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客观评估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多种测量工具用于瘢痕的客观评估,色度计、分光光度计、激光多普勒、皮肤镜等评估瘢痕颜色;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显微镜等评估瘢痕厚度;追踪/摄影平面测量法、三维立体摄影测量法评估瘢痕面积/体积等。这些方法有助于瘢痕的客观评估,但由于器械费用,便携性,耗时长等原因,目前这些工具在临床上的应用仍然有限,尚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BTX-A)皮内注射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接受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30例,男4例,女26例,年龄23~42(31±6)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BTX-A皮内微滴注射,其中BTX-A低浓度组患者每个点注射约0.25U,BTX-A高浓度组每个点注射约0.5U。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进行医师红斑评估量表(CEA)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进行玫瑰痤疮标准分级系统评分。结果两
目的观察LncRNAHOX转录反向RNA(HOTAIR)对低氧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LncRNA参与瘢痕疙瘩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2018年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取传代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sh-control组、sh-HOTAIR组。常氧组在常氧条件下培养,低氧组在低氧条件下培养,sh-control组转染sh-control后在低氧条件下培养,sh-HOTAIR组转染sh-HOTAIR后在低氧条件下培养。培养24h后用
探讨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应用效果。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35~92(65±12)岁。试验组50例用控制损伤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对照组50例用传统围术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感染、血肿、尿失禁)、创面痊愈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创面痊愈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2.3±3.5)比(28.6±2.4)d、(67.2±5.2)比(8
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门诊玫瑰痤疮女性患者20例,年龄27~46(35±3)岁。全面部注射1次A型肉毒毒素50~60U,14d后予以低能量强脉冲光治疗,每28d1次,3次后每2个月巩固1次共5次。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防晒、保湿。20例患者7~10d开始起效,潮红和红斑明显减轻,瘙痒好转;14d红斑大部分消退。激光治疗3次后红斑消退,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缓解;之后每2个月巩固1次,随访6个月治愈。仅1例患者强脉冲光治疗后出现
观察毛囊单位提取(FUE)技术在重塑女性前发际线的效果。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收集成都恒美毛发医疗美容门诊部及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高发际线女性患者1500例,年龄20~55岁。均用FUE植发技术重塑前发际线,观察结果及不良反应。1496例患者移植术后头发均正常生长,对面部比例起到了较好的修饰作用;1例患者右侧额颞部出现小范围皮肤坏死;3例种植区毛发根部皮肤粗糙出现颗粒状的改变。FUE植发技术创伤小、恢复期短、对重塑女性发际线效果确切,对面部比例有较好的修饰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探讨学龄前儿童面部外伤美容缝合术后如何预防感染,达到有效的延续护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经治面部外伤急诊行清创美容缝合术学龄前患儿630例,男412例、女218例;年龄3~6岁,平均4.4岁。通过常规术前、术后护理,重点开展伤口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对患儿行术后延续护理3个月,观察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630例患儿中,术后伤口感染12例、痂下愈合8例、瘢痕形成14例、色素沉着36例,其余患儿伤口均一期愈合,且无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达到患儿家长要求及
探讨清醒状态下肿胀麻醉在肿胀技术吸脂中的经验总结。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杭州同荣丽格医疗美容门诊要求吸脂患者560例,男7例、女553例;年龄19~50(32±3)岁。在未加镇痛剂的清醒状态下,单纯用局部肿胀麻醉进行吸脂术,对肿胀液注射方法及抽吸技巧等进行改良。532例(95.0%)患者在肿胀液注射及抽吸过程中感觉良好,有轻微不适,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良好。该方法舒适性和安全性较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期刊
面部衰老表现为皮肤松弛及软组织下垂、移位。传统表浅肌肉腱膜系统除皱术可改善面部松弛下垂,但无法解决体积丢失问题,需倚仗脂肪或其他填充物增加面部体积。多矢量高位表浅肌肉腱膜系统折叠术可将多余软组织堆积复位填充至体积丢失区,是一种将手术侵袭性、恢复时间和美学效果达到微妙平衡的面部提升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兼顾提升与填充效果。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BRBNS)是一种罕见疾病,以全身多处血管橡皮样改变为特征,发病机制不明,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多样但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或漏诊,其中消化道出血是BRBNS患者最常见就诊原因,也是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诊断主要依靠皮肤或消化道的多发静脉畸形表现,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尤其是各种并发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