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w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方面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强调了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这实质上要求我们跳出课堂,把语文还原于生活本身,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个体的需求和发展当中。要求我们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在真实体验中展开写作。
  【关键词】留心生活;参与活动;巧用文本
  【中图分类号】C633 【文献标识码】 A
  我们如何做到跳出课堂,把语文还原于生活呢?
  一、留心生活,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才有可能成功。教师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缺乏写作材料的难题。比如,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作为老师就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说话写话,培养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像值日生不认真值日,致使班上流动红旗丢失;某学生因小事大打出手,结果惹出大乱子;有同学不讲卫生乱扔垃圾,被环保小卫士逮个正着;午餐时不整齐排队被扣分等。这些事情,学生非常感兴趣,只要我们好好引导,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大餐。
  二、参与活动,在体验中发现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单元作文教学的要求布置学生练笔,让学生在没有生活经验的情况下,对陌生的事情进行作文是很难出好作品的。教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为学生“有话可说”做好铺垫。如运动会、流动红旗评比、广播操比赛、“元旦”及“六一”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猜谜语 ”等活动,学生都喜闻乐见。活动结束之后,大家聚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叙述出活动的全过程,并且谈谈自身对这次活动的体会,学生都特别兴奋,语言也较流畅。于是,我们可以顺势引导:你们想不想把这些有趣的活动写下来与别人分享呢?学生自然都非常愉快地投入到写作中来了。家庭生活方面,如日常家务、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缝纽扣、叠被子,让孩子当一天家,和父母互换角色等。把学生引入浓浓的亲情中,既受到传统礼仪的熏陶,又体验了亲情和友情,从而进行愉快写作。
  三、巧用文本,在学习中搜寻写作素材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还要用活教材。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人生哲理等都有涉及,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分析课文的过程也是教孩子写作文的一个浸润过程。只要做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从文本中提取写作素材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概括文本内容;二是摘抄名言佳句;三是摘录文本中的典型事例;四是改编相关内容;五是就文本内容展开适当评论。此外,还可以仿写、改写文中精彩的语段等。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将好词好句加以内化运用,使学生从自己的写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注重阅读,在感悟中挖掘写作素材
  鲁迅先生谈起自己的写作体会时曾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鲁迅《致赖少麟信》)一个成年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对生活的了解也是有局限的,何况对社会接触甚少的小学生,这就需要通过阅读来弥补,大量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更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经常鼓励他们读书报、听广播、看影视、用网络,从而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他们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长期坚持,总有一天会在写作时厚积薄发,在表情达意时随手拈来,顺手成章,也就是前人总结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五、走进自然,在拓展中充实写作素材
  打开门窗,出去走走,会忽然发现大自然才是我们最真实而丰富的课堂,是我们最天然的老师,是我们思路的开启者。每年,在不同的季节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赏景物、动植物等。当我们被自然界包围的时候,即使对那些我们平常忽略的东西,此刻也会倍加珍视,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会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目光投入到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关注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有情趣的事,去发现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人物、场景,引导学生去感受、分析、理解和积累,在脑海中形成作文材料库。
  六、合理想象,在思维中丰富写作素材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知识积累的引申和升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合理的想象会让学生写作的思路越来越广阔。比如在学习古诗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句的理解,可采用让学生闭目吟诵,或一人吟诵,学生闭目想象,这样就会使简短的几句诗词不再离生活那么远,相关的场景就如同一个个小精灵,从学生大脑思维中飞出来,就像穿越时空那样,让人物灵动起来,让景物生动起来。这是合理想象的神奇,更是让学生写作由无话可说到“下笔如有神”的一个参照载体,同时,这样的素材,绝不是简单的感性材料,而是学生大脑积极运转,融合个人智慧的成果性素材。
  如果我们教师都能如此引领学生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他们一定会感觉到生活的充实而多彩,也就有了对世界和生活的全新认识和感受,作文也就有了“源头活水”,一定能流畅地写出一篇篇接近生活、观点鲜明、个性十足的文章来。
  (责任编辑:于宇平)
其他文献
本刊讯9月12日,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军分区左侧500米的临沧建材城正式启动为期三个月的二期招商。招商工作开始仅5天就已有20多家商户入驻,其中卫浴商有4家。
【摘要】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训练都有很大帮助,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将诗意的种子播撒在充满着期待与渴望的童心里,让语文教学为学生插上翅膀,自由飞翔在诗意的天空中,感悟生活和人生的大美。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诗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源于学生、教师与文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沐浴,组织学生深入地对课文进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上时有遇到。我们对本病区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期间住院的73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其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42例,达
在分析我国目前边坡植被生态护坡的基础上像据有关苔藓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特征的研究成果,结合对黄土高原部分边坡苔藓植物进行的护坡的调查与分析,讨论了将苔藓植物应用黄土边
学会观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对初中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包括思想感情)的反映。要想准确地具体反映事物,首先认清事物,这就需要学会观察。只有观察细致,了解所反
为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现状及需求,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同时也为医院制订进一步的发展方针提供可靠依据,笔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门诊调查.1 调查时间及对象1.1 调查时间1999年3月至2
<正> 退热冰是乙酰苯胺的俗名,旧称乙酰替苯胺,学名为N—苯基乙酰胺或N—乙酰基苯胺。正常情况下,它为白色有光泽的磷片状结晶,熔点113~115℃,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能溶于各
继承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仿古建筑的设计是近年来旅游区设计的亮点。本文阐述了河南省焦作市中华太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酒店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仿古建筑设计的思想,具体地对阐述
传统阅读教学存在弊端,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如何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首先教师应树立“民主、科学、个性”的阅读教学理念;教师对学生放手、放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乐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