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翰林,不同命运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的翰林也有临时工,比如“翰林待诏”便是游离于宫墙内外的“编外翰林”。李白便是此中一员。这个职业有个最大的特点是只有被皇帝宣召时才有资格进宫上班,也只有上班时才有俸禄可拿。所以李白经常跑到“长安市上酒家眠”,这并非李白放达不羁到敢翘皇帝的班,实在是失业在家无事可做。
  其实,“翰林待诏”中也有“黑翰林”“红翰林”的区别。所谓“黑翰林”即技艺不精,没有亮点,总之是让皇帝想不起来的主儿。他们无钱无势,连办公的衙门也没一处,想要游食四方却囿于自己的身份不能离开长安半步。至于“红翰林”,譬如李白。他简直是宫廷Party的第一操盘手,“御碗捧羹”“贵妃和墨”“力士脱靴”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段子便发生在他大红大紫的时期。
  如果写一部《唐代待诏史》,那么能与巅峰期的李白分庭抗礼的,除了唐僖宗养的那只猴子,恐怕就只有高宗朝的宣州秋浦人胡楚宾了。中唐时民间就流传着一首以他命名的民歌——《胡楚宾谣》,唱道:“胡楚宾,李翰林,语倾三峡水,词重双南金。”老百姓不但把他的作品比作产于终南山的优质黄金,更是直接把他排在了李白前边。
  这不光是时代先后造成的,要论潇洒,“皇帝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远远赶不上胡待诏一半——事实上不是老胡在给皇帝打工,而是皇帝在为胡楚宾服务。史书说胡楚宾天天喝酒,家里也没什么余财,没钱花了就进宫待诏,出来时立刻盆满钵满。他之所以能来去自如,拿皇帝当“自动提款机”,是因为高宗对他的才华无限倾慕。
  胡楚宾写文章时和李白一样,天马行空,不打草稿,而且也需要大量酒精作为佳作的催化剂。高宗每次都准备好美酒佳肴让胡楚宾大快朵颐,等锦绣文章到手后便直接将满桌金银酒器赐给胡楚宾作为润笔费。当然,唐高宗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谁都不能泄露皇家秘密。在这点上,胡楚宾比后来的大喇叭李白强了N倍。皇帝曾派人到胡楚宾家侦查,发现他即使喝得烂醉如泥也会管好嘴巴。经过反复考验,胡楚宾终于取得了比倾慕更重要的感情资源——信任。他最终修成正果,兼任了集贤院的学士,转正成功后风光无限地度过了安逸的晚年。
  与胡楚宾形成鲜明对比的除了先红后黑的李白,还有和胡楚宾同时被召入宫,参与文字工作的元万顷。论才华,元万顷和胡楚宾可谓双峰并峙,难分高下。可元万顷因为过于不羁,落了个身败名裂、流放而死的下场。首先他在受命给高宗朝的头号敌国高丽写国书时卖弄才华,叫嚣道“鸭绿江古称‘天险’,你们竟不知道派兵守卫,可见全是傻缺!”结果高宗很快接到高丽莫离支(宰相)的回信:“谢谢元先生的指教,俺们已经向鸭绿江沿线增兵了!”备受内伤的高宗马上把元万顷流放到岭外以示严惩。
  到了武则天当政时,好不容易混回京城的元万顷又和徐敬业、骆宾王等“反武势力”混在了一起,诗酒流连之际,宫中的秘密打着包儿从他口中飞出。骆宾王的那篇爆料多多的《讨武檄文》中便有不少元万顷的“功劳”。武则天看了此文后之所以冷汗直流,一方面是文辞过于犀利,另一方面也是对“保密工作”出现重大漏洞感到震惊。自然,心狠手辣的武则天是绝不会给他好果子吃的,于是元万顷再次被流放,并死在了流放之地。
  编辑/冰如
其他文献
开国元勋高岗是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这个性情豪爽、勇猛强悍的西北大汉在创建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岁月里,曾经叱咤风云。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在陕北永坪镇成立,高岗任军团副政治委员。这时国民党东北军一一○师、一二九师进驻延安,气势汹汹地向根据地突进。  张学良的东北军在西北被蒋介石推上“剿共”前线后,尚未与红军真正交手,也并没有把这些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共党”放在眼里。针对东
南唐后主李煜一方面敬重韩熙载的才华,一方面又对他有猜忌,便派画院的顾闳中去打探情况,于是有了《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分五个部分:听琵琶,看艳舞,唠闲磕,听弦乐,送别。  1这个时候,众人还都是老老实实地观赏演奏,男女之间还保持着安全距离,衣衫整齐,动作也都很正式,还有點小拘谨。  2安全距离开始突破,动作开始有点小放纵,乐伎开始舞腰扭胯。  3安全距离已经完全突破,韩熙载本身更是一副沉溺温柔乡的软
