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是第一名

来源 :故事大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0tl8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阵雨后,空气里弥漫起薄薄的清凉。一年一度的诗歌朗诵比赛要开始了。
  新来的班主任李老师一进教室便说:“好消息,这次比赛我们好好排练,争取得第一。”
  “不用争取也会是第一的。”我在下面说,同学们便“噗噗”地偷笑起来。
  “这么自信哦。”她冲我赞扬地说。大家又笑了,有同学补充:“是倒数第一,年年都是我们。”
  “不可能,你们还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呢。”她咬咬唇一字一句地说,“我相信,这次比赛,你们一定能得第一。”
  我们都不相信,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五年级,我们班从没得过第一,倒数第一倒常常光顾我们。我们都清楚:我们是全校最差的一个班。
  教我们的老师都说我们班上课死气沉沉,成绩也不好,作业做得乱七八糟。特别是教我们英语的陈老师,在反复纠正我们语音后,我们仍读得不准时,她板着脸,皱起眉,叹了口气,沉痛地说:“教过这么多班,你们是最差的一个。”
  我知道,李老师之所以自信,是因为她才接手我们班,根本不了解我们。
  接下来的排练,其他班是选班上成绩好的同学来朗诵,李老师却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上阵,说我们是一个集体,同学们一个也不能少,在气势上就要压倒他们。
  我们朗诵的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首诗。李老师一开始没让我们读诗,而是打开教室里的多媒体视频,一边播放相关视频内容,一边讲述中国的发展史。我们听得激情满怀。那种对祖国强大的自豪感,就像火苗一样,悄悄潜进我们心里。
  接下来的练习,真的同以前不同,我们班排练时非常有气势。就是在操场上,都能听到我们的朗诵声。
  一天天的排练,一天天的进步。效果真的不错,我突然有了信心:至少这次,我们能甩脱“倒数第一”的帽子。
  李老师却说:“这么优秀的一群孩子,肯定会拿到第一的。”她说得那么自信,就像她是评委。
  那天的比赛,我们班上台后,那整齐划一的手势,排山倒海的气势,一下子镇住了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
  李老师站在台下微笑着看着我们的表现,那双眼充满着喜悦,慢慢地,她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
  在掌声雷动中,我们从台上下来,回到座位上。李老师朝我们打出了一个“OK”的手势,对我们欢喜地说:“你们太棒了,你们今天的表现很优秀,太让我感动了。肯定是第一名。”
  “不一定,如果得不到第一怎么办?”有同学开着玩笑。她用力点头:“不会的。我相信你们的实力。”
  “9.8分”、“9.7分”、“9.8分”……随着台上评委老师举起了牌,主持人报出了分数,我们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个个喜上眉梢。
  “你说那个最讨厌我们班的陈老师不会打最低分吧?”班长陈静静突然忧心忡忡起来,这让我们也手心捏了一把汗。
  “9.9分!”当主持人报出一向苛刻的陈老师打的分数, 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太惊讶啦,居然这么高?
