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社会中的读者人性化服务与合法权益的实现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SJXXLX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创建服务型政府与服务型社会的时代,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已是各国图书馆界服务的发展方向,图书馆馆员作为服务于读者的主体,要实施人性化服务,本文依据图书馆馆员人性化服务的理论,分析了读者权益保护的依据,提出图书馆馆员如何保护读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何实现读者的权益,确保读者享有的权利。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人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9 — 0155 — 03
   在服务型社会环境中,如何做好服务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然发展的趋势,也是建设服务型社会的理论依据和坚实基础,凡是能够提供具有创新性、独特性服务的群体就能够得到社会普遍认同,服务已成为衡量判断当代社会优劣的运行标准,做好服务已经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奋斗目标,将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不变话题。
   一、服务型社会中的图书馆人性化服务
   在社会各行各业处处都是服务与被服务,人类处在一个服务型社会环境中。服务型社会理念毫不例外地植入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之中,做好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上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馆员读者服务工作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方向,不断创新信息与知识传播手段,满足读者文献信息需求,为读者广泛提供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服务。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生长着的有机体),中国图书馆学家刘国均先生在论述图书馆学的要旨时,提出图书馆是“自动的而非被动的、使用的而非保存的、民众的而非贵族的、社会化的而非个人的”理念,二位学术大师的论述都体现着图书馆的“服务”二字,也深层次地预示着读者享有的权利。无论何种类型的图书馆,都应该成为读者精神生活的家园,获取知识的神圣殿堂,而不单单是书籍堆积的库房。对于读者来说,开卷有益,这句话再熟悉不过了,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要让读者能够獲得货真价实的知识,使读者感受到获取知识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让读者对图书馆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而当前部分图书馆馆员人性化服务缺失,服务观念不到位,主动性与积极性服务意识薄弱,人性化服务思想亟待提高,图书馆馆员应当以身作则,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探索服务思路,改进服务作风,提高个人综合服务素质,服务周到细致热情,博得读者的好感与信任,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才是图书馆馆员人性化服务追求的目标。
   图书馆是直接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场所,其影响力是通过它直接服务于读者需求逐渐显现出来的,所以图书馆馆员要在接待读者服务中调查、分析、研究读者需求,研究如何更好地为读者需求服务。图书馆可以说是一所敞开的社会大学课堂,是读者自主学习并获得知识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应该以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优势提供给读者优质阅读服务,为读者获取信息资源和开发信息资源起到的引领作用。
   图书馆是全面系统地收藏着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文献信息资源集散地,又是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等的守护者与传承者。文献信息资源的传播不受地域与时空限制,首先图书馆能够把历代学者所创造和积累的各种文献信息载体保存下来,并传递给需要它的每位读者,其次图书馆之间又能以开展的资源共享和馆际互借等方式把不同地域的学者所创造的文化精神作品及时传递给需要它的需求者。图书馆以服务型社会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人性化服务的原则,能够在读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时间,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读者可以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各取所需,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能力,开展自由自在的阅读与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无论何种类型的图书馆都不应该局限于服务固定读者,它应该成为一种社会资源,更应该是社会服务机构,是读者群体的共享资源,人性化服务只有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得以发挥并传承延续下去的。
   二、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意义诠释
   在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新常态下,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类文明已经步入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新时代。虽然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受到人类前所未有的空前重视,但处在人文社会科学环境领域中,人类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人性化方向,服务中重点突出表现为重视人性、重视人本身。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大进步成果,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需要。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中的一部分,面对社会服务改革发展方向,应把以读者为中心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做为其主要的工作方向,必须在服务方式上理清思路,认清形势,在服务理念、发展目标上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做到有利于读者需求的深层次改革与完善服务体系,全方位地研发人性化服务措施,让人性化服务方法受益于读者当中,使读者真正体会到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是以他们为中心展开推广的,以此确保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精神发扬光大与传播。
   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英文是humanity, 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所谓“人性化”就是在提供服务之前,考虑到我们所提供的服务,其使用者是人,而人性化服务,就是在服务中把“以人为本”作为服务指导思想,服务活动中体现人性、给予人情味,人的尊严受到重视,人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与发挥,追求的目标达到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文关怀,创造完美与和谐的社会作为服务活动的最终目的。
   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是在为读者提供服务中得到实现与推广的,读者受到人性化服务是读者该享有的权利,图书馆也有这一法律义务满足读者的需求,它是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纵深发展所向往的新目标,依据图书馆硬件或软件环境,以读者为中心,以热情、友好、亲切的态度从内容或形式上全方位、多样化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来满足他们物质与精神需求,让读者处在温馨、体贴情感交融的人文关怀氛围中,构建完美与和谐的人性化服务工作方法。服务上对待读者既要给予“平等、公正、公平”的感情关怀与人文援助的公益思想,又要杜绝“信息歧视”、“服务武断”与“读者等级”差别对待的服务观念,时刻教育图书馆员保持爱的奉献精神,帮助读者解决阅读困难,读者人性化服务是馆员人生价值在创造服务型社会的具体实现和检验,服务育人是馆员保证读者合法权益实现的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一、教育公平 (一)公平的概念 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的延伸,要正确界定教育公平,有必要对公平概念有所了解。“无私谓之公”,“不偏不倚谓之平”,这是公平按字面的理解,通常指处理
我们经常说要吃“五谷杂粮”,那么,你知道“五谷”指的是哪几种农作物吗?通常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另一说是黍、稷、麻、麦、菽。这几种都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