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清小说中的真实性理论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清小说理论内容丰富,已有人从多方面进行探讨,真实性是这一时期小说理论的重要内容。就此问题作些探讨,对于加深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和全面认识艺术真实都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明清小说 真实性 影响
  中国小说发展经历了古代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小说、宋话本小说、明清文言白话小说、现代汉语小说等阶段。李卓吾先生把唐以前小说称作小说的童年期,认为这一时期的小说没有虚构意识,主要特点是尚实。魏晋南北朝时志怪志人小说大量涌现,神仙妖魔奇谈怪论成为主要描写对象。这时人们认识虽有提高,基于长期的尚实意识影响,仍称志怪志人为“写实”。最早意识到小说的虚构性并加以自觉提倡的是干宝。他在《搜神记》中提出过“实”与“虚”、“信”与“不信”的论述。在理论上较完整地提出虚构说的是明代的胡应麟。他认为“凡变异之说盛于六朝。然多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作臆好奇借小说以寄笔端”。这里“幻设语”、“作臆好奇”均指虚构。
  后来叶昼提出“劈空内造”、金圣叹提出“以文生事,”都肯定了小说的虚构性质,认为它是小说有趣、有魅力的重要方面。但虚构是否就可以凭空捏造,无所顾忌呢? 理论家们在营建虚构理论的同时,更加重视小说的真实性,认为真实性是小说生命力的源泉,虚构必须以真实为基础。作为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的明清时代,创作的繁荣带来理论研究的日臻成熟与完善。真实性成为这一时期小说理论的重要内容,著名理论家除胡应麟、叶昼、金圣叹外,毛宗冈、脂研斋也都阐述了自己的精辟见解。其观点对后世小说创作及其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史传文学的发达,历代经学地位的显赫,以及封建文化对通俗文学的歧视,种种因素造成了一种传统观念:小说是一种小道,是正史的参数与补充。因此,小说的本质在于“实录”,好的小说必须排斥虚假,不允许作家的想象掺入小说的叙事过程。明清之际的小批评家,对于小说艺术的真实性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理论上作了充分、深刻的阐述。
  首先,肯定了小说的艺术真实性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只是它的真实不依赖于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是真实而得到证明。它的真实表现在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符合生活的逻辑。《水浒传》之所以与天地相始终,深刻地阐述了小说人物情节与社会生活之内在关系。在叶昼看来《水浒传》之所以能与天地相始终,一个基本的原因,在作品中人物创造做到了“逼真”。叶昼的“逼真”,可理解为生活的逻辑。
  所以小说真实不仅是事实之真实,而应是艺术之真实。只有真实地写出“至理”、“真情”,小说创作才会有艺术生命力。其次,明清之际小说批评理论,不仅强调了小说艺术真实来源于客观,是客观存在的人情物理之反映,而且还阐述了小说艺术的真实性是作家艺术想象、虚构、概括、创造之结果。脂砚斋就明确提出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是作家虚构、创造的:按此书中写宝玉,其宝玉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非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独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今古所有之小说传奇中,亦未曾见这样的文字。在这里,宝玉之形象确已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实录,也不是符合逻辑概念之真实,而是一种想象中的真实,一种情理中的真实。
  从上面所举的明清文人评点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明清之际小说批评家,对小说艺术真实性的审美内涵之理解,经过了一个逐步发展、成熟之过程,已达到了相当之高度。
  自干宝提出小说中存在虚幻内容后,虚幻理论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叶昼则提出“劈空捏造”,“实有其人事”。这就说明虚构不是凭空设想,虚构的内容要符合实际生活,符合社会规律。叶昼之前,李贽评《水浒传》时多次提出“语与事俱毕”,“妙处只是一个情字逼真”。“逼真”就是逼近,接近生活实际,至少与生活现象一致。叶昼则在李贽基础上,具化了真实性内容,他指出:“《水浒传》文字原是假的,只为它描写得真情出,所以便可以与天地相终始。”文字可虚构,情理却不能作假。“真情”“人情物理”便是小说真实性的特点。这里“真情”不能仅指作者抒写情感的真挚,还指他描绘的对象的情感符合世间人情,符合人伦道德,符合社会关系且为读者接受。真情,是小说生命力所在。金圣叹称小说的真实性是“未必然之文,又必定然之事”。“文”不一定存在,通过虚构可得,但“事必存在”,它须合乎人情物理、合乎生活习惯,金圣叹与叶昼一脉相承。自此“情理”便成为小说真实与否的标准。
  张竹坡在《金瓶梅读法》中也继承了这一观点:“做文章,不过是情理二字。今做此一百回长文,亦只是情理二字。于一个心中讨出一个人的情理,则一个人的传得矣。虽前后夹杂众人的话,而此一人开口,是此一人的情理。”情理真,人物便真,小说也真。但这种“真”又不是照抄生活的真实,而是艺术真实的表现。他又说:“看《金瓶梅》,把它当事实看,便被它瞒过;”“稗官者,寓言也。其假捏一人,幻造一事,虽为影风之谈,亦必一山点石,借海扬波。”从叶昼、金圣叹、张竹坡的真实性理论看,他们着重强调的是:描写对象虽不必与实际生活等同,但在人情物理上必须符合实际生活,使人们的心理情感能够接受,这就是借用艺术手法去刻画描摹,构成艺术真实。因此这种真实性理论只重艺术和生活的形似。“逼真”、“肖物”、“传神”便是其特点。至脂研斋,真实性理论得以极大的发展完善。他不仅追求“形似”,而且认为艺术真实还应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揭示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他评价《红楼梦》最大的特点是真实。“形容一事,一事逼真《石头》是第—能手矣”,“逼真”就是情理真。
