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开始“更新社会主义”

来源 :21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世纪以来,古巴这个西半球独树一帜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为个体经济发展松绑。但被西方称为改革派代表的劳尔·卡斯特罗,在各个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从来不说“改革”,而代之以“变化”,他自己说追求的是“更新社会主义”。
  古巴经济95%为国营,国营领域从业人员约510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人口的84%,平均月工资430比索(1美元约合25.94比索)。上世纪90年代后,政府向个人颁发了数量有限的经营执照,允许从事摆书摊或开餐馆等小生意,但经营须严格遵守规则和规模。
  最近,情况发生变化。古巴共产党机关报《格拉玛报》9月24日刊登政府发展私营经济的方案,从10月1日起把个体经营者可经营的职业从以往的29个扩大至179个,经营领域由原来的服务业放宽至生产领域,如建筑、工具制造、食品加工等。
  这一具有社会发展风向标意义的方案,在外界看来,半个世纪以来这个西半球独树一帜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个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松绑,预示着一场不动声色的变革真正开始。
  
  小心翼翼的试水
  
  在古巴革命胜利后最初的9年里,私人小买卖一直被允许存在。自1968年3月,被古巴人称为“总司令”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发起名为“革命攻势”的国有化运动以来,私营企业在古巴几乎禁绝——所有的小商小贩全部“国有化”,都成了国有企业或商店的职工,每月拿固定工资。
  按照新方案,古巴政府允许私营业者从事出售食品、训练宠物、修车、维修家电、修葺房屋、做鞋、出售酒精饮料等原先禁止的活动。新方案还允许古巴人将自己的房屋租给游客,部分出租房屋获准以美元结算房租。除流亡者外,旅居海外的古巴人如果想出租自己在国内的车辆,可以指定一名境内古巴人代理办手续。
  这一措施也着眼于现实。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古巴是美国后花园,那时候进口的福特、凯迪拉克轿车,现在依然开在古巴的街道上;六七十年代,又成了苏联与美国冷战对峙的最前线,那时候苏联援助的拉达、波罗乃兹轿车,现在依然开在古巴的街道上。
  大多数古巴人所谓“打的”,不是缓慢的马车、宰人的黑出租,就是“突突”冒着黑烟的苏联大轿车。更准确地说,是轿车模样的公交车。因为石油短缺,卡斯特罗一声号召,古巴所有的公车私车,都招手即停,只要顺路,谁都可以搭车。
  
  发展历程回顾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1961年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次年美国开始对古巴实施全面经济封锁政策。艰难境遇中,古巴硬是把一些制度化的优越性保持了近半个世纪,比如全民医疗保障和全民免费教育。
  古巴人看病不用花钱,住院吃饭不用花钱,就连病人家属吃饭也不用花钱。古巴人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大学生还能按月领取工资。“古巴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非常发达”,中国驻古巴前大使陈久长说,“发达到擦皮鞋的人也可能是大学毕业生。”
  支撑“优越制度”的是古巴按照“计划”正常发展的国民经济;而从“计划”被苏东剧变打乱之后,古巴的经济和民生便遭遇了“如革命刚成功时那般巨大的挑战”。
  上世纪90年代初,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古巴的粮食、石油、工业原料等援助相继停止,古巴最重要的出口商品——蔗糖、镍等也同时失去了最重要的市场。从1991年到1994年,古巴陷入物资全面匮乏的“特殊困难时期”。
  此外,《格拉玛报》还披露,个体业主将缴纳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及社会保险金。这也就意味着公家100%负担医疗和社会保险的历史行将结束。
  
