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白细胞介素11(IL-11)及IL-11受体α(IL-11Rα)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H2228及正常肺小气道上皮细胞株(SAEC)细胞质、细胞膜及细胞核中IL-11和IL-11Rα的表达水平。结果IL-11与IL-11Rα在SAEC细胞膜、细胞核中表达水平低(细胞膜:IL-11 0.04±0.03,IL-11R
目的观察并对比唑来膦酸(ZA)联合放疗与ZA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以放疗或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的78例NSCLC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ZA联合常规放射分割治疗(放疗联合组)39例,ZA联合化疗(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化疗联合组)39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客观评价标准、转移癌疗效评价标准、疼痛分级标准、抗癌剂毒性分类分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BPDCN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男性,50岁,表现为左腋窝肿块。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弥漫浸润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表皮未见侵犯,细胞中等大小,胞质稀少,胞核大,卵圆形或不规则,表皮与真皮之间有明显的无细胞浸润带,未见血管浸润及坏死。免疫
目的探讨贫血与肺癌患者预后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治疗的25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应用χ2检验分析贫血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肺癌患者的TNM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体能状况比较,差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导致气胸和肺内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120例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18G切割针进行肺穿刺活组织检查。分析发生气胸和肺内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活组织检查患者中有23例(19.2 %)出现气胸。病变大小及穿刺胸膜的次数与气胸发生率无关(χ2=0.939,P=0.625;χ2=5.270,P=0.072),肺内活组织检查路径长于4 cm者气胸发生率增高(χ2=12.
目的探讨持续性背痛与食管癌放疗后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9例食管癌患者分为无背痛放疗组(21例)、背痛放疗组(19例)、背痛未放疗组(9例),随访患者生存时间,并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入组患者共49例。背痛组T(T3、T4)分期患者比例明显多于无背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5,P<0.05)。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无背痛放疗组、背痛放疗组、背痛未放疗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肺癌患者术后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35例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晨起进行TEG检测。记录TEG主要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Angle角(ɑ角)、血栓最大振幅(MA值)。同时常规进行凝血试验,参数为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
目的探讨胃镜筛查上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效果。方法在静脉全身麻醉下对1 572名40~69岁的人群进行胃镜检查,使用卢格碘染液、靛胭脂染液分别染色食管、贲门和胃,并指示性钳取活组织。受检者静脉全身麻醉清醒后进行满意度调查。病理诊断明确后,对所有筛查发现的食管重度非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贲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以上病变分别给予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食管、胃癌根治术。结果1 572名筛查人员全部耐受静脉全身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应用对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干预兔耳浅表性瘢痕真皮-表皮连接(DEJ)区的组织学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干预兔耳浅表性瘢痕,采用传统络合碘治疗和湿润烧伤膏治疗两种方法对创面进行修复。分别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切取组织标本,采用电镜观察两组DEJ区超微结构改变,光镜观察真皮乳头和PAS染色表皮基底膜组织学变化。结果湿润烧伤膏组在创面愈合时间上短于传统络合
目的比较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和透明质酸注射填充鼻唇沟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要求鼻唇沟填充美容就医者,随机分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组(30例)和透明质酸注射填充组(30例),采用治疗前、治疗后面部照相,鼻唇沟评分,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半年、1年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半年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美容就医者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后早期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