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中的“法”与“教”及其实践探索

来源 :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考察相关法律文本和学界理论,本文认为教育惩戒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依法对违规学生所施加的否定性体验以形成良好教育秩序的行为。法律对教育惩戒作了具体的规定,但要使规定落实尚有许多工作要做。教育惩戒具有一定超越性,具体表现在其体验性、秩序性和自律性等方面。“教”与“法”的核心在于重视主体之间的权力、伦理以及情感等要素,并以此为契机推进主体的全面发展。“法”与“教”的实践要义体现在:一是指向教师自我发展,即提升自我素养、加强风险管控和形成惩戒特色;二是指向法律完善,即调动主体参与、把控细则详略和完善相关法律;三是指向社会协同,即引导相关舆论、形成有效监督和明晰惩戒实质。
其他文献
目前的教育惩戒研究多从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视角切入,立足于惩戒的工具性和功能性价值,缺少德性价值和良善目的等本体性价值的关注。本文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视角,对传统教育惩戒的价值定位重新进行审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对教育惩戒的理论基础进行阐析,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教育惩戒的实践路径。
语音增强是语音信号处理领域一种传统且依然非常活跃的研究分支。单通道语音增强是指从单个麦克风采集的带噪语音中尽可能恢复出干净语音,在移动通信、语音交互、数字助听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单通道语音增强技术在处理平稳噪声时已取得较好的增强性能,但在非平稳噪声条件下增强效果依然难以令人满意。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单通道语音增强在处理非平稳噪声问题方面已取得明显的进展。通过系统
教师教育惩戒权是国家赋予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一种权利。家校合作视野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既有助于学校建立良性教育秩序、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保障教师职业权利,又有助于家长履行教育子女义务、监督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然而,在合作过程中,教育惩戒权的行使受到家校合作下教师与家长惩戒观念不一致、沟通不到位、权责不明晰等制约。为了使家校合作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可以采取增强家校合作主体意
晨间户外活动既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的重要保障。但是调查显示,众多幼儿园的晨间户外活动存在纪律松散、活动形式陈旧单一等问题,所以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需要科学的组织和进一步优化。
适度的教育惩戒既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的必然要求。教育惩戒权的实施需要明确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需要制定更为详尽的教育惩戒方案与监督机制,以破解教育工作者不敢和不会使用教育惩戒权的困境,从而进一步规范教育秩序,完成育人目标。
光学成像技术是最为直观的一种表征手段,借助光学显微镜,根据物质、材料和光的相互作用,能够直接观察肉眼难以获得的微观结构信息.借助偏振光,又能看到在普通显微镜明场下无法观察到的晶体双折射等光学性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光学显微镜在高分子结晶表征方面的应用,从光通过偏振器件及样品的角度出发,介绍偏光显微镜、PolScope系统以及Müller矩阵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在高分子结晶方面的应用研究,结合具体案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惩戒也是达成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其具体实践中,教师群体却常常存在着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现象。《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落实教育惩戒行为和发挥教育惩戒功能提供了规范文本,为教育惩戒实践提供了社会政策依据。由此,从学校实践层面研究此项政策实施,语境化解读教育惩戒政策的实施情况,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L中学作为个案,在概要呈现L中学概况及其教育惩戒政
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全球网络空间的军事化与阵营化趋势日益明显。关于信息战,俄罗斯有着独特的认知与完备的法律,并且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而巧妙的作战能力。俄罗斯独特的信息战视角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与理论基础。俄罗斯的信息战不仅在内容上不断丰富,且武器也不断升级,突显出三大特色:打破定义界限,注重心理层面;打破时间界限,贯串战争各个阶段;打破空间界限,战场内外同时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