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超负荷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g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尿蛋白的主要成分白蛋白超负荷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线粒体膜电位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HK-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白蛋白处理HK-2细胞,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探针JC-1检测白蛋白超负荷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白蛋白超负荷对HK-2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作用。

结果

JC-1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白蛋白浓度0 g/L组)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2.34±0.21比较,白蛋白浓度4 g/L、8 g/L、16 g/L组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分别为0.83±0.09、0.41±0.07、0.38±0.08,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2.794,P<0.001),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白蛋白超负荷诱导了HK-2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的走向紊乱、断裂或消失,空泡化,同时双层膜结构增多。

结论

白蛋白超负荷可以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线粒体损伤及自噬泡增多,提示线粒体损伤及自噬改变可能是白蛋白超负荷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WT1 rs16754多态性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老年AML患者(≥60岁)的外周血或骨髓样本178例。另外收集65例化疗前AML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RNA提取,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WT1基因rs16754位点位于该基因编码区,在研究人群
目的探讨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D)与自噬相关基因Atg7基因rs2606757位点多态性的关联。方法在124例晚发散发性PD患者(病例组)和同期10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中,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对部分标本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Atg7基因rs2606757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特点。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AA
目的探讨查体发现经阴道超声(TVS)宫腔异常的老年女性中,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CA153及CA199的增龄性变化及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TVS提示宫腔异常并接受宫腔镜诊刮的420例老年女性的横断面资料,按年龄分为60~64岁组和65~83岁组,比较CA125、CA153及CA199阳性率的增龄性变化,对比
本例为65岁女性患者,主要为阵发性血压升高,并有头痛、恶心、面色潮红、大汗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但通过检查无嗜铬细胞瘤诊断依据,故诊断不成立。通过检查可排除内分泌、肾脏、心血管疾病及睡眠呼吸暂停等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因此,最终诊断为伪嗜铬细胞瘤。因患者基础心率慢、血压偏低,故无症状期间未予以特殊药物预防。患者出院后随访至今,再无上述情况发生。
目的通过观察单肺通气(OLV)期间Flo Trac/Vigileo心排血量监测系统的监测指标每搏量变异度(SVV)与容量变化的关系,评价SVV反映老年冠心病(CHD)患者OLV时容量变化的可行性。方法40例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CHD患者,年龄60~82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Ⅱ或Ⅲ级。双腔管气管插管OLV后分别以(T0)2 ml/kg、(T1)4 ml/kg、(T2)6 ml/kg、(T3)8 ml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超声检查心外膜脂肪垫厚度(EAT)与血管内超声评价(IVUS)冠状动脉(冠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我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61例,根据诊断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2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6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检查EAT和IVUS评价冠脉易损斑块结果,观察两者的相关性。结果ACS组患者的EAT大于SAP组,(5.4±1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以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其首发症状多为四肢弛缓性瘫痪。我们报道2例患者在静脉输注神经节苷脂制剂后突发不明原因的呼吸肌麻痹,数日后出现四肢迟缓性瘫痪,神经电生理显示四肢运动神经轴索重度受损,最终临床诊断为神经节苷脂相关性GBS,且临床预后较差。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肺转移的发生率、时机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7年至2012年在北京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患者术后转移和复发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影响肺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有198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进入研究队列,总体的5年无病生存期为76.8%。直肠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发病率为11.6%,其次才是肝脏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衰弱和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衰弱的影响。方法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23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衰弱的患病率为163例(68.8%),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低,衰弱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呈负相关(r=-0.326,-0.129,-0.301和-0.230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多见于病情重或病程长而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甲减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的僵硬、疼痛、麻木、肌水肿、易疲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报道1例79岁的老年女性,1年前开始出现四肢麻木疼痛、全身乏力、声音嘶哑、便秘、四肢水肿、雷诺现象、吞咽困难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检查显示血清促甲状腺素及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经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患者症状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