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杂技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g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杂技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主要存在观念滞后、市场不够成熟、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变革与环境的塑造。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至关重要。
  关键词:杂技艺术;发展;问题;解决;策略
  0引言
  杂技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不断绽放绚丽夺目的光彩。随着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当代杂技艺术更是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杂技艺术既有其特殊的发展历史,也要符合当今的时代特征与潮流,因而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1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杂技艺术历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其文化底蕴深厚,技术精彩绝伦,因而备受世界瞩目。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当代杂技艺术再次焕发新的生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当代杂技艺术的文化内涵大幅提升,技艺更加精湛。历代杂技艺术的发展都非常关注创新,也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杂技艺术的历史得以源远流长。杂技艺术作为当代文化产业的重要促成部分对文化内涵尤为重视,善于捕捉观众的文化需求,在创作形式上融合了舞蹈、戏剧等元素,演出更富剧情化、艺术化,技术与艺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从而使杂技演出的观赏价值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当代杂技艺术能够顺应全球化的趋势,从世界文化中汲取精华,借鉴经验,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兼容并包,从中也带动了杂技艺术的广泛传播。
  2当代杂技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实质是一种继承和发扬的趋势,既要对传统文化予以继承,又要迎合当今时代的需求,因而其发展必然受到历史和现今因素的影响。目前,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杂技艺术观念滞后。近年来我国杂技艺术创作致力于创新的发展道路,如杂技《西游记》、《天鹅湖》的成功演出展现出杂技戏剧化、舞蹈化的艺术趋势,其文化内涵也由此提升,这是杂技艺术观念创新的体现,但同时杂技艺术观念滞后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当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复杂化,舞台艺术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1]而杂技艺术强调较高的难度动作,虽然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但仍有很多杂技表演是在沿袭旧有的模式,缺少对当代文化艺术元素的广泛吸收,观众对杂技节目的观看热情也有所减退,这从杂技市场的萎缩就能得到一定体现。再从国际范围来看,当代杂技作品更加注重吸收国际元素,如融入国外的民俗文化、舞蹈曲目,但这些作品和现象在规模上和国外对我们的资源利用还很不对称,并且总体上是被动的,或者说,还不是一种思想认识和理论自觉。[2]杂技艺术与国际舞台艺术的发展有相当的距离。从这个角度来看,杂技艺术观念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第二,杂技艺术市场不够成熟。杂技曾经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主力军,而今在与国际演艺市场高端产品的竞争中却逐渐失去优势。这并不是国内杂技艺术的技术水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开发与运作的不力,国内杂技艺术市场的资源整合体制尚不健全,杂技艺术市场的开拓与管理并不成熟,因而阻碍了杂技的产业化发展。市场环境的限制也使杂技文化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因为市场的萎缩与观众需求有机关联,并关系到杂技艺术的群众基础。第三,杂技后备人才匮乏。杂技艺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要依托人才的支持,杂技艺人身处演出一线,需要为观众营造视觉盛宴;杂技创作人才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设计开发新的作品;杂技教育人才需要持续培养后备人才;道具的设计制作、灯光舞美的效果营造、杂技市场的开拓与管理等同样离不开专业人才。在历史上杂技艺术的繁荣与当时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杂技是人们谋生的重要途径。而今物质生活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杂技已不再是人们赖以谋生的手段。杂技表演善于挑战人体极限,技术磨练的艰辛可想而知,对艺人的年龄也有很高要求。杂技艺人退出表演舞台后主要从事一些杂技艺术相关的工作,就业面窄。所以当今社会学艺的人才越来越少,现有杂技艺人的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这就导致杂技艺术事业整体的人才匮乏,进而影响杂技艺术的发展。
  3当代杂技艺术发展问题的解决策略
  当代杂技艺术发展问题的解决需要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变革与环境的塑造。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至关重要。