  他们希望什么,又害怕什么
  
  不可思议的一幕真实上演:自由市场已经开到了哈瓦那革命广场,小商贩们都在此摆摊,见到外国人叫卖声更是高涨,而老卡斯特罗的办公室就在广场旁边。革命广场上的小贩们是否拥有私营执照,似乎并不重要了。
  近些年古巴政府确是给予个体经济越来越多宽容,尽管这种宽容被迫的成分居多。“被迫”是古巴调整经济政策的一个特征。
  为应对“特殊困难时期”的严重情况,自1993年8月起,老卡斯特罗曾在坚固的计划经济框架内做过些微改革,比如,允许个体户从事135个行业(大多为服务业),但不允许大学生和各级领导干部下海;允许美元流通,开设外汇商店和自由市场等。但显然,当年“总司令”以及古巴政府对自由竞争和贫富差距的高度警惕和反感,远比那些“五花大绑”的措施出名得多。
  1995年,古巴个体户一度发展到21万人,但两只拦路虎阻碍着私营经济的发展:被认为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的“危险的资产阶级分子”,个体户遭到歧视和蔑视;又缺乏生产资料来源,不得不依靠黑市。
  1996年,允许个体户从业的行业扩大到157个,包括家庭小饭店、旅馆或商店。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世澄曾访问古巴,在家庭旅馆住过。店主告诉他,政府规定,饭店最多放3张桌子,仍不准雇人。个体饭店和旅馆一般需要支付外汇,价格比较昂贵,但还是比政府开设的饭店和旅馆要便宜。
  21世纪初,古巴经济有所好转,政府加强了对个体户的控制和管理,停止发放新的营业执照。然而最近几年,古巴经济却又再次陷入低迷。雪上加霜的是2008年的3场飓风,古巴农作物严重减产,大量房屋遭到破坏,《纽约时报》说,几场飓风使这个岛国至少蒙受了100亿美元的损失。
  个体户在古巴的“波浪命运”正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如今,面对经济困难的情况,劳尔·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政府不得不重新放宽对个体户的政策。
  今年9月13日,古巴工人总工会宣布,国营领域将在明年3月前裁减50万富余人员,以提高生产率、减少国家财政压力。“国营企业内约有100万人无所事事,为了保证劳动的尊严,这些人员在今后都将会被裁减,应该改变古巴是世界上唯一不劳动也可生活下去的国家的概念。”劳尔·卡斯特罗说。
  打破铁饭碗之后,一些古巴人不得不从头再来,未知成败。按照新的经济发展方案,个体经营许可还涉及需要较高学历的领域,如会计师、家庭护士、体育辅导员等。据报道,这些职业的开放,主要是针对国营领域可能裁减下的管理人员、教师、教练员等,吸引他们在社会谋生。
  改变“低水平下平均主义”现状的同时,愈发明显的收入差距和由此导致的不满情绪, 则可能成为古巴社会新问题。
  古巴,还是那个古巴?
  变化,是西方世界热切期待的“古巴方向”。而此前古巴改革进程给西方的印象一直是“温和”“谨慎”“步子太小”。
  徐世澄并不认可这种“乐观”。他说,古巴调整经济政策很有些“逼上梁山”的意味,出台一些措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与中国从国策上推行改革开放有明显不同。“古巴农业和建筑业其实很缺劳动力,政府会鼓励更多的人转入。个体或者私营经济领域只是再就业方向之一,面对危机,古巴领导人认为市场因素可以利用。古巴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很忌惮与私有化有关的说法,坚决反对搞市场经济,这是古巴改革的底线,当然也与他们的国情有关。”
  今年8月13日,是菲德尔·卡斯特罗84岁生日。自2006年7月因肠胃出血接受手术后,卡斯特罗已近4年不曾公开露面,而是将权力转交给“年轻人”——76岁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然而自今年7月以来,菲德尔·卡斯特罗却连续多次公开露面。
  “老卡斯特罗现身,意味着什么?”有人认为,他是想阻止弟弟对美国开放;有人觉得,他想昭示自己仍能左右政局;还有人评价,他是想提振古巴共产党人士气。
  “不能说老卡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尤其在他身体好转的情况下。” 徐世澄觉得,古巴艰难地迈出经济调整的这重要一步,不会出大乱,也不会发生“巨变”,“被西方称为改革派代表的劳尔,在各个公开场合发表演讲,都从来不说‘改革’(Reform),而代之以‘变化’(Change),他自己说追求的也是‘更新社会主义’。”
  《格拉玛报》9月24日也在社论中强调,发展个体经济将提高生产力,“保护、保持并持续完善”古巴社会主义体制,否定政府这些举措是为“拥抱资本主义”的猜测,强调发展本国私营经济“总是忠于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原则”。
  这一立场被古巴各级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
  “无论怎么改革,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在古巴都不会改变。”一位参与中古建交的外交人士说,“到哈瓦那去看一看,感受人们对革命的信仰,对领袖的崇敬,对国家团结的自豪感,你就可以知道古巴还是那个古巴。”(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40期)
其他文献
无缝的石头流不出水来  年末岁尾,暖洋洋的冬日阳光里,三个人聚在一起谈论即将过去的一年的经历。  第一个人说:“这一年可真不容易,明年也好不到哪儿去。”  第二个人附和:“说得对,每天从日出到日落辛苦劳作一年,除去开销我的利润只有1%。”  听到这话,第一位掐指一算说:“我的完全和你一样,也是1%。”  两人看着第三个人:“你这一年的利润是多少啊?”  第三个人很客气地说:“不是冒犯您二位,我这一
