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半变异函数的空间随机森林插值方法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环境变量具有较强空间异质性,为空间插值精度的提升带来了困难,仅基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空间插值方法难以获得较高的插值精度.机器学习方法能够融合多维辅助变量的信息,提高土壤属性的插值精度,但是不能有效融合空间位置关系信息进一步改善插值精度.本文基于随机森林空间预测框架,将空间半变异函数与随机森林算法融合,提出了融合半变异函数的空间随机森林插值方法.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县土壤重金属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并与随机森林方法、基于距离的随机森林空间预测方法、普通克里金方法和回归克里金方法进行对比,检验了所提出方法的插值精度.结果表明,融合半变异函数的空间随机森林插值方法相较于传统克里金方法精度提升10%以上,相较于新型机器学习空间插值方法精度提升5%以上,同时基于半变异函数的空间随机森林插值方法的插值制图结果具有更加合理的空间分布和丰富的细节信息.因此,融合半变异函数的空间随机森林插值方法能够有效结合辅助变量信息与空间位置关系信息,有效提高土壤环境变量插值精度.
其他文献
为明确紫色土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农学与环境效应,减少紫色土氮素面源污染,进一步为紫色土化肥“零增长”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紫色土坡地养分管理长期试验平台,结合自由排水采集器(Free-drain Lysimeter)定位观测,研究紫色土坡耕地小麦-玉米轮作期间(2012—2013年)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土壤无机氮动态、作物产量、氮素流失路径与总量.等氮下设置5个施肥处理:单施化学氮肥(N)、常规化肥(NPK)、猪厩肥(猪厩肥替代100%的化肥氮,OM)、猪厩肥与氮磷钾配施(猪厩肥替代30%的化肥氮,OMNPK)、
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并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节水灌溉措施对粮食播种面积产生何种影响,相关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通过2006—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劳动力资源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节水灌溉措施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在研究年份内,节水灌溉措施能够显著促进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并且农业劳动力越少,这种促进效应越为显著,即农业
目的 对比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126例初产妇临床资料纳入研究(2017年6月—2020年6月),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前组施予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后组联合舒芬太尼,对比效果.结果 麻醉前、宫口开全时两组VAS评分组间差异P>0.05.镇痛中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较单一罗哌卡因效果更优.
为科学评估华东沿海水稻-小麦轮作(简称“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能量通量变化特征和固碳能力,基于2019—2020年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稻麦轮作全生育期通量数据,经质量控制,研究分析了太阳净辐射(Rn)、潜热通量(LE)、显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G)、CO2通量(FC)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和稻麦轮作系统固碳量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有效能量和湍流通量能量平衡比率为0.80,能量闭合度较高,说明通量观测数据可靠.月均LE和Rn年内变化总体均呈“倒U型”,两者变化基本同步,峰值主要在5—8月,谷值主要在1
中国耕地保护面临巨大挑战,耕地数量质量管控是保护的基本前提;同时为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强农业生态系统韧性,因此在自然价值视角下,探索高自然价值农田识别与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农田保护的研究,引出“高自然价值农田”的概念,探索“高自然价值农田”对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建设的作用.并以云南省为实例,采用ArcGIS和InVEST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作为探索中国西南地区高自然价值农田的识别方法.利用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4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计算各年份的农田生境质量
为促进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在云南高原土壤污染地区修复实践中的应用,本文在云南怒江兰坪铅锌矿区矿渣地开展种植伴矿景天的大田试验,设置遮阴处理(光照强度降低25%),以自然光照为对照,测定植株生物量、亚细胞组分和化学形态镉(Cd)、铅(Pb)、锌(Zn)含量及全量,研究遮阴处理对伴矿景天Cd、Pb、Zn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阴处理导致伴矿景天茎、叶中Cd、Pb、Zn含量和累积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含量降幅范围为15.2%~52.1%,累积量降幅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但生产中长期以高产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导致其生产系统成为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环境代价已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选择东北平原中部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采用宽窄行(宽行90 cm,窄行40 cm)和高密度(90000株?hm?2)种植,在玉米15叶期喷施化控剂,氮肥减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别减少28.0%和9.1%)的综合管理模式(IM),其中半干旱区增加了膜下滴灌处理.从玉米产量、温光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碳足迹等方面,比较分
目的 讨论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功能锻炼及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94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纳入47例.对照组患者干预手段为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实验组干预手段则为康复功能锻炼联合中医特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血栓后遗症经康复功能锻炼及中医特色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目的 对玉溪市红塔区2011—2019年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该地区制订科学合理的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红塔区2011—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相关资料,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总体流行情况、三间分布、致病因素和引发因素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红塔区2011—2019年共累计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81起,发病587人、死亡2人;第二、三季度高发,主要集中在7~8月;家庭是最主要的发病场所,累计报告
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如今已在生产销售、贸易互动、认证管理、补贴与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主要经验包括一方面坚持以农业法案的完善为核心,构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理基础;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实施有机农业援助项目,降低有机转换成本,鼓励农户从事有机农业.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有机技术理论,提高有机科研水平;积极推动有机标准国际认证认可,打造全球第一的市场规模,提升有机农业国际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