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震性耳聋早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XIAOT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爆震性耳聋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治的25例(32耳)爆震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爆震性耳聋早期治疗的方法 和效果加以分析.结果 25例(32耳)爆震性耳聋患者经早期治疗,治愈13耳,显效7耳,有效9耳,无效3耳,总有效率为91%.结论 爆震性耳聋经确诊后即刻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中1,2,4-三甲基苯、1,3,5-三甲基苯的测定方法.方法 依据"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研究规范"的要求研究了色谱条件的选择、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方法的精密度、采样方法的选择、采样效率、解吸效率、样品的稳定性及待测物的穿透容量等指标.结果 采用DB-VRX毛细管柱可将待测物与现场干扰物质分离;在17~3200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均为0.018 μg/m
急性有机溶剂中毒常导致中枢神经功能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表现凶险,病情进展迅速.2008年4月,我们应用血浆置换术结合常规化学毒物中毒救治疗法成功救治1例因误服醇酸漆专用稀释剂导致的急性二氯丙烷和三氯丙烷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研究从事镍电解工人体内镍负荷与自由基代谢变化的关系.方法 以100名镍电解作业人员为接触组,以80名无镍接触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血清中镍含量作为体内负荷;同时测定两组人员中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并将上述各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镍作业组血清中MDA含量[(14.98±2.03)μmol/L]明显升高;SOD活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定于2009年9月中下旬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职业病临床与化学中毒救治”,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出席并作大会报告。现面向全国征文,欢迎广大职业卫生工作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与。
期刊
苯酚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工业等领域,但由苯酚引起的化学灼伤较少见.我院于2008年5月24日收治1例灼伤面积达14%的苯酚灼伤患者,我们采用早期手术成功地抢救了此例患者.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期刊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是指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1].我国目前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为"职业病危害严重"、"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轻微
期刊
近几年,电磁场及其健康影响问题的环保投诉和纠纷是输变电工程,尤其是500 kV输变电工程的环境纠纷的首要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截至目前,有关工频电场、磁场的暴露问题仍然没有国家标准的限制.经过近5年的分歧和争论后,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高压电力线路、变电站的工频电场、磁场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的制定计划,于2007年10月提交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此标准目
期刊
深圳是全国农民工聚集的城市之一,数百万来深务工者成为深圳特区建设的主力军,但由于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技能,大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内从事一些有毒有害的工作,是职业病的高发人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工的职业卫生知识、行为、态度及其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并对他们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职业健康教育,从而保障其健康权益。
期刊
近几年,国内外慢性锰中毒报道虽然多见,但锰中毒患者颅脑MRI检查及肌电图检查文献报道很少.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慢性锰中毒患者颅脑MRI检查及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期刊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1,3-二氯-2-丙醇(1,3-DCP)的检测方法.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室及现场验证,研究了色谱条件的选择、采样方法的选择、采样效率、硅胶管的穿透容量、解吸效率试验、样品的稳定性试验、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最低检出浓度、方法的精密度等指标.结果 采用HP-FFAP毛细管色谱柱将1,3-DCP共存物完全分离.1,3-DCP浓度在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