  第一,转变观念,提升杂技艺术创作水准。杂技的本体是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这是杂技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精髓,同时也是杂技艺术经久不衰的重要基础。所以当代杂技艺术本身并不缺乏技术实力,国内外观众对杂技艺术的审美需求才是其发展的根本导向,观众渴望观看到更多的精品杂技节目。因此,杂技艺术的发展首先需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通过提升艺术创作水准,进一步充实杂技节目的文化内涵,形成对国内外文化艺术元素的广泛吸收,使杂技表演展现出时代特有的风貌。这种时代风貌既饱含了杂技艺术最精湛的技术动作,同时也囊括了当代观众的多元文化需求,更能适应国际文化互动交流的大环境,因而需要创作者从各种优秀文化艺术中汲取精华,如魔术、武术、舞蹈、戏剧,从而推动当代杂技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和谐发展。第二,体制变革推动杂技艺术的产业化发展。杂技艺术的产业化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而体制的变革更是重中之重。产业化发展同时也在诠释杂技艺术新的蜕变与成长,无论是政策层面還是经营层面,都需要通过深入的体制变革,形成与时代的接轨。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制定杂技艺术产业化的支持政策,为杂技艺术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如鼓励杂技团和文化传媒企业的合作,开辟杂技艺术产业化基地,保护杂技之乡的文化生态环境,组织杂技艺术节和奖项评比等等,对积极投入产业化发展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支持。例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建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文化生态保护的有力举措。[3]而且在政府支持下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更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市场尽快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作为杂技艺术单位应当积极适应杂技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寻求体制变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聚集专业人才,探寻多种产业化发展路径,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第三,塑造后备人才培养的环境。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不仅杂技艺人的培养任务艰巨,宏观层面管理、杂技产业化发展、杂技人才教育同样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甚至是复合型人才。因此,我国应积极塑造后备人才培养的环境。在杂技艺人的培养方面,政府部门应制定专项支持政策,保证充足的教育资金,同时通过学费、奖学金方面的鼓励,使更多热爱杂技艺术、有一定杂技基础或文化背景的学员能够深入学习杂技艺术。而且教育过程还应注重对杂技艺人知识结构的平衡,提升其文化水平及综合素养。在其他杂技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我国应尽快完善中等及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加强复合型教育。
  参考文献:
  [1] 赵智敏.杂技艺术路在何方[J].四川戏剧,2010(06).
  [2] 打造快乐杂技——谈中国杂技和国际马戏的精神文化互补[J].艺术评论,2011(11).
  [3] 周志平,庞青月.吴桥杂技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J].河北学刊,2011(02).
其他文献
摘 要:2010年出品的《黑天鹅》被业界不少人士视为精神与心理片的优秀范本,故事围绕纽约一个芭蕾舞团的舞蹈演员妮娜展开,为了塑造完美的“黑天鹅”,妮娜在幻觉与现实中苦苦挣扎,来自身体与心理双重的变化一点一滴地侵蚀着她的正常思维。最终在自身与外部的双重压迫下,她完成了惊为天人的蜕变。把自己,舞成了最后的祭品。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以及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导演是如何在
当代大学生作为传统大众传媒和新兴网络传媒的核心受众群体,其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养成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时代课题。而创新性地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对
以CF6—80C2发动机风扇和自行设计的CRTF对转风扇为对象,对比分析了Heidmann模型、K—J—G模型和H-W模型对两种风扇噪声预测精度,模拟计算了飞机起飞过程中对转风扇和传统风扇
对基于CMT线程调度策略的研究,将线程间的共享数据作为启发指标,提出一种基于对共享存储使用情况分析的线程调度策略。通过共享数据的情况获得线程之间的耦合关系,根据耦合关
摘要:教学方法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教学;教法;运用;探讨  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精神的要求和个人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经验体会,比较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是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使用时,应注意
摘 要:栏目包装是频道整体形象包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关系密切。电视栏目通过具体的内容、风格来实践频道的利益承诺,塑造频道的整体风格。其中传统图形元素随着频道创作艺术的提高,在栏目包装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立足于中国的本土文化特色,形成出了别具一格的栏目包装风格。  关键词:栏目包装;汉字元素;传统纹样;民族性  电视包装,就是做电视媒体的CI。近几年有学者提出TIS理论,即电视形象识别系统(Te
远程接口单元(RIU)已经是综合化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分布式IMA架构下航空电子系统对远程接口的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ower PC+FPGA结构的远程接口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