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催化CO2/环氧/酸酐交替共聚合成聚碳酸酯/聚酯及其共聚物

来源 :高分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ao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符合当代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解决目前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二氧化碳(CO2)来源广泛且无毒,却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利用CO2和环氧交替共聚可以制备聚碳酸酯材料,而环氧和酸酐交替共聚则可以制备聚酯材料.聚碳酸酯/聚酯高分子材料在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食品包装和生物医药等)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机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兴的“无金属”催化剂,在近20年中发展迅速且独具特色.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开发了一系列有机磷腈催化剂,其碱性和分子结构可调控,能够高效地催化各类环状单体的开环聚合,制备聚酯、聚醚、聚硅氧烷、聚碳酸酯等多种高分子材料.此外,有机磷腈催化剂与路易斯酸等相结合,能够方便地构筑组成多样化的二元有机催化体系,通过协同催化效应实现独特的催化性能.本专论主要包括CO2/环氧交替共聚制备聚碳酸酯、环氧/酸酐交替共聚制备聚酯、混合单体三元共聚制备聚碳酸酯/聚酯共聚物3个部分.根据催化体系的不同,分别介绍了近年来有机催化CO2/环氧/酸酐交替共聚合成聚碳酸酯/聚酯及其共聚物的研究进展,对聚合机理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和讨论,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包括新型高效高选择性有机催化剂、新型单体和可持续高分子材料等方向.
其他文献
<正>在最新的《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基于英语学科的特点,明确提出了“英语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科学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满足学生语言能力和素养培养需求。核心素养可以堪比是英语学科的“DNA”,对课堂教学设计有高屋建瓴之价值。在这一背景下,凸显“素养本位”的单元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与传统的进课堂教学模式不同,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能够高屋建瓴从整体上设计单元教学计划,整合单元教学资源,
期刊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疕”。现代医学认为银屑病发生、发展与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有一定关联。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体内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平衡向Th1细胞分化优势偏移,以及Th17细胞可以通过IL-23/Th17轴引起并加剧银屑病皮损中的炎症反应。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发现中医汤药、中成药及中医外治如火针疗法、中药药浴等可改善银屑病患者的Th1漂移以及抑制IL-23/Th17轴的
实施英语大单元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整体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其在学习目标、知识形态、教学方式、情境任务设计、课程资源使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英语大单元教学最突出的特征是:课程内容、教材或资源"更多",以"大观念"为内容,并具有情境驱动的特征。大单元教学是以情境任务、统整内容、活动和动态评估为基础的。
期刊
提高学生体能是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一项主要内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提高体能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教师必须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锻炼来促进体能的增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面对学习压力和高考压力,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榜样模仿跟随、目标设立锚定、专项聚焦瞄准、训练方案周期、良性竞争驱动等方法来开展丰富多彩体能训练活动,切实发展和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能素质
以鸡骨为原料,采用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鲁氏酵母作为发酵剂,对鸡骨泥酶解基料进行混菌发酵,旨在最大化利用鸡骨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混菌发酵鸡骨泥酶解基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酶解基料中分别加入5%的Na Cl和1%的葡萄糖,灭菌冷却后接种6%的混菌发酵剂(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鲁氏酵母比例为1:1:1),然后于35℃生化培养箱中发酵4 d,在此条件下鸡骨泥的风味评分最佳
<正>我们生长在太阳下,沐浴着太阳的自然光。有了太阳光,我们的眼睛才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太阳光其实是混合光,含有红光、橙光、黄光、绿光、青光、紫光,当然也有蓝光。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了电,有了电灯,使我们晚上也能像白天一样地生活、学习、娱乐。目前使用的电灯多是由蓝光激发感光层,再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电脑和手机也是由蓝光激发感光层,可显示各种图像和文字。蓝光无处不在,蓝光对我们的眼睛有什么影响?我
期刊
农村职业教育有效承载和形塑了乡村治理的价值目标与行为取向,构建了乡村治理的话语基础,可以形成思想共识,同时还蕴含了乡村社会治理的内生性动力,这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从内在机理来看,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对乡民德性的教化来净化乡风,通过构建稳定的内在秩序来夯实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并通过提升乡村的组织化程度来为乡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目前,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设计思维及其相关领域已展开较为广泛的研究,但目前学术界关于“设计思维”的文章和著作大多数都处于比较离散的状态,鲜有系统性的介绍。从历史语境厘清设计思维的发展脉络,从现实语境对设计思维的定义、工具以及设计思维与设计师思维的区别,从未来语境对设计思维自身理论体系的争辩、与未来元宇宙趋势下的发展和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文献归纳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将为设计思维的发展提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