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自学,而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与技能,并在此过程中掌握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出兴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秉承这种理念,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的困难。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这样几个,一是教材内容陈旧,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可我们的教材竟然用了十来年了还没有变化。二是教学方法手段单调乏味,大多还是讲讲练练的老手法。三是学生从小到大尤其是上学以来所养成的惰性思维习惯,等着老师讲,不肯主动学,不会主动学,不知怎样主动学,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四、信息技术不是统考科目,学校、家长、学生都不够重视,其他学科大多仍沿用旧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合作学习能力,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大家分享探讨。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至关重要。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我们经常通过展板展示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比赛、青少年创新大赛等获奖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 革新教学内容
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自己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时甚至让学生自己设计任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元旦、春节、教师节等节日,我会让学生设计电子贺卡;我还让学生绘画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让学生结合本地风土人情、饮食文化、文物旅游等设计网页网站,设计线路等。
三、改进课堂组织方式
1.复习提问
信息技术课有其自身特点,由于活泼好动的中学生都急于操作电脑,如果复习提问太多,学生就会不耐烦,个别纪律不好的学生甚至会捣乱,敲桌子,拍鼠标,抠键盘等。所以,这个环节我尽量精简,但也不省略。
2. 引入新课
与生活经验相联系,通过提问或一些故事等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信息技术毕竟是一门技术课,一节课就45分钟。老师讲得多,学生就练的少,但又不能不讲,因为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中几乎变得不会自学,更不会合作了。我的办法是精讲,布置任务,分组合作,逼学生動手。在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然后再集中讲解,或由学生回答讲述。
4. 交流分享,欣赏评价
交流与分享的目的是为了从学习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得到欣赏认可,发现自己问题和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展示评价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课堂时间再有限,也要安排学生展示,进行作品的点评。一个学期要给各个小组相对均衡的展示机会,同时也要经常进行个人作品的展示。评价方法有多种,可以自评,互评,组评,也可以总评,点评,等等。在评价中可以引入竞争、民主机制,给部分优秀的作品以鼓励奖励,以达到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目的。
5.归纳总结
一般利用下课前一两分,由学生先简单归纳一下,老师或其他学生补充完整,要求学生画住记住。
6.布置作业
一般我在学生练习时,趁机写在黑板上或打成文档发到学生机上,让学生记住画到书上,要求按时完成。下节课由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四、联系生活实际
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主动整合其它学科。如让学生帮助班主任、其它任课教师用EXCEL算成绩,帮其它老师做课件,帮父母录文章、发邮件等。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用得到。
通过以上一些做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高,一定程度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询问老师的次数增加了,同学们在一块探讨的气氛浓厚了一些。但总体上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离我们理想的距离还有很远,不少学生仍然贪玩,不会利用充分课堂时间,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不少学生仍然把信息技术不当回事,也许是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吧。希望同行们指点迷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给我们以启发,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至关重要。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我们经常通过展板展示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比赛、青少年创新大赛等获奖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 革新教学内容
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自己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时甚至让学生自己设计任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元旦、春节、教师节等节日,我会让学生设计电子贺卡;我还让学生绘画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让学生结合本地风土人情、饮食文化、文物旅游等设计网页网站,设计线路等。
三、改进课堂组织方式
1.复习提问
信息技术课有其自身特点,由于活泼好动的中学生都急于操作电脑,如果复习提问太多,学生就会不耐烦,个别纪律不好的学生甚至会捣乱,敲桌子,拍鼠标,抠键盘等。所以,这个环节我尽量精简,但也不省略。
2. 引入新课
与生活经验相联系,通过提问或一些故事等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很自然的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信息技术毕竟是一门技术课,一节课就45分钟。老师讲得多,学生就练的少,但又不能不讲,因为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中几乎变得不会自学,更不会合作了。我的办法是精讲,布置任务,分组合作,逼学生動手。在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然后再集中讲解,或由学生回答讲述。
4. 交流分享,欣赏评价
交流与分享的目的是为了从学习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得到欣赏认可,发现自己问题和不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展示评价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课堂时间再有限,也要安排学生展示,进行作品的点评。一个学期要给各个小组相对均衡的展示机会,同时也要经常进行个人作品的展示。评价方法有多种,可以自评,互评,组评,也可以总评,点评,等等。在评价中可以引入竞争、民主机制,给部分优秀的作品以鼓励奖励,以达到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目的。
5.归纳总结
一般利用下课前一两分,由学生先简单归纳一下,老师或其他学生补充完整,要求学生画住记住。
6.布置作业
一般我在学生练习时,趁机写在黑板上或打成文档发到学生机上,让学生记住画到书上,要求按时完成。下节课由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四、联系生活实际
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主动整合其它学科。如让学生帮助班主任、其它任课教师用EXCEL算成绩,帮其它老师做课件,帮父母录文章、发邮件等。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用得到。
通过以上一些做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高,一定程度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询问老师的次数增加了,同学们在一块探讨的气氛浓厚了一些。但总体上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离我们理想的距离还有很远,不少学生仍然贪玩,不会利用充分课堂时间,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不少学生仍然把信息技术不当回事,也许是我们做的还不够好吧。希望同行们指点迷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给我们以启发,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