说,通用能力是具体的能力模块,比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在多个领域都会遇到这种能力的运用,类似于一种标准化的汽车零件或轮胎,在各种车辆上都可以适用。比如,具备演讲能力的,既能做销售工作,也能做内训师,这是通用能力。此人不但演讲、分析能力好,并且能够把几项能力相互关联运用,知道演讲如何推动工作目标,知道分析关键问题并及时沟通解决等,合理运用几项能力,产生合力,效果更好,这时候,这个人具备很高的综合能力了。
美国哥伦比亚企业就业能力委员会( BCBEB) 研究认为, 通用职业能力是指高度转换的技能与态度及获得与转换工作 维持工作与升迁的能力, 它可以增加个人的价值与就业机会并适应市场变革 国际劳工组织( ILO) 认为通用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保持进步以及应对生活变化的能力。目前,许多专家学者都将通用职业能力归纳为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能力等[1]。
二、培养和锻炼高职学生职业通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能力目标以及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实践表明只有加强通用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具有更加宽泛的基础人文素养和更强职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因此, 高职人才的培养将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摆在核心地位 以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2]。
通用职业能力在人的职业生涯中对专业能力的运用和个体的发展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就业形势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已是大势所趋。在现代社会的职业生活中,从职人员的知识的老化和周期中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似,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有一个生命周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因此,高职教育注重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3]。
三、培养和锻炼高职学生职业通用能力的可行性
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是在于高职院校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应从一次性就业转向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养目标从侧重纯专业能力向着培养专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并重的方向转变。通用职业能力不但具有培养的必要性,而且有其培养的可行性[3]。
四、通用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通用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从单纯的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要积极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向“产教结合、 双元教学” 转变;提升综合职业能力,要为学生搭建组织各类活动与锻炼能力的平台。高职学生通用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最佳途径:根据《关于高职毕业生通用能力的企业调查》对于高职毕业生通用能力培养最佳途径的选择,用人企业中55.17% 选择了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33.48% 选择了企业内部培训 而认为学校培养是最佳途径的只占1.72%。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我们教师在德育教育实践环节应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途径。对于我校近年来不断开展“青春邀约周基层 服务青年听转办”主题微项目实践活动,我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活动,交流意见,细心策划,实践调研,努力实现活动目的,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通用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对于团课微讲堂和创业微实践---“创业成功梦 体味人生路”项目
笔者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做好课件,详细讲解,课后进行答疑,做到培训到位,服务周到,希望能把创业活动经常进行。活动的目的是不以商业利润为唯一目标,只以创业体验为活动宗旨。主要针对商业机会的识别进行七项培训,95%的同学经过了培训,85%的同学在实践过程中认真完成相关项目,如产品登记表,发票开收,商品标签使用等。通过活动的反馈,这样的创业活动培训微讲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是进行3-5次培训会更能体现创建活动效果。反思后知道应该在下次活动中充分利用这种微讲堂的形式。培养参赛者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职业道德与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通用能力,实现创业成功梦想。
2、对于实现微心愿----“梦想加油站—为学生实现微心愿”助力行动项目
我采用仔细挑选,耐心交流,尽力实现的原则开展活动。活动中我们征集了许多“微心愿”,如看一场电影,一副好看的宣传画,交一位知心朋友,不想被老师批评,外出实践,入团,创业,上网,演出,打工等10个项目,我结合学校活动和自我能力从中挑选三个项目,帮助其实现,其他的以后慢慢实现。并通过为青年学生实现“微心愿”,提升团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3、对于青年微联系---“团学会干部成长记”项目
我认为把这种微联系常态化对学生在学业规划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自我提升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事能力,理论知识等方面提升很大。也是培养团学会的储备干部一种途径。让学生懂得规范组织行为,坚持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的道理。为了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制度。平时的常规考核由学生会主席和老师共同监督和指导,把规章制度具体化、实践化。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行为,我系组织了一部一动,就是一个部门,由部长带领干事做一个活动策划及实践,并在一周内进行完成。具体为做好策划,然后下发通知、落实活动,写好报道,最后总结。一切活动的组织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章程做事。通过理论化与实践化的交叉进行,反复运用,可以很好的达到培训目标。
4、对于才艺微舞台--“你我明星梦”周周演项目
我每次活动都是指导学生精心策划,彩排三次,准备充分,配合默契,总结到位,报道及时,老师支持,学生喜欢。如这次活动的策划书主要有以下11个部分构成:活动主题、活动要求、活动目的、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评分、任务分配、附件表格、时间节点。只要策划详细,指导到位,配合默契,态度积极热情,做事及时到位,这样的微项目一定可以顺利而有收获的完成。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各项通用能力。
总之,对于顶岗微实习---“检验自我”项目,主要针对校企结合培训和锻炼实践活动;对于职业微规划---“人生起航”项目,主要针对学生学业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于环保微行动---“绿色环保从我做起”项目,主要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锻炼;对于汉字微学习---“美丽中国梦”项目,主要针对学生表达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于篮球微循环---“激情明星梦”项目,主要针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于才艺微展示---“主持人金话筒”项目、对于宿舍微家庭---“校园是我家”项目、对于电子微游戏---“竞技英雄梦”项目等这些众多微项目都是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通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高职毕业生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很好 地生存和发展,只凭一技之长是不行的,还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技能和通用能力并重是适应社会需要,才是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走向办学成功之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德霞.基于学生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 刘 晶.基于企业视角的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结构与通识教育研究.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
[3]赵艳辉.浅析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辽宁高职学报,2005,(6).
