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构形似,淡墨写意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成就最大的是王维。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篇,继承了谢灵运的工巧细致,谢眺的清新流畅,和陶潜的浑成自然,以独特的风貌将古代山水诗创作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王维首次自觉地以巧构形似之言去创造完整的艺术意境,他利用各种艺术手法将笔下的景物向逼真写实迈进了一大步,从而向我们展示了典型的盛唐之音。
  [关键词] 王维 山水田园诗 巧构形似 淡墨写意
  
  唐代以前的山水诗和田园诗都经过了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真正的山水诗是谢灵运手中形成的,他的山水诗是实景的,与实景相联系,开启了注重声色之美的道路。首先开创了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是陶渊明。陶诗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以朴素语言,白描手法,既生动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恬淡心境真率地抒写出来,一切都仿佛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不以刻意的形式去表现,其写景是以意来驾驭景物。
  虽然二者对山水诗和田园诗有如此大的贡献,但都有一些不足之处,谢只是追求形似,理、情、景往往是分离的,语言“酷不入情”;而陶渊明则只重写意,忽略景致的具体刻画。王维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了陶谢二人的优点并将其融合,所以形成了兼有二者某些特征,但又超越于二者任何一类的诗作。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景物描写像绘画一样注重色彩的表现。王维作为一个擅长绘画的诗人,不仅善于捕捉景物颜色,而且注意这些色彩的相互映衬、调和与对比等,在诗中描绘出色彩鲜明的动人图景,如《山中》一诗: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诗中描写了暮秋的山中,溪水渐渐干涸,露出了白色的石头,经霜染红的风叶在飒飒的秋风中凋零飘落,虽然没有下雨,但苍翠欲滴的山色似乎要把人的衣服打湿。这里“白”、“翠”是一组冷暖,又借助蜿蜒流淌于白石上的清溪,增加了画面的生气。诗人巧妙的利用了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对比,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秋季山林那种幽而不僻的自然景色。
  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类似“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山居即事》)、“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这样的诗句并不多。王维更喜欢使用的表现颜色的词是“青”和“白”。而且“青”、“白”在诗句中还常对举使用,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辋川闲居》)、“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送严秀才还蜀》)等等,这样写,更能体现王维对离形得似境界和萧疏淡雅风格的追求。
  王维诗中的景物描写又像绘画一样注意光线的表现。他在描写大自然中的景物时,他十分注意光线的明与暗、柔与强的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比和变化,因而在他的笔下,景物往往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光感。如《辋川集》中的《木兰诗》一诗: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在这首诗中,作者对秋山黄昏的光线特点把握的极其准确。从空间画面看,有明有暗,归鸟穿飞其间,才有时时分明的亮点;从时间过程看,则是先明后暗,从“敛余照”是的天空尚明,到“夕岚无处所”的模糊不清,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光线变化的过程。在寥寥20个字里,把光线写得如此生动,而这一切,又仅仅是由一群飞鸟在空中掠过而带出。作者表现光线的本领可谓出神入化。
  王维诗中描写光线的诗句俯拾可得,如:“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李处士山居》)、“行人返深巷,积雪带余晖”(《喜祖三至留宿》),等等,都能准确地把握不同景物在不同时间、场所、天气中呈现的不同光感、不同色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维着力表现和描写大自然的静态之美,使他诗中的景物成为一幅幅清幽寂静的优美画图。即使其中有动态音响等的描写,但根本目的在于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利用局部的动态描写来衬托山水景物整体的静谧。如《鸟鸣涧》一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的景物描写中,有两个事物是应当特别注意的:桂花飘落,本是极其微小的动,月亮升起,也是极其缓慢的动,但在此诗中,都被作者有意夸大、突出出来了。这样写的艺术效果,是以局部的经过夸张的动,反过来更加衬托出整体的无与伦比的静。“动”的表现是为“静”服务的。
  王维诗中,以声音表现山水幽静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过香积寺》一诗中的这四句: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在这首诗里,作者描写了两种声音:一是悠扬回荡的钟声,一是山泉流水的幽咽。但这两种声音的描写并不是为了写山中的动,而是为了表现山中的静。以声响来衬托深山荒僻幽静的特点。
  王维诗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木兰柴》),“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对象与背景差別越大,越易知觉。
  王维是文人画的始祖,他创造了水墨山水画,并将这种水墨山水的表现方法自觉的引入山水诗创作,用大写意的手法,展示诗人对自然的观照。如他的《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客观真实的淡笔描写与主观感受的结合造成了水波山光的磅礴气势和凌空飞动的宏伟境界。并且在这种描写中,情与景早已融成一片,哪句为景哪句为情都已无法区分。与陶诗比起来,王维诗中的自然形象是更雅致的。有的诗则同时吸取了谢灵运的“巧构形似”的优点,兼有写实和写意,如《山居秋暝》就是典型的一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艺术手法上看,本诗似乎都是白描手法,尤其中间两联,更始不经意的点染,好像一幅工笔的大自然图画。但是,本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新鲜丰富的感受,而且还让人领略到一种空灵轻巧的禅悦之意,诗人并非单纯地描摹自然的田园风光,而是要从宁静清幽的景物中找寻心灵的乐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整个身心都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已经形成了心性合一的美妙境界,诗情禅趣二者结合皓月、浣女、松林、清泉、碧莲、青松都是诗人主观意识的外化,是人化自然的再现画面。
  总之,在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上,王维接受并且糅合了陶谢两位大诗人的巧构形似和淡墨写意,用他独特的手法对山水进行知己般的观照。作品既有工笔细致的画面,又有泼墨山水般的淡远,既有画意,又有画无法达到的效果。既用巧构形似、穷形尽相之笔传达了山水的形貌特征,又留下大量空白表现他的主观情趣。展现出王维对山水田园诗独特的领会以及这种山水田园诗所独具的自然的神韵——空寂而又淡远的,自然而又任远的禅境。达到淡墨写意的目的,这样,王维又做到了对山水田园诗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华文出版社,2000.