  “噢耶!肯定是第一名。”我们拥抱在一起跳了起来。李老师站在一旁微笑着看我们狂欢,笑得眉毛弯弯像豆角,开心极了。
  “你们以前总说自己是倒数第一,现在在全校这么多班级里,你们能得到第一。你们知道你们有多棒吗?”回到教室,李老师举起了红红的奖状,激动地说。
  “是啊。原来我们并不差啊。”
  “我们也是很优秀的。”
  “最讨厌我们的陈老师今天也被我们感动了,给我们打了最高分呢。”……
  受到激励的我们突然间士气高涨起来。教室里,洋溢着快乐的气氛,还有一点点骄傲。不过,李老师挺纵容我们这份骄傲的。
  后来,我们顶着“我们班是第一名”的桂冠,开始新的学习旅程。
  要是上课不专心了,其他任课老师会说:“上次比赛你们是全校第一哦,你们上课也应该有‘第一名’的范儿。”这一说,我们纷纷挺直腰,坐得端端正正地倾听老师讲课;要是作业做差了,有老师会一边抖动着我们写得乱乱的作业本,一边说:“你们忘了上次诗歌朗诵比赛你们的突出表现吗?怎么优秀的班级,作业该这么做,不用我提醒吧。”下次作业保证会提高一个档次;要是后来要参加什么活动,李老师会指着贴在墙上的奖状对我们说:“这样的奖状,我还想多拿几张呐。你们加油吧。”“没问题!”我们会齐齐回答,然后捋起袖子作出努力拼博的准备……
  慢慢地,我们被老师们批评的次数减少了;慢慢地,我们被表扬的次数多了;慢慢地,我们教室后墙上的奖状增多了……
  时间在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慢慢流逝,一晃,我们快小学毕业了。
  毕业联欢晚会,我们邀请了全校老师来参加我们的毕业联欢。教室里欢声笑语。因为将要分离,大家都珍惜着现在的相聚时刻,尽情唱歌跳舞。
  老师们都笑着看我们表演节目,连往日严厉的陈老师也笑得一脸慈祥。
  老师也要表演节目的。我们设计好一个节目,让老师互相讲讲他们的糗事,以便我们多了解老师的另一面。我以为老师们会生气这个奇怪的节目,没想到,他们很乐意讲同事间的糗事。
  李老师笑着告诉我们,陈老师是故意在我们面前凶的,因为要树立老师的威信啊。其实,陈老师看到电视上煽情的情節时,常哭得稀里哗啦呢,脆弱得像个小女生。
  原来凶凶的老师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呢,我们哈哈大笑。陈老师的脸一下便红了,不好意思地跟着我们笑。然后笑着说:“你们李老师评奖时还要作弊呢。那年你们的诗歌比赛,她让我给你们打个高分。说你们这个班已经对自己失去信心,太需要鼓励了。她这一煽情,我简直没了抵御力,那天就给你们高分了。后来,她又让教你们班的其他老师多多表扬你们……”
  全场一下安静了,知道了李老师“作弊”的糗事,我们都没有笑,教室里顿时弥漫起安静又温暖的气氛。想到这么纯真的老师为了给我们增强信心,竟然去“作弊”,我的心里一下涌起了一股暖流,眼眶有点湿润。
  片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是第一次,我们为老师的“作弊”鼓掌。
其他文献
不久前,女友在微信上分享给我一篇文章,大意是说那些执着于签订“过错方净身出戶”协议的女性大概都是被忠诚协议欺骗的女性,因为“净身出户”在法律效果上与刑罚“剥夺个人财产”相似,涉及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属于极为严厉的惩罚,所以即便女性被家暴、出轨,法院也基本不会支持让对方“净身出户”。我俩一番义愤填膺:女人真惨,把青春都献给婚姻,法律不能保护婚姻就罢了,还不能保护财产!见我俩如此,老公抚着并不存在的啤酒
2018年11月下旬,随着电影《无名之辈》票房、口碑双双爆红,片中“胡广生”的扮演者章宇再一次登上热搜榜。这位目光清澈的36岁低调“少年”一年来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人耳目一新。其实,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章宇塑造的“黄毛”一角早已深入人心,年末,他又因出演电影《大象席地而坐》而获得电影金马奖提名。一年出演三部爆款影片的章宇,面对走红却仍显得陌生和无措。 辭职“北漂”,“无业游民”的人生不是儿
