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辅助诊断和治疗Ⅱ型牙内陷根尖周炎一例

来源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1961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内陷是一种解剖特征多样的牙体畸形,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Ⅱ型牙内陷内陷程度较大,牙根解剖形态复杂,而锥形束CT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复杂的根管系统,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本文报道了一例Ⅱ型牙内陷根尖周炎患牙在锥形束CT指导下使用牙科显微镜和超声设备进行根管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病例.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新冠肺炎期间儿童口腔科线上教学与传统临床生产实习对于学生基础临床诊疗思路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15级五/八年制学生,已生产实习组30人,未实习线上教学组29人.对比两组面对标准化病人时检查表填写、病例书写、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计划和基础知识问答和总成绩的考核分数.结果:已实习组和未实习组在检查表的填写及病例书写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实习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计划成绩要差于已实习组,基础知识答题成绩好于已实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
目的:编制口腔进修医生锐器伤防护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了解和分析目前口腔进修医生人群的锐器伤防护现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9年期间在本科室参与临床学习的口腔进修医生175名,对编制问卷进行条目筛选及信效度检验.结果:编制锐器伤防护知识问卷和锐器伤防护态度调查问卷和防护态度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口腔进修医生锐器伤防护知识得分为51.00(46.75,51.00)分,防护态度得分为86.00(79.00,91.00)分,其中女性在锐器上防护态度方面优于男性(P<0.05),差异有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88岁,身高160 cm,体重46 kg,BMI 17.97 kg/mn 2。主因“进行性吞咽不适2月余,确诊食管鳞癌1月余”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不适,进食干硬食物时明显,可进食半流质食物,间伴胸前区烧灼样疼痛,疼痛以吞咽时为甚。1个月前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加重,行胃镜检查,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n
期刊
目的:推进课程思政理念与专业知识相融合,通过干预提升口腔医学研究生疫情期间知识及心理水平.方法:以南昌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主题思政课,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干预效果评估.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结果:调查对象干预后知识得分(9.30±1.08)显著高于干预前(6.53±1.90)(P<0.05),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干预后知识得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后调查对象焦虑、紧张、心烦意乱
龋病是口腔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经过近20年的教学实践,联合口腔医学中多个基础和临床学科,对课程进行改革,将龋病的教学内容整合为《龋病学》融合课程,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龋病教学,为口腔医学课程的全面融合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口腔黏膜健康蓝皮书:中国人口腔黏膜健康的维护(2021)》聚焦“口腔黏膜健康”,以专家学者的学术视角,从科普的层面,告诉公众应该如何认识口腔黏膜及其健康,危害口腔黏膜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正确地维护口腔黏膜的健康?口腔黏膜健康是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健康又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人都要关爱口腔黏膜,关注口腔黏膜的健康.
本病例报道一例数字化3D打印导板在靶向根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一位28岁女性患者左下第二前磨牙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生器械分离并超出根尖孔,随访观察发现根尖周病变持续存在,诊断为左下第二前磨牙根尖囊肿,CBCT显示其根尖周低密度影距颏孔上缘3mm,计划采用数字化导板技术进行靶向显微根尖手术精准操作以避免神经损伤.术前借助数字化扫描口内图像,与CBCT图像匹配后进行3D打印数字化手术导板设计,采用靶向显微根尖手术达到骨板-根尖-病变组织一体化切除效果,术后18个月复查根尖周病变骨质愈合,获得良好疗效.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测量肺静脉血流频谱评估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左心房压力(LAP)的可行性。方法:全麻下行手术治疗且术中需进行LAP监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5例,性别不限,年龄0.05),而DTn D与LAP呈负相关(n r=-0.84,n P<0.05)。n 结论:经食管超声测量DTn D可用于评估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LAP。n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measuring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90例,年龄65~78岁,体重46~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 n=45):艾司氯胺酮PCIA组(E组)和舒芬太尼PCIA组(S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舒芬太尼行麻醉诱导,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术毕前10 min时连接镇痛泵行PCIA,E组配方:艾司氯胺酮2 mg/kg、酮咯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Cav-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吗啡预处理减轻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体重200~250 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周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取慢性心力衰竭和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心脏36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 n=9):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组(MP组)、吗啡预处理+甲基-β-环糊精组(MP+MβCD组)、甲基-β-环糊精对照组(MβCD组)。采用全心停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