现代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生活,古人虽没有手机等设备,但依然挡不住他们在朋友圈晒生活,比如白居易就很喜欢用写诗的方式晒工资。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5年),31岁的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科”登第,获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自此步入仕途。白居易为了纪念自己的第一桶金,果断发朋友圈:“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这工资可比现在刚参加工作的工薪族好太多了,足以让白居易衣食无忧。  过了三年,白居易辞去校书郎,报考了
黑皮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什么东西,而是金爷爷家的一条狗。  黑皮长着一身黑色的毛,连眼睛都像黑葡萄一样亮闪闪的。黑皮从来不跟人抢东西吃,我们喂它骨头吃,它都要等一会儿,左看看,右瞅瞅,直到确认没有别的狗要同它抢食,它才叼着骨头到树下去慢慢享用。  据说狗的鼻子可以分辨出十里外的味道。有一次金爷爷去长沙了,黑皮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不睡,就趴在家门前,直到第三天它听到远处摩托车的声音,闻到金爷爷的味道,它才
季镇淮是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和文学评论家,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他不仅在教学方面成就突出,还颇有自己的做事原则,从不讲私情。  1981年,北大中文系某届研充生即将毕业,所有的同学都在进行紧张的论文答辩。当时,研究生中有一位姓李的学生是专攻“南社”的,也是季镇淮的得意门生。这位学生不仅文才出众,读书也多,按说答辩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等到论文答辩那天,由于李姓同学关于“南社研究”的论文准备
1725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组成了一支赴远东地区考察的探险队。在一份诏书中,他写道:“要通过此行打通直达中国、印度、美洲和日本的海路。”日本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只被排在最后。但令这位沙皇没想到的是,他看不上眼的这个岛国在一百多年后会是俄国的主要对手。  不过,像俄国这样的陆权国家开发海疆的速度总是很慢,直到19世纪,俄日两民族才正式接触。但遗憾的是,此时的日本正处于江户时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他们不
1315年的夏季,英格兰各地区天降暴雨。起初人们以为这场暴雨会很快停止,然而,雨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似乎没有停的迹象。英格兰各地开始暴发洪水,而爱尔兰的暴雨远远超过英格兰,平静的河流在暴雨的怂恿下,变得汹涌暴虐,冲击着各地的房屋以及教堂,吞噬着那些不幸的人的生命。  在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尤其是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同样上演着类似的情景。当时,法王正率兵入侵欧洲西北部的佛兰德斯,但没日没夜的暴雨阻碍着
一  同治十四年(1872年)九月十五子时,欢快悠扬的鼓乐声响彻北京长街,无数宫灯照亮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大清皇帝同治正在举行盛大的婚礼。  在众多王公大臣、福晋贵妇的指引下,高贵华丽的皇后凤舆从皇宫正门大清门抬入,随即进入乾清门,直到抬过一盆极旺的炭火后才停下来。这时,身穿礼服的19岁皇后阿鲁特氏从轿中缓步而出。随后,她从一位贵妇手中接过一个装有金玉小如意、红宝石以及五谷杂粮的“宝瓶”,迈着从容
无为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大事,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堪称传奇。他26岁逃避战乱时与家人走散,同继母一起来到江东,遇到了孙权的姐夫。孙权的姐夫对诸葛瑾的才学感到惊奇,向小舅子强烈推荐。刚刚执掌江东的孙权正值用人之际,把诸葛瑾留作门客,先让他做秘书长(长史),后让他做参谋长(中司马)。  当时的诸葛瑾是个无背景、无财产、无工作经验的难民,不可能凭关系、凭贿赂上位,要说他凭才学,也没见
虽然王后地位尊贵,但是作为嫁到新教国家的天主教公主,都必将身处政治、宗教斗争的风口浪尖。她们无法参加国教的礼拜,不会被正式加冕为王后,只能在自己的宫廷内设立天主教礼拜堂。  查理一世在位时,英格兰刚刚经历了“无敌舰队”和“火药阴谋”,当时的民众普遍相信国内外的天主教教徒处心积虑地要让英格兰回到罗马教廷的统治之下。笃信“君权神授”的查理一世与议会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反对他的人便抓住其王后亨利埃塔·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