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高校科研项目财务系统构建

来源 :教育财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shan_l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高校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的各种管理需求,高校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一个研究课题。从财务实践角度来说,高校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通过引入财务共享模式,能够实现更高的科研及财务工作效率,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提高各种信息质量。本文以高校科研管理的立项、预算、费用报销及经费结余等环节管理现状为对象,通过对其关键流程进行分析,提出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高校科研管理的模式,以期为高校财务管理共享模式的建立和科研管理的改革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海外仓的不断普及,跨境业务的激增,越来越多关于海外仓的弊病逐渐显露出来,进而影响到了跨境电商行业和进出口企业的发展.本文选取北京凯博锦程经贸有限公司的海外仓作为
新冠疫情催使全球电子商务行业加快发展.疫后全球电商市场格局出现新变化,我国电商行业也发生了一些新情况并保持持续稳步发展态势.“十四五”规划出台推动中国电商迎来深层
高校学生资助形式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实施发展型学生资助必须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考量成本支出与质量效益、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水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效果,从而立足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发展型资助落到实处。
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梳理广西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取得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推进广西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广西农业保险取得飞速发展,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参保人数与风险保障水平均显著提高,为广西现代农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广西农业保险应从政府政策支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创新、农户自我发展等方面统筹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运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得到快速发展,该模式突破传统普惠金融的局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维度实证分析我国省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民收入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分布上呈“高—高”和“低—低”的集聚态势;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省农民增收,还有利于其他省份的农民增收。本文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农民持续增
高校财务报销“难”一直以来是伴随着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永恒性”话题,新冠疫情的发生,给高校财务报销新增了“难点”,在高校财务信息化不断推进下,如何保证规范安全,进一步提高报销效率,实现“无接触式”报销,既是解决师生长期以来报销“难”的有效措施,也是疫情常态化阶段的积极应对之策。本文以财务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和契机,提出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财务报销服务模式,并从强化财务管理理念、加强校内各部门横向沟通协助、全面梳理业务流程以及加强财务人员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为线上线下一体化财务报销服务模式的顺利实施提
作为全省国有产权交易要素市场服务平台,海南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海南产交所”)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用好海南产交所获准从事中央企业实物资产转让业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坚持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脚点。需要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经济循环周期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双向演化,探寻新发展格局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提出开展跨境电商新模式、“公铁空”联运新物流、数字经济新业态、“自贸区+”新局面的实施路径,助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创新升级新征程。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有显著效果,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收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数字支付和小额信贷的发展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网络信贷的发展则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存在异质性;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率以及城镇就业率的提高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应该持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重点倾斜”是乡村振兴政策资金保障的关键支撑和基础资源。新时期背景下,广西农业农村领域金融供给情况总体得到改善,但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仍然面临有效需求偏弱、有效供给不足、配套保障措施不完善等制约因素。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广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主要实践及其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梳理广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并结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背景下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呈现的新特征、新趋势,提出提振广西乡村振兴有效金融需求、增加乡村振兴有效金融供给、实现广西强农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