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生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和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大纲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应该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质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观察能力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的、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发展过程。
  2.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
  3.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是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上,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4.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
  化学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明白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道理。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
  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远大目标。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
  
  四、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学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好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精彩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此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
  3.情感
  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热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悲伤、灰心、冷漠、烦躁等不良情感,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对后进生)的热爱、信任和尊重,教师高尚的人格,以及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四要素”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英语课堂上出现了一节新的练习,即听说练习部分(Listening and Speaking Activities),并且这一部分的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和亲睐。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教师可以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将英语课堂从词汇,语法的直接灌输逐渐转变为英语口头表达的自然养成,从而,逐步地巧妙地完成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改革。第二,学生可以在相对较好的语言环境中练习英语口语,
摘要: 文章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就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体育课教学 自我效能感 培养    1.自我效能感的提出    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学习理论,二是动机理论。学习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形成,动机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自我效能感理论则是动机理论的核心概念。班都拉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过去的理论和研究把
摘要: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深知让每个学生乐于参与体育运动,并促进每个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的重要性。根据学生兴趣的特点,可科学运用成功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激发美感教学法、引趣法、“无错原则”法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体育学习 兴趣 培养    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真正的体育教学,并非是从单纯的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基本技术与技能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中二年级250名男生进行运动损伤及防治对策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准备运动不够充分,准备运动缺乏针对性,技术动作不正确和运动装备不当是造成高中男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因运动损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影响了损伤部位的恢复。本文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关键词: 高中男生 运动损伤 研究    随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
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是小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渗出性皮炎典型病例表现为哺乳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传染病,患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腹水和死亡。5-6周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低负担、高效益?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调整培养目标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育理念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发展的先导,教师只有学习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才可能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根据以人为本的人才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利用物理课堂和物理教学去培养创新性人才已刻不
摘 要:笔者随机抽取河北省保定地区40所县级中学,通过问卷调查着重分析中学足球场地、器材设备以及专门从事中学足球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数量等现状,经过访谈了解到各学校的经费以及领导重视程度等状况,并努力探讨改善和提高保定地区中学乃至全省的足球教学状况的对策。  关键词:足球 教学 现状 调查    1 前言    现代足球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开展最为广泛、影
近几年来,化学在高考中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在不断地改革,改革使考试更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必须有较大的转变,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和各环节中。要出色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学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应协同作战,共同努力。如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抓: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化学知识的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摘要: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质疑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培养质疑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现行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 质疑 物理教学 质疑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文确定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培养质疑能力更为重要。在此就培养质疑能力的必要性,现行学生质疑能力差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质疑能力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