关键词:通用能力;微项目;培养途径
一、通用职业能力训练的内涵和界定
简单说,通用能力是具体的能力模块,比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在多个领域都会遇到这种能力的运用,类似于一种标准化的汽车零件或轮胎,在各种车辆上都可以适用。比如,具备演讲能力的,既能做销售工作,也能做内训师,这是通用能力。此人不但演讲、分析能力好,并且能够把几项能力相互关联运用,知道演讲如何推动工作目标,知道分析关键问题并及时沟通解决等,合理运用几项能力,产生合力,效果更好,这时候,这个人具备很高的综合能力了。
美国哥伦比亚企业就业能力委员会( BCBEB) 研究认为, 通用职业能力是指高度转换的技能与态度及获得与转换工作 维持工作与升迁的能力, 它可以增加个人的价值与就业机会并适应市场变革 国际劳工组织( ILO) 认为通用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保持进步以及应对生活变化的能力。目前,许多专家学者都将通用职业能力归纳为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能力等[1]。
二、培养和锻炼高职学生职业通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能力目标以及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实践表明只有加强通用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具有更加宽泛的基础人文素养和更强职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因此, 高职人才的培养将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摆在核心地位 以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2]。
通用职业能力在人的职业生涯中对专业能力的运用和个体的发展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就业形势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已是大势所趋。在现代社会的职业生活中,从职人员的知识的老化和周期中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似,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有一个生命周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因此,高职教育注重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3]。
三、培养和锻炼高职学生职业通用能力的可行性
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是在于高职院校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应从一次性就业转向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养目标从侧重纯专业能力向着培养专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并重的方向转变。通用职业能力不但具有培养的必要性,而且有其培养的可行性[3]。
四、通用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通用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从单纯的岗位技能训,练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要积极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向“产教结合、 双元教学” 转变;提升综合职业能力,要为学生搭建组织各类活动与锻炼能力的平台。高职学生通用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最佳途径:根据《关于高职毕业生通用能力的企业调查》对于高职毕业生通用能力培养最佳途径的选择,用人企业中55.17% 选择了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33.48% 选择了企业内部培训 而认为学校培养是最佳途径的只占1.72%。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我们教师在德育教育实践环节应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途径。对于我校近年来不断开展“青春邀约周基层 服务青年听转办”主题微项目实践活动,我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活动,交流意见,细心策划,实践调研,努力实现活动目的,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通用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对于团课微讲堂和创业微实践---“创业成功梦 体味人生路”项目
笔者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做好课件,详细讲解,课后进行答疑,做到培训到位,服务周到,希望能把创业活动经常进行。活动的目的是不以商业利润为唯一目标,只以创业体验为活动宗旨。主要针对商业机会的识别进行七项培训,95%的同学经过了培训,85%的同学在实践过程中认真完成相关项目,如产品登记表,发票开收,商品标签使用等。通过活动的反馈,这样的创业活动培训微讲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是进行3-5次培训会更能体现创建活动效果。反思后知道应该在下次活动中充分利用这种微讲堂的形式。培养参赛者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职业道德与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通用能力,实现创业成功梦想。
2、对于实现微心愿----“梦想加油站—为学生实现微心愿”助力行动项目
我采用仔细挑选,耐心交流,尽力实现的原则开展活动。活动中我们征集了许多“微心愿”,如看一场电影,一副好看的宣传画,交一位知心朋友,不想被老师批评,外出实践,入团,创业,上网,演出,打工等10个项目,我结合学校活动和自我能力从中挑选三个项目,帮助其实现,其他的以后慢慢实现。并通过为青年学生实现“微心愿”,提升团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3、对于青年微联系---“团学会干部成长记”项目
我认为把这种微联系常态化对学生在学业规划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自我提升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处事能力,理论知识等方面提升很大。也是培养团学会的储备干部一种途径。让学生懂得规范组织行为,坚持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的道理。为了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制度。平时的常规考核由学生会主席和老师共同监督和指导,把规章制度具体化、实践化。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行为,我系组织了一部一动,就是一个部门,由部长带领干事做一个活动策划及实践,并在一周内进行完成。具体为做好策划,然后下发通知、落实活动,写好报道,最后总结。一切活动的组织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章程做事。通过理论化与实践化的交叉进行,反复运用,可以很好的达到培训目标。
4、对于才艺微舞台--“你我明星梦”周周演项目
我每次活动都是指导学生精心策划,彩排三次,准备充分,配合默契,总结到位,报道及时,老师支持,学生喜欢。如这次活动的策划书主要有以下11个部分构成:活动主题、活动要求、活动目的、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评分、任务分配、附件表格、时间节点。只要策划详细,指导到位,配合默契,态度积极热情,做事及时到位,这样的微项目一定可以顺利而有收获的完成。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各项通用能力。
总之,对于顶岗微实习---“检验自我”项目,主要针对校企结合培训和锻炼实践活动;对于职业微规划---“人生起航”项目,主要针对学生学业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于环保微行动---“绿色环保从我做起”项目,主要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锻炼;对于汉字微学习---“美丽中国梦”项目,主要针对学生表达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于篮球微循环---“激情明星梦”项目,主要针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于才艺微展示---“主持人金话筒”项目、对于宿舍微家庭---“校园是我家”项目、对于电子微游戏---“竞技英雄梦”项目等这些众多微项目都是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通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高职毕业生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很好 地生存和发展,只凭一技之长是不行的,还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技能和通用能力并重是适应社会需要,才是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走向办学成功之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德霞.基于学生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跨学科合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 刘 晶.基于企业视角的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结构与通识教育研究.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
[3]赵艳辉.浅析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辽宁高职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