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PO1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在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要点内容较多,老师对学生进行课本理论讲解的同时,不能要求学生一味的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了解,需要鼓励学生多样性的思考,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由于物理学科属于逻辑性较强的自然科学类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较强的抽象性思维能力和物理想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实施引导式教学,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化其物理思维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59-02
  引言
  高中阶段的课程教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使其能够深入性的研究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思维予以培养,提升其学科素养。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类型,高中物理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多,因而老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总体学科素质,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和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转变物理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认识能力已经趋于成熟,不能再以教育小学,初中学生的模式教育高中学生,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更多地以指导,平等,独立自主的方式进行物理教学。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是老师讲授课本知识,黑板板书,主要还是以课本,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程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向下压课桌,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手向下对课桌施加压力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手受到来自课桌的反作用力,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兴趣度。
  二、课堂上加强实验教学
  (一)改课堂演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把部分教学内容分配给学生,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查找资料准备课堂讲解内容,空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上台演示或者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操作的机会。
  (二)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于物理而言,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在实验课程上,就是要先给学生设计——个学习过程,按照“预习——实验设计——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分析实验原因,找出实验失败的解决问题,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写实验报告。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自己创新的思维。
  (三)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对于物理而言,实验习题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一总结报告”的步骤,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实验报告,培养他们自己动手能力。
  三、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方法
  1.首先要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改革,不再以老师上课为主要方式,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上来。2.积极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尤其是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例:物理中对密度、速度、加速度这三个物理名词概念的理解。首先,学生对密度这个概念比较熟悉:密度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速度、加速度都是相同方法定义的物理量。如果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密度的概念,并且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对速度、加速度这两个名词也就不难理解。这种方法叫做迁移,通过知识迁移,学生就很容易掌握物理中一些名词的概念,把物理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的地步。3.积极引导用不同的知识分析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同一个问题,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这些不同的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学会只是迁移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真正做到学习在创造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践,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老师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考,通过这种教学手法,能够简化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其物理想象能力。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分子动理论部分的教学,关于分子运动以及内能的分析,抽象性明显,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用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一滴墨水滴在清水中,墨水滴会迅速散开,并在清水中逐渐扩散,直到清水被全部染色;又如在空气中喷洒香水,香气会渐渐弥漫在空气四周。这些均是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其背后的原理,正是因为液体、气体中含有大量的分子,分子是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故而存在墨水擴散和香气弥漫等现象。
  五、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老师受传统的教学思维影响,在课堂上主要以内容讲解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这就导致学生习惯于应用统一、常规的方法学习物理,思维不够开阔,总体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物理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内容,为学生创造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环节,吸引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的物理创造性思维进行集中培养。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物理相关问题的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其物理课程的创新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鹏飞.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6(04):288.
  [2]张纳.高中物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陈明喜,聊城市优秀教师,聊城市教学能手,水城最美教师,山东省物理奥赛优秀辅导员。
其他文献
通过对盆栽大甜薰衣草在不同栽培基质中生长的对比观测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大甜薰衣草盆栽生长的常规栽培基质类型。结果表明:大甜薰衣草适应性较强,对基质要求并不十分严
【摘要】树立现代社会治理理念,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事业的重中之重。社会组织的功能与社会治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积极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对于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此,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有必要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优良社会环境,搭建快速发展平台,大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使其成为改进社会治理和保障社会稳定的中坚
【摘 要】“二胎时代”来临,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也成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发展,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幼儿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对此,本文探讨了现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优化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幼儿教育;问题;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以观赏菊花为试验材料,研究45℃胁迫、35℃预热锻炼、0.5mM水杨酸处理以及水处理对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酶活性均表现出下降
【摘 要】分层教学理论就是要求学生自身实际出发,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作出的教学设计,已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从分层教学理论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出发,探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理论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希望能够促进素质教育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理论;教学策略;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能提高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高中生物课堂中依然存在着情感缺失的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情境教学,探讨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利用情境教学渗透情感教育,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期解决当前生物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有效的在生物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