期刊
他人的经验里,有正确的道路  麦家上大学时,上的是军事院校,端的是“铁饭碗”,因而当初学习不太用功。在家务农的父亲知道这一情况后,心里很着急,便来到学校,找儿子谈心,劝儿子发奋读书。他说:“家有良田百亩,大水淹了,就颗粒无收;家有好房十间,大火烧了,就成一片瓦砾。只有知识好,装在自己脑子里,水淹不掉,火烧不掉,别人也偷不去。你可要努力读书啊!”麦家听了父亲的这句话后,从此读书就一直刻苦,一直认真,
期刊
梦想是一只只千纸鹤,从青春的梦中飞出  风絮絮叨叨地吹进教室,书本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不知道是谁的试卷和演算纸散落一地。夏天的云一朵一朵的,充满倦意,慵懒地飘在天上。窗外是遍地栀香,阳光透过蓝色窗帘制造出满室的流光溢彩,每个人的身体都被烘成金黄色。  蝉鸣了一整个夏天。这是我嗜睡的高中时代。  午休结束的铃声刚落,每个人的理智都在和瞌睡战斗着,燥热的沉静让人烦闷。我将思绪荡漾开来,企图用理智唤醒自
期刊
膜分离工艺因能耗低、无污染而被广泛关注。将膜分离工艺用于处理含有酚和油等有机污染物的煤气化废水,可以实现资源回收产生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煤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膜工艺分离效果由膜材料性质决定。金属有机骨架(MOFs)不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而且相比传统无机材料,MOFs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较好,因此将MOFs掺杂到有机聚合物基质中制备的混合基质膜(MMMs)具有更优异的分离
有梦想的心最坚强  一只小猫诞生了,它的出生轰动了整个森林。这只小猫的眼睛像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毛发是雪白的,每只爪子上都有一个粉嘟嘟的肉垫,算是倾城绝色。但它的左前爪有六个趾头,它的长大伴随着各种闲言碎语,总有人说它:“这孩子真可怜,长得这么好看,可惜那只爪子,这长大能干什么啊!”  因为它身体上的缺陷,父母格外宠着它。一次生日,猫妈妈端来了一个庞然大物,小猫问这是什么,“你吹灭蜡烛,拆礼物的时
期刊
一个优秀的自己仰望另一个出色的自己  一名消防队员因奋力抢救群众而中暑晕倒,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歌手张信哲特意发微博:“致逆行者,为同名的你点个赞!”  2021年7月10日,河南济源下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济源市消防救援支队虎岭消防站的11名消防员接到报警后,紧急赶往事发地。21岁的张信哲入伍还不到半年,也参加了救援行动。  那天,他们到达济源王屋镇清虚村附近,发现有20多名群众被困,他们立即帮
期刊
理学家朱熹从建阳到泉州同安县赴任,途经莆田时,拜见了性情淡泊的史学家郑樵。  郑樵在草堂设宴招待朱熹,可桌子上只摆着一碟姜、一碟盐巴。朱熹的书童见了心中暗暗不乐。朱熹取出一部手稿,向郑樵请教。郑樵恭敬地接过,放在桌上。接着,他燃起一炷香,室内顿时异香扑鼻。这时,恰好窗外吹来一阵山风,把手稿一页一页地掀开。郑樵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像被清风吹醉一般。等到风过去后,他才慢慢地转过身子,把手稿还给朱熹。两人
期刊
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农村留守老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在必行。“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议。  而目前养老服务存在总量不足、投入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11月7日,江
期刊
近年来,关于80后的生存状态、价值取向等问题频繁成为国内舆论的热点,各种新名词也层出不穷,如月光族、啃老族、蜗居族、麦兜族,反映了这一代人的尴尬境况。美国的80后是不是也在而立之年备受“买房”、“找工作”的烦恼?今年初,皮尤研究中心(Pew)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80后的调查报告,颇具参考意义。   调查中,美国80后被要求对“买房”、“成名”、“婚姻成功”、“做好父母”等人生的各大目标进行归类排序。
期刊
2005年公务员法公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制度的专门法律,以法律的形式总结了干部人事制度多年探索的成果    公务员这一职业在就业难的今天更显出其夺目的光环。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历代各国都是非常重视的。  从1993年8月国务院正式签发《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4年8月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行,到现在,已经17个年头了。推进公务员制度10周年时,一家媒体用带有诗意的语言说:“一路风雨,鲜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