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角戏”到“分饰多角”: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xiaon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叙事法访谈10位高校教师,总结其在智慧教学中角色转换的具体事件、经验及特征.教师的智慧教学意识或态度是角色转换的起点,教师对智慧学习环境存在观望等待、被动适应和主动尝试三种态度.教师在课堂外的备课和答疑环节分饰多角,在备课过程中担任“学情精细分析师定制设计师”“资源体系构建者”角色以充分分析与满足学生需求;在答疑过程中担任知识的推送者以及智能答疑团的组建者,服务于学生的答疑解惑.在课堂内担任“点灯人”“弄潮儿”“平衡者”“评估者”等多重角色.在教师团队建设中,新手型、熟手型和专家型教师分别承担着团队中的“特效师”“执行导演”“导演”角色.智慧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是角色定位的前提条件,明晰新角色的责任是角色转换的基础,创新教学设计是角色胜任的关键,加强团队协作是角色成长的方向.
其他文献
党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有效提振学生群体的精神,推动学生筑牢信仰,坚定信念,增强信心;释放教师群体活力,促进教师不断加强党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的师德师风建设;守正创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研究方法,增强课程教育实效.
基于区域认知的视角,以2019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和俄罗斯Дроφа出版社的《地球科学》教材为例,从区域信息认知和区域认知方法两个维度对两版教材图像系统的图像数量、图像类型和图像组合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两版教材与区域认知相关的图像数量多、类型丰富且各具特点.从图像类型看,人教版多为直观图像、重视遥感影像图的运用;俄罗斯版抽象图像数量多,重视示意图和统计图表的运用.从图像组合方式看,两版教材图像组合均以对比组合为主,联系组合少,缺乏嵌套组合;俄罗斯版的地图和统计图组合更有利于区域认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高了河南受水区水资源保障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受水区城乡产业融合高质高效发展水平.通过融合基础、融合动力、融合平台、融合趋向四个方面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城乡产业融合水平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11个省辖市城乡产业融合水平进行评测,分析了各地区城乡产业融合水平的指数与差异.提出:(1)受水区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协调一体;(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城乡农业、工业融合水平;(3)充分利用水资源促进工业在城乡区域流动;(4)通过推动城乡农业与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