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f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unstabl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UDR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间120例UDRF患者,其中A组60例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60例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GW(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治疗费用进行对比.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B组(t=4.0654,P=0.0001);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1389,P=0.7094);术后3个月A组GW评分优良率略高于B组,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χ2=0.8905,P=0.3453);A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B组(t=5.8966,P<0.001).结论 上述两种方法治疗UDRF均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但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费用较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其他文献
近十余年来,胃肠病学基础和临床探索进展迅速,突出体现在肠-脑互动理念、代谢-神经免疫-肠道微生态相互作用致胃肠道炎症概念、肠神经系统调控机制等方面,这些进展明显改变了对胃轻瘫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各方面的认识.本文在此述评并展望这些改变对于胃轻瘫相关临床实践的意义.
背景:结直肠癌(CRC)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肿瘤转移为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能有效预测转移发生的分子标志物.目的:分析fibulin-2(FBLN2)在CRC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肿瘤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SRA数据库提取PRJNA218851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资料,筛选与CRC转移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利用TCGA数据和临床CRC组织样本分析FBLN2在CR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real-time PCR检测
幽门螺杆菌(Hp)定植于胃黏膜上皮,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在普通白光胃镜下,正常胃黏膜、Hp现症感染以及既往感染的胃黏膜具有不同的内镜特征.高分辨率白光内镜和各类新型图像增强内镜有助于准确判断胃黏膜Hp感染,可通过识别胃癌相关高风险内镜表现,从而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本文就Hp感染的内镜诊断及其价值作一综述.
背景:肠道菌群失调在慢性便秘的发病过程中起有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或粪菌移植等调节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案对慢性便秘有治疗作用.目的:初步探讨老年慢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点.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京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30例,以30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收集患者粪便,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慢性便秘组和健康组Ace、Chao、Shannon和Simpson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获得优势菌属20种,均占所有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广泛应用于早期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早期结直肠肿瘤ESD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就早期结直肠肿瘤ESD非治愈性切除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而我国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仍非常低,如何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旨在探讨染色放大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临床应用的现状与前景.电子染色、光学染色与放大技术结合,能够识别胃黏膜微细结构和微血管的异常,明确病变性质及进展程度,并为精准的靶向活检指明方向.而放大内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相互结合,可为提高我国消化内镜精查、消化道早癌诊治提供更大帮助.
目的 探讨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7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20~71岁,平均(42.0±12.4)岁.右侧16例,左侧1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8 d,平均(4.0±1.4)d.均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和并发症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恢复至伤前日常生活状态的时间,按照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SES)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用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的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6月间4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CRSwNP患者(试验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辅助鼻内镜手术,与44例同期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各项指标对比,包括术中出血、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目的 股骨头坏死致高致残率和高髋关节置换手术率,目前缺乏有效逆转病情的治疗方法.通过观察超声引导下关节腔局部植入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探索股骨头坏死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接受人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21例,男14例,女7例,共29个髋关节(髋).根据世界骨微循环研究协会(ARCO)的分期系统:Ⅱ期17髋,Ⅲ期12髋.在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内植入脐间充质干细胞1×107.VAS评分评估移植前、移植后3、6、12
目的 探讨经后路颈椎全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单节段不完全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SCIWORA)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51例SCIWOR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