温馨提示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婚恋中,有心理困惑需要倾诉、解决,不妨和我们联系(请尽量通过信件、邮件的方式,详细说明自己的困惑)。本刊将邀请专家为你免费解答,对你的个人信息,编辑部将严格保密。  本刊所登记问题均已编辑处理,请勿对号入座。  热线:0791-86634741  记录人:艾佳  主持人:文小雅  E-mail:427837033@qq.com晚睡姐姐:  我跟我先生是在打工时认识的。
北宋词人柳永年少之时便才气过人。进京赶考时,见京城处处繁华盛景,笙歌曼舞,犹如脱笼的鸟儿,不久便把诗书抛在脑后。烟雨楼下,他痴痴聆听着楼上的袅袅琴音,那琴音如冰雪凝琼枝摇摇不堪负,如急雨压花蕊盈盈将欲落……幽怨又凄美,一下子打动了年轻才子的心。  楼上这名弹琴的女子,就是误入青楼的北宋名妓谢玉英。这场相逢,一个楼下迎风立,一个琴声诉衷情,成就了一段佳话,也使两个人的命运偏离了轨道,向着另一个方向去
都说猴子淘气,还没有见过比花鼻子更淘气的猴子。  一只大狗熊闯进了孙爷爷的玉米地,掰下一个玉米棒子,夹在左边的胳肢窝下;再掰下一个玉米棒子,夹在右边的胳肢窝下。一口气掰了三七二十一个,然后摸了摸左边的胳肢窝,一个也没有;再摸摸右边的胳肢窝,还是什么也没有。  “好你个笨狗熊,就算你饿得三天没吃过一点东西,也不该这般糟蹋粮食!”花鼻子猴随手捡起一块泥疙瘩,朝著大狗熊的屁股扔去。  谁都知道大狗熊的毛
我从小喜欢大海,希望婚礼能够在海边举行,为了方便家人和宾客,我和先生只能放弃海外知名岛屿,选择在三亚的海棠湾办海边婚礼。  入住举办婚礼酒店的那晚,我惊喜地发现,洲际酒店客房全部面朝大海,只要拉开窗帘就能享受到烟波浩渺的海景。一层层的海浪有节奏地由远及近,我很快便躺在先生的怀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傍晚,我们终于得空穿过与酒店相连的草坪,步入细软的海滩。日落时分,霞光灿灿洒遍海滩,瑟瑟海风温柔拂过,
那天下班刚回到家,闺蜜王小唐的电话就打来了。手机那头传来王小唐浓重的鼻音:“雅雅,我分手了。”怎么回事?前段时间不是还说买房结婚吗,怎么才这么一会工夫就分手了?  电话里说不清楚,我担心王小唐,便连忙赶去她家。一开门,小唐妈妈有些急促地过来对我嘀咕:“小雅啊,你帮忙劝劝她吧。唉,这叫什么事儿。”我进屋便看见王小唐生气又可怜的样子,她抽抽搭搭說:“你知道吗?陈启竟然因为房子要跟我分手!”  陈启和王
2018年3月,儿子舒翼兑现诺言,如愿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研究生。见他春风得意,很多亲朋都开玩笑说:“都说你小子爱吹牛,没想到还真‘吹’出了名堂!”每每此时,儿子便玩世不恭地打马虎眼:“那是,牛皮就是用来吹的,不吹破才叫本事呢!”虽然儿子说话老没正形,还爱夸大其辞,但我知道,他其实是在暗自给自己加压,让“牛皮”成为人生旅途的一张“帆”,激励他时刻保持自信与前进的动力。及时收手,还给孩子
1  弟弟出生后,亲朋好友过来看望。我妈却“遗憾”地说:“生了这个小家伙,要拼命挣钱盖房子娶媳妇,一辈子翻不了身喽。哪比得只有女孩的,想吃吃想穿穿。”当时五六岁的我,敏感地注意到,有两个女儿的李婶瞬间变了脸。  我不明白,明明很多次,我妈指着鼓起的肚子问我:“里面是个弟弟,还是妹妹?”我说是妹妹时,她就不高兴。我听她和我爸嘀咕过很多次,希望是个男孩。可真生了男孩,却表现得云淡风轻,好像多么不情愿似
1  离婚后,无处可去的我又住进了娘家。家里人知道我离婚后,在我面前都变得有点谨小慎微,不知是他们怕哪一句话说不对会刺痛我的神经,还是我多虑了,怕他们对我这个离婚后投奔娘家的女人“另眼相看”。总之,我和家人们之间有了一道深深的沟壑,就算曾经对我疼爱有加的父亲也未能例外。  为了躲避家里人,也为了少给娘家添麻烦,我谎称单位有食堂,下班后尽量在外面解决吃饭问题。一个寒冬的下午,当我下班坐在一家露天麻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