  [2]程郁缀.唐诗宋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莫林虎.中国诗歌源流史.中国社科出版社,2001.
  [4]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
其他文献
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方式和能力,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小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自主发展。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
《食品营养与安全健康知识读本》是写给青少年的一套科普丛书,对其主要内容及特点做了简要介绍和评析,以期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大背景下,为保证青少年的饮食安全和健康带来有益启示和借鉴。  食品安全饮食健康青少年书评“2012,皮鞋很忙”,这句蹿红网络的流行语饱含了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担忧和愤慨。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但在当下的中国,经济发达了,物资丰富了,老百姓反而吃得胆战心惊,没有了安全感。
[摘要] 写作实践活动,以传统假日为话题,以实践活动为组织形式,挖掘地方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体验活动中感悟生活的多姿多彩,享受写作的无限乐趣。  [关键词] 节日 资源 写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不仅影响了学校教
把课堂教学中学生欢迎的一些体会和感悟记录下来,经过实践得出了政治课与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是政治课教学应该追求的新境界,其目的是为了真正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个性品质,为其实现人生的最大值奠定基础。  政治课教学活动体验团体心理辅导一、对当前初中政治课改革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初中政治课在我市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课本内容的变化,更加突出了以学校
[摘要]:校外音乐教育突出以“活动”为主。这种活动既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内课堂教学,又要区别于社会上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它是以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为指导思想,以广大少年儿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着重培养音乐教育所特有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校外音乐教育 创造力培养 教学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创造型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何为创造力
摘要:读书,是一种最主流的文化建设,能够创设优雅宁静的班级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精神境界。让学生在读书中品味人生、思考真谛;在读书后的交流中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友谊,推动集体的发展。因此,以“读书”为载体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确有一种“功夫在诗外”之效。  关键词:班级文化 文化建设 读书    一、“ZHI文化”的延续——读书文化建设的背景  建班之初,我确定了“ZHI”作为班级的中心词,“ZHI文
[摘要] 何为“优质课”?枯燥乏味的课不是“优质课”;多讲少练的课不是“优质课”;师生互动差的课,更不是“优质课”。只有真正体现了“创设问题情景——自主探究与交流——反思评价”这一过程的课,才能算是“优质课”。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探究交流 反思评价    在笔者的记忆深处,有一堂课令我至今忘记不得。那是给高一年级一个较差的班级上的一堂英语语法课。该项语法的内容是学习动词的“Ving”形式在句
儿童科幻画是真实反映孩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科幻画作为科学艺术星空中璀璨新星,越来越赢得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儿童科幻画艺术形式创新能力科幻画是科学幻想的内容,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通过绘画的手段,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具体讲就是我们在理解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想象,运用绘画语言创造性的表达出对宇宙万物、未来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遐想而产
[摘要] 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具有夯实基础、启蒙培养的作用。笔者认为,此階段的教学过程归纳起来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用心培养。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是包括老师、家长在内的三方共同协力的结果。在数学教育培养上,老师作为培养的主力军,所采取的方向性和方法性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启蒙转变的关键时期,培养的方法和策略直接影响了孩子日后理科思维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普及化、均衡化、优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学生成长导师制”的运用,能让教师注重特殊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让特殊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特殊学生学生成长导师制教育改革随着人们对教育的普及化、均衡化、优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在学生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