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词入境,顺文积累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景导入,初读解题
  1.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自古以来便以风景秀美著称,西湖,恰如镶嵌在杭州上的一颗明珠。今天,我们就去秀美的西湖游赏一番。
  2. 西湖美景无数,最著名的当数这十处景致了。(播放西湖十景配诗图片,稍作介绍)
  3. 这样的风景,美不美啊?(生答“美”)是啊,连我们宋代大诗人苏轼也是这样觉得。(课件出示古诗,师手指课题)你看,诗人和朋友在西湖饮酒聊天,刚开始是晴空万里,后来却又下起雨来。于是,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篇,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循词入境,诵读悟情
  1. 西湖比西子
  (1)好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西子就是西施(出圖),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鱼”之美。相传西施来到溪边,鱼儿见了她的美貌,都吃惊得忘记了游动,竟然沉到了水底。美么?不信啊,有词为证(出诗词),谁愿意来读一读: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不只是词,连诗都这样说到:美人笑靥惊天色,你们读。美人笑靥惊天色,惹醉鱼儿沉下来。
  (2)对比“西子”和“西湖”(出示二图)
  惊天之色,该有多美啊?苏轼之所以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因为他们都很美。是啊,西子娇美,西湖娇俏;西子清秀,西湖清雅。苏轼大笔一挥,妙手偶得,却成了千古一比,让西湖有了西子湖的美誉,从此名声大噪。
  (3)美景若美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 淡妆浓抹在诗中又是怎样的美景呢?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诗:
  (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知道它的意思吗?没关系,我们先来读读诗中的这两个词(板书张贴:潋滟 空蒙)齐读两遍。打开书,读一读书中的注释,你就会明白了。谁来读一读,现在明白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么?请你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再来读这两句诗。(生读)
  (2)有点感觉了。潋滟和空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
  潋滟:你们知道这幅图描绘的是诗中的哪句话吗?你能在图片中找出哪里是潋滟吗?不错,看来你是真的理解了潋滟的意思了。
  空蒙:那么这幅图又描写了哪句诗的景色呢?(出示课件)不错,这就是空濛,云雾弥漫、烟雨朦胧。
  相信你们现在再来读这两句诗,一定会读得更美,谁来试试?(生读)
  (3)读得好多了,如果带上节奏,再来点韵味,读得再慢点就会更好了。
  (4)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想象画面:此刻,我们泛舟湖上,阳光明媚,只见湖面波光闪闪,岸上杨柳依依;不知不觉中,微风初起,雨悄悄地来了,湖面上泛起了涟漪,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我们不禁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5)同学们,从你们的表情中,我发现你们已经陶醉了。睁开眼睛吧,让我们一起赞美这西湖美景。
  三、顺文拓展,丰富积累
  1.同学们,是不是只有晴雨中的西湖才是如此美丽?其它的季节,其他时间就不美了么?杭州人说,这西湖,“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你瞧,这首诗写的就是月色之下的西湖: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
  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2. 西湖是如此之美,哪怕只是西湖的一角,那美景足以让人留连忘返。站在西湖的荷花池畔,我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这样一首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3. 苏轼的眼中,西湖就如西子,杨万里的笔下,六月西湖别样美。不论晴雨、晨昏,还是春夏秋冬,西湖都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再读古诗)
  4. 最后,让我们随着苏慕白——《西湖寻梦》
  (1)师配乐读:
  西湖寻梦(节选)
  寻梦,西湖,
  踏着历史的风尘,
  看西子的手儿,
  夜夜浣洗着波光清流,
  在淡妆浓抹中,
  绘出了湖光山色。
  (2)师生配合读:美么?想读么。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我读红色的句子,你们读蓝色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沉醉在这美梦之中吧!
  责任编辑韦英哲
其他文献
分解因式的数学思想分為类比思想和归化思想,类比思想是指运用整式的乘法进行分解因式的探索活动,体现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之间的互逆关系。而归化思想是指将求解方程化为f(x)=0,对f(x)进行因式分解,然后令各个因式为0,从而求得原方程的解的思想。运用类比思想和额归化思想,较常见的因式分解方法有以下几种。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出重头戏,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对写作有很大作用。在我看来,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正如蜜蜂的采花与酿蜜,采的花粉多自然酿的蜜就香甜。那么“花粉”从何而来呢?  一、来自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是学生“采花酿蜜”的第一“蜜源”。语文课本中的教材几乎都是经典名篇,
2013年12月27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并要求各相关学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在新修订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中,对存货科目核算与实物管理提出的要求是:学校必须对存货物品增加、使用、维护和处置,存货实物清查盘点,存货账务管理,存货的报损、报废的处理等环节,建立和健全必要的采购、保管、登记、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使存货保持完好,不受损失,发挥存货的作用,并建立健全的
积极有效的学习,就是经过学習,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班主任,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指导者,该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  要想成为学生学习积极的促进者,首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学生。为了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三大总目标,放首位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父母、对朋友、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真挚感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对此,身为音乐教师我责无旁贷。  小学三年级《艺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让爱住我家》是一首以爱为主题、旋
单元整体教学是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高频词,引领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潮流和方向。思维导图具有抽象知识直观化、隐性思维显性化、雜乱知识条理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言语知识图像化、孤立知识关联化及单一知识综合化等独特功效(见图1),是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不二法宝。笔者以《牛津小学英语》(沪教深圳版)3A Unit12 The four seasons为例,分享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点滴心得。  一、运用思维导图,立
《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正确表达、巧妙应对的能力和善于沟通、文明交际的素养是贯穿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教学的功夫应该下在如何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创设交际情景,给学生提供具体真实的交际平台,让交际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元评价指引下有的放矢的进
教师职业规划亦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个人角度出发对其职业和职业发展中的要达到的目标而进行规划,并为实现职业目标而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职业规划是时代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实现和人生幸福的需要。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必须认真做好教师的职业规划工作,通过职业规划促进教师专
一、融合教育背景下培智学校学生的变化  由于融合教育的推进,以及对学生受教育权利的重视,影响了学生在不同性质学校的分布,盲和聋的儿童就读普通学校或者相应障碍类型的学校。轻度智能障碍、智能正常或轻度的自闭症儿童或脑瘫儿童进到普通学校就读,严重以及多重障碍的学生进入特殊学校,即培智或启智学校。  培智学校接收的学生障碍类型有智力障碍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脑瘫儿童以及多重障碍儿童。随着招收的自闭症学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  SOLO分类理论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运用SOLO分类理论指导教学,通过分析学生的回答,能够判断学生达到所的思维层次。笔者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为例,借助SOLO研究采用的教学模型进行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计、学生预习效果的分析、课本例题的分析和变式等主要方面,关注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让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方向,调整教学过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