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的花岗岩岩体结构探测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116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库的渗漏评价和防渗设计中,查明岩体断层破碎带的发育特征和位置是工程勘察的关键.以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花岗岩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电法勘探对低阻异常区高度敏感的特点,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分别对该花岗岩岩体结构进行了探测.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物探成果,圈定了研究区内3个低阻异常区,分别是:东侧垭口埋深20~50 m处、南部垭口埋深10~60 m处和西南探槽附近埋深40~90 m处.通过钻探对上述异常区进行了揭露,结果表明:3处低阻异常区与钻探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这两种物探方法在研究区的花岗岩岩体结构异常区探测中是可行的,为研究区水库的渗漏评价和防渗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智慧图书馆是在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通过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展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基于公共数字文化发展背景,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由来、概念、特点及建设意义,分析了目前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今后发展对策.
结合镇安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压力管道工程实际,采用Hoek-Brown模型,通过FLAC3D模拟了不同类别围岩工况下压力管道水压法试验过程和内水压力作用过程.根据荷载和管道内壁、混凝土衬砌内壁的位移变化,得到围岩和围岩-混凝土衬砌组合结构的抗力系数,以及围岩、混凝土、钢衬3部分的荷载分担率.三维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单位抗力系数与工程地质勘察获取的抗力系数相近,且大于采用Mohr-Coulomb模型的计算结果.围岩-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力系数大于围岩的抗力系数,且在环向分布上更为均匀.在钢衬-混凝土-围岩组合结
结合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通过结构力学解析方法与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不同初始间隙值以及承受不同内水压力的“钢衬-混凝土-围岩”组合结构进行联合承载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间隙值对钢衬环向应力以及内水压力的传递有着显著的影响,将间隙值控制在0.5~1.0 mm范围内可更高效地将内水压力传递至围岩;对于围岩分担率,规范解析法的计算结果小于数值仿真法的,两者相差10%~13%,侧面呈现出混凝土衬砌的作用.在工程实践中,可通过减小联合体之间的间隙,提高回填混凝土的质量,充分利用三者的联合承载机制,减小钢衬环向应力,从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关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和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以日照市驻地高职院校为研究范围,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选择、就业地域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研,针对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本地化就业,从驻地、院校和学生3个角度提出对策.
为了解决深度递归神经网络(DRNN)权值和阈值难以选取的问题,有效提高DRNN径流预测精度,提出了被囊群算法(TSA)与DRNN相融合的预测方法.选取4个标准测试函数对TSA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样本进行降维并构建DRNN2(双隐层DRNN)、DRNN3(三隐层DRNN)、DRNN4(四隐层DRNN)模型,利用TSA优化DRNN权值和阈值,建立了TSA-DRNN2、TSA-DRNN3、TSA-DRNN4径流预测模型,并构建TSA-Elm
机制砂是未来细骨料的主要来源,母岩高云母含量会致使机制砂云母含量高.《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20)中砂中云母含量上限值为2%,该限值主要针对天然砂提出的,若机制砂中云母含量上限值也为2%,这将极大地限制机制砂的应用.为使高云母含量机制砂得到广泛应用,以不同云母含量的机制砂为研究对象,对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云母含量的增大,水泥基材料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劣化,特别对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影响最为明显;相同云母含量下,机制砂对砂浆性能的影
混凝土中的自由水对其力学性能会产生影响,为研究不同浸泡时间下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变化规律,建立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开展了水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试验中的设计参数包括浸泡时间(28、90、180、270、360 d)和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和C40),共完成了10组试件的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环境对混凝土含水率、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会产生不同影响,水环境下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浸泡天数的对数值基本呈线性关系;由于箍筋的约束,水环境下钢筋与混凝土试件黏结-滑移曲
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涉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4个准则层共12项评价指标的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方法评价了2009—2018年郑州市水资源综合效益.结果表明:郑州市水资源综合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2010—2015年和2016—2018年水资源综合效益等级分别为Ⅳ级、Ⅲ级和Ⅱ级;生态效益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增长是郑州市水资
匹配滤波、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反演分离3种方法均能实现重力场的垂向分离,通过模型试验和实际数据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的分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浅源场与中、深源场的波数成分重叠较少,异常特征较为明显时,3种方法均能较为准确地分离出浅源场,其中反演分离法效果最好;而中、深源场的波数成分重叠较多,异常较为相近时,3种方法均能实现重力场分离,其中反演分离方法的结果相对更准确,适合为进一步反演解释提供局部场或区域场重力数据.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反演分离方法的精度较高,但存在计算耗时长的问题,且分离效果受参数影响.在实际数据处
为分析自然河流交汇区不同汇流比下污染物的扩散特征,通过建立平面二维自由表面流MIKE 21 FM模型,对中国西南中小河流石亭江与其支流鸭子江的河流交汇区不同汇流比情况进行COD和氨氮扩散情况的数值模拟研究.当汇流比分别为0.50、0.67时,COD形成的污染带面积较汇流比为0.33时分别增加30.0%、93.8%,COD纵向质量浓度梯度分别降低1.8%、3.2%,横向质量浓度梯度分别增加1.1%、2.3%,交汇后未出现明显的COD均匀混合位置;氨氮污染带面积较汇流比为0.33时分别增加4.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