  洪秋藩在《红楼梦抉微》里,这样高度评价《红楼梦》对世态人情的反映:《红楼梦》是古今独一无二书, 言鬼不觉荒唐,赋物不堆砌,无一语自相矛盾,无一物不中人情。他如拜年贺节,寿庆理丧,问卜延医、丰酒聚赌、失物见妖、遭火被盗以及家常琐语、儿女私情,靡不极人事之备记之。《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同样也不回避世俗人生的丑陋肮脏的一面,在特定境遇与特定性格塑造中,如二十一回对贾琏与多姑娘一节的描写,就写到混乱性关系之秽行,但脂评眉批却说:“一部书中只有此一段丑极太露之文,写与贾琏身上,恰极,当极。”然而,在曹雪芹这部“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中那样的龌龊,即使在贾府这样“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贵族家庭里,也只是生活的一角,而《红楼梦》对《金瓶梅》的超越,就在于它所要表现的,是封建末世世态人情的全般,将封建末世富有历史特征的生活风貌、世态人情、礼教习俗,参差错落、富于情趣地编织在《红楼梦》的艺术情节里,创造了一个新鲜别致的美的新境界。
  明清小说,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最后到人情小说;从朝代兴替、英雄争霸、神魔变幻,到一个家庭的荣枯盛衰,普通人的人生际遇,作品与现实生活,与普通百姓的心理更贴近了, 现实感与时代感更加鲜明了,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的进一步成熟与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齐裕琨.明代小说史[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2]张俊.清代小说史[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3]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兰陵笑笑生.金瓶梅[M].济南:齐鲁书社,1987.
  [5]曹雪芹.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在对外布局、外交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举措,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和“亲诚惠容”外交理念的提出使得我国的对外电力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效的措施,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资本市场给了房地产一个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宏观调控以后,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是土地收入的快速增涨,在2003年实行“招拍挂”之初,土地收入大概是4000多亿,到2006
随着Tradegood与AAFA、GermanFashion和Trendstop.com等服装行业协会及领先机构的合作不断推进,成为Tradegood会员的纺织服装类企业也愈来愈多。要吸引买家的眼光,服装企业除了作品牌宣传推广,更具体直观的方式莫过于实物拍摄及模特展示。有鉴于此,Tradegood在其定期举办的商贸配对活动——买家高峰会上特设The Photo Studio,为尊贵的供应商会员拍摄
期刊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开辟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本文将围绕着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并针对构建基于微课的高职
通过对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剖析,指出促进其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关键.本文将对怎样做到所有信息的准确登录,怎样长久储存大量的档案信息,怎样快速准确的抽取保
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下持续运营,须具备科学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将企业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于一体并管理控制方法之一。本文对
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简称新36条).这一政策既从思想高度强调了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积极意义,即四个“有利于”,也给出了鼓励和引导的原则,即“鼓励和引导
5月25日,波司登集团旗下有着37年时尚历程的康博品牌在江苏常熟发布“爱之旅程”——2013年新品秀,并现场签约实力小生、影视明星李晨为形象代言人。本次发布的新品风格较往年有更深层次的探索,呈现时尚防寒服的崭新气象,加之当红实力小生的倾情代言,康博必将掀起中国防寒服时尚版图的新风潮。  李晨因缘牵手  发布会以一个充满回忆的视频短片拉开帷幕,短短3分钟时间汇聚了康博人跨越37年的奋斗历程,康博品牌
期刊
德化陶瓷业是一个外向度较高的产业,80%以上的陶瓷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寻求国内市场的突破,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德化实施“电商换市”战略,致力开辟新的市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