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设计及成效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maju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路径。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发掘学科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理念。在梳理已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研究的基础上,阐释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内涵,分析其结构序列,并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归纳角色扮演学习活动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活动理论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角色扮演学习活动设计框架,依据该框架设计英语角色扮演学习活动,并开展了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该学习活动设计能显著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并促进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发展。
其他文献
长江上游流域检察协同治理已有诸多积极实践,但司法保护仍存在一定差异,上游流域协同相对不足,司法协同内容有待深化。基于长江上游流域司法协同治理的要义和检察视角下司法协同的层次分析,检察机关应从协同主体、协同理念和协同机制着手,实现“四大检察”之间、跨部门之间和跨行政区划之间三个层面的协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日报巧妙设置议程,均衡报道角度,创新宣传报道形式和内容。分析表明,报道量保持有规律的上下波动,疫情报道占据重要版面,并通过消息、通讯、特写、摄影等不同体裁生动讲述抗疫故事。
思政育人并具有强烈的时代要求,专业课程思政具有与思政课程具有异曲同工的作用,课程思政教育是隐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将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思政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接受专业教育同时,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进行一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校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高校专业课教师既要在课堂传授专业知识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又要在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领和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工科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为例,通过对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引发重大的舆情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媒体如何在疫情期间做好舆论引导是战疫工作重要一环。作为我国主流媒体的典型代表,"人民日报"肩负着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分析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实践与反思。
《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有效实现了发布真实信息、引导舆论走向、维护社会稳定的媒体功能,发挥了主流媒体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人民日报》的微信、微博、抖音三大新媒体平台的疫情报道,依据平台特性和对应受众的偏好,差异化报道不同类型的内容,使得每一类别的信息都以其最合适的形式呈现,达到新媒体矩阵有机结合、传播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语文课堂存在"无度教学"的现象,教学目标设置不准、教学内容确定不当、教学方法选择不适。语文教学应让指向学习主题的真实任务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的认知体验自然发生,实现"真学";课堂要聚焦学生的思维状态,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开展知识建构,让课堂教学在思考、顿悟、建构、分享、运用过程中实现"深学";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讲学生之不解,授学生之不会,让学生在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在落实战略发展目标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预算管理之后,在各部门的支持下,这一理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且进入了实施阶段。预算管理是当代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可以持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企业在应用预算管理策略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论文主要针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展开分析,在探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
为探索思政教育环境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改革,根据地方特色、岗位需求,以“盆景技艺”课程思政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思政元素融入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教学改革方案,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参与度明显提高,学习热情得到激发,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交通运输行业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形势对公路交通企业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公路交通企业人才紧缺,员工产生职业倦怠,就业观念有待更新,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为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均衡发展,论文在探讨问题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公路交通企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协同企业战略目标的作用,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更有效地实现激励与约束、管理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