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fe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各个阶段、各个级别的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近年来,书面表达在高考和中招考试占了全卷相当重的比率。英语写作,不仅可以验证作者的思想观点、写作宗旨、生活态度与人生哲理,查验作者对待错误缺点的认识,使之人生与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作者的情感因素,使作者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有悟可写。通过写作,作者的情感得到宣泄与寄托,思想认识得到提纯和提升,进而把写作当作一大乐事和一种精神上的抚慰。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05-02
  英语写作过程其实就是应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也就是语言输出的过程。“天才是积累”,只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知识输出,才能步入写作的较高层次——进行篇章结构的润色、优美词句以及写作技巧的使用。
  一、结合多项训练
  1.听的训练。每授完一个单元,可选出课文中出现的含有重要句型、短语、单词的句子对学生进行听写,而不要仅停留在要求学生进行单词听写。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短语、句型、收集有用的句子。课外可找一些英文版电影如《朱罗纪公园》、《小鬼当家》等语言易懂的影片播放给学生收看,避免老让学生听一些单调枯燥的听力录音材料,同时让学有多的机会接触到地道英语,也提高学生接触英语的兴趣。
  2.读的训练。向学生推荐适合中学生 阅读的报刊、杂志,如《英语画刊》、《21世纪报、中学生版》、《英语周报》等。在非自然英语环境中,英语学习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接触大量地道的书面语 言,也只有在有足够量的输入前提下才会有输出。通过阅读保证足量的语言输入应是加强写作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科学地说,閱读与写作之间应该有“阅读 ——理解——欣赏——借鉴”这样的一种关系。因此我们既要着眼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审视和鉴赏材料的语言,结构和组篇技巧,吸取 其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达到理性和实践的升华。
  3.说写转换,说写结合。课前两分种可以让学生做News report,必须介绍当天班中、校内、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新闻,说的内容是自己先写的东西。另外,说写转换也可是让学生先说后写。新教材中有一个环节是 “Speaking”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发表意见,课外以个人为单位形成文字写下来。此外,复述课文也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个有效途经 之一。要求学生把口头所复述的内容用笔头表达出来又可以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先说后写,学生有课堂口述作基础,课后写起来就会更加迅速、准确,且能弥补口述中存在的内容与表达方面的不足,反过来促进口头概括的准确性。这样以说促写,以写助说,学生的说写水平自然而然会提高。
  二、培养表达技巧
  1.利用教材,开展改写。在完成阅读教学,学生基本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指导学生改写文章。改写要求学生注意人称、时态、直接引语、间接引语、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变化,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认真思考,写出语言得体、内容完整的文章。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6 Unit 2What Is Happiness to You?的Reading部分是一篇以对话采访形式出现的课文,在采访过程中,嘉宾Dr.Brain以体操运动员桑兰的经历为例,谈到他对幸福的理解。在完成阅读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用第三人称写一篇介绍桑兰的作文,并鼓励学生引用课文中描述桑兰的经典词汇和例句。如:hard?working, energet?ic, stay optimistic/positive, in good spir?its; She was happy to devote herself to gym?nastics等。通过这些训练,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运用了所学重点词汇,同时学生的写作技能得到了实际的锻炼。
  2.模仿范文,鼓励仿写。写的过程实际上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而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教师可给学生一篇与书面表达体裁和题材相同的范文,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类似话题的写作任务。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1 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写作话题是保持健康。笔者从英文报刊上选择一篇有关如何科学合理地减肥、健身的报道,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限时阅读,然后提问学生: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looking good or feeling good? How would you keep fit?Why?
  三、开展片段训练
  英语写作训练中最有效、短期内最能立竿见影的方式,应该首推“片段训练法”了。这种训练,形式不拘一格(如日记周记、演讲稿、小品文、小故事、内心独白等等),篇幅可长可短,时间可紧可慢,操作起来十分便捷实用。教师既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即兴作文”,然后当堂面批面改,这种“亲授法”的效果是很明显的;或者让学生互批互改,这种“互批法”不仅可以凸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团结合作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增强了训练的时效性,又可使学生得到锻炼与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词汇片语归类与收集。很多学生经常抱怨单词难记易忘,好不容易“记”了一些单词、词组,却又配不上用场!英语词汇固然多而杂,然而利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可以尝试按照词性与对象、属性(如食品、饮料、水果、蔬菜、动物、植物等)对单词进行归纳与整理,既便于集中记忆,又便于随时取用。有一些片言只语,也不容忽视。如Look out !Take care!No smoking! No parking!I can’t help laughing ! etc.“天道酬勤”,只要善于积累与运用,就一定有惊人的喜悦与收获。
  2.句型句式的运用
  (1)英语中常见的句型有:简单句,由一个主语(或并列主语)和一个谓语(或并列谓语)构成的句子;并列句,由and, so, but, yet, or等并列连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连在一起而构成的句子;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句构成的句子。
  (2)英语中也不乏一些富有一定特征的句式,运用得当,定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如Here comes the bus !I find/think/believe it interesting to fly kites.There is no time to think about it.It’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He hit me on the nose. etc.多记多写,定能“功到自然成”。
  总之,写作体现一个学生综合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把写作训练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能。
其他文献
传统的观念中,航空业就是运输业,只要将货物与旅客运抵目的地即可。但随者时代的变迁,航空业已不再只是运输业而已,同时也是服务业,旅客不再只是满足于抵达目的地即可。如何将旅客
摘 要: 生物学科在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和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和独特的学科优势。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物在生命教育中所具有的学科优势,以使教师能清楚地了解这些优势,从而在传授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真正地实践人生理想。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生命教育 学科 优势    在中学各学科的渗透教育中,以生物学科最有可能也最利于渗透生命教育,它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比拟
【摘要】伴随着高中英语教学要求的不断改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存在着难题和突破。改变以往的教学要求,重新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转变新的英语教学方式成为了现如今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同时,也对学生英语阅读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本文就如何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改变英语阅读目标,怎样安排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如何设计解决英语阅读策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和推广,初中英语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深化。在初中教育阶段,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尤其是初三阶段的英语学习,在整个初中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英语在初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教学环境的改变和教育观念的差异性,使得初三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三英语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总有一片属于他们生长开花的土壤.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关键在于引导其扬长避短.教育就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其思想认识和行为举止朝着正确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情感态度的内涵及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因素,设计、制定和实践可行的情感态度培养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地耐心引导及细心呵护,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激发兴趣,引发动机、降低焦虑感、改善群体关系等,以期达到培养良好习惯,建立健全人格,愉快学习的良好品质,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情感态度 兴趣培养 激发动机 交流合作 快乐学
“用教材教语文”是当下语文新课改的主要理念.但老师们在实践操作中依然迷茫,有的依然在“教教材”,有的则架空、脱离教材,偏离了“用教材”的最初旨意.到底如何才算真正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