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华科之旅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毕业,有一丝留恋与不舍,但更多的是对高中生活的期待与希冀。中考过后,怀着兴奋与憧憬,我参加了“华科科学营”,来到心仪已久的华中科技大学,开始了为期七天的难忘之旅。
  追梦:科技与创新
  华科是一所洋溢着新思维、新探索气息的大学,学校开设的启明学院便是一个缩影。学院院长围绕着创新为参观者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演讲,他阐述了创新的重要,列举了启明学院六个学子发明创造的事例。这些学子有一个共同点——拥有创新的思维,他们用成就验证了这一点。钦佩之余,我在心中刻下了“创新”二字。随后的一天,我跟着团队制作了几个游戏软件,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满是激动、享受与成就感。
  在湖北省科技馆,科技的魅力使这次旅途大放光彩。我们身在其中流连忘返。真实的4D动感电影《保护地球》,在短短的4分钟内极大地震撼了我们,让我们体会到破坏环境带来的灾难。各种千奇百怪的设备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科技的进步和活力。随后便是樊明武院士和石玉生教授的讲堂授课,这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了核技术与3D打印技术,知晓了它们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感慨的同时,一颗创新与科技的种子已埋藏于一个渴望未来的少年心中,慢慢成长。
  溯本:文化与历史
  湖北省,古为荆楚大地,孕育了丰富的荆楚文化。浓厚的文化与历史的气息,散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将我们引至文物胜地——湖北省博物馆。这里藏有中国史上最完整的编钟群,它们外观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内蕴优雅乐韵,婉转动人。想当年,它们抹去了两千多年的尘土重见天日,声音依旧古朴、典雅、庄严、洪亮,古人的智慧穿越千年在今人的耳中绽放、盛开。一声乐,响彻荆楚大地;一鼎钟,铸就华夏文明。
  这里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叫作“越王剑”,它尘封于这大殿之内。越王勾践,虽被俘于吴国,却一心复国,卧薪尝胆,十年成就霸业。而他的剑,虽历经千年,依旧寒光点点,复国之念,刻于剑中,这使它流芳千古,为世人所瞩目。立于剑前,仿佛看见了抚剑长叹的勾践,坚毅的眼神,激振起中华民族不屈的雄风。
  惜缘:真诚与友情
  华科之旅,我们组成的是十二人的团队,包括一名老师、一名志愿者和十名队员。来这之前,我们彼此都是陌生人,素未谋面。因为缘分,我们相聚于此,共同度过了七天之旅,享受相识的快乐。我们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快乐,一起感悟,从不熟到相识到相知,亲切与默契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增加。
  在活动结束前的联欢晚会上,我们的合唱融入了最真诚的感情。欢笑与辛酸,疲劳与温暖,帮助与误解,都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也许将来走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彼此只是擦肩而过,抑或永不再相见,但因为有华科之旅,我们才拥有了一段真正值得回忆的友谊,值得用心去保留、珍惜。
  在不舍中我挥挥手,只想再说一句——华科,谢谢!
  (指导老师:王茂平)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助农增收”一直是“三农”工作的热词。2016年,荣昌区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助农增收突破口,通过打造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池,在全区开辟了15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验田”,开山探路。  一年后的今天,15个试点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是否“壮”了?乡亲们的荷包又是否“鼓”了?  笔者选取了三个试点村(社区),以窥斑见豹。  三大保障平台舞动“富民链”  2015年11月的一天,双流
朝阳蹿到树梢上,晨风习习,她似乎闻到了甜味。    一    以前在老家,李启明最喜欢早晨了。“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在太阳初升时就出去干农活,有时候他也一同去。在农田或菜园里干活时,空气清新极了,鸟儿的啁啾声不绝于耳。自从两年前他随父母来到这个城市,这样让人心生欢喜的早晨就消失了。  每天晚上,他都要早早地把作业做好,早点休息,以便第二天起个大早。每个清晨,他还在美梦中,闹钟就会扯着破嗓子把他叫
我学做编辑工作起源于廊坊师专。上学时,曾任团支部宣传委员,所以牵头和几位同学一起编印小报。从设计报纸内容、组稿、审稿、画版、刻钢板,到油印出版,班里很多同学都参与了工作。毕业时,当时廊坊师专组织部部长赵勋同志找我谈话,征求我的意见,问是否同意留校?工作安排是学报编辑,我欣然应允。留校后不久,领导又找我谈话,说地委宣传部要抽调干部,我又服从分配,在地委宣传部工作了两年。1978年我请求调回廊坊师专,
“星撒泪语夜如舟,茫茫夜色惹人愁,如饮三盏老窖酒,月下我来秉烛游。”人称“现代唐伯虎”的夜梦在舞台上潇洒踱步,四句打油诗脱口而出。  “好!”几个“铁杆”哥们拼命地鼓掌。  夜梦向来与小竹不和。两人一直在各项活动中暗中较着劲。在这次学校举行的大型语文活动中,夜梦和小竹将各代表一个班级参加“夜之韵”语文主题活动。两支队伍也各自不动声色地加紧准备,决心在这次活动中一较高低,一决胜负。  剑已出鞘。  
There was a sturdy ram with a pair of thickhorns upright on its head.  一头长得非常雄壮的公羊的头上,挺立着一对粗大的犄角。  It strutted about proudly and saw a fence built with bamboo and wood in front, which blockedits way. 
初二的学习进入尾声,还有几个月就升初三了,学习变得紧张起来。我是个很要强很认真的人,对学习和考试看得很重,只要有一天甚至任何一点时间没有学习,我就会觉很浪费时间,感觉自己会输给别人。如果哪天的学习状态不好,思想突然放空一会儿,我就会特别焦虑,心情莫名其妙地烦躁起来。  最近,我发现我学习效率变得很低,别的同学一个晚自习可以读两章复习资料,而我只能读几个小节,每次我和别人比学习进度的时候都感觉要崩溃
摘 要:高考试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有一类很重要的题型是对文章标题解读的考查,亦称之为“标题题型”。为提升学生应对这一题型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必修教材的丰富资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熟悉该题型的两种类型,即“标题含义题”和“标题作用题”,并掌握该题型的规律,最终规范地解答问题。  关键词:标题题型;标题含义题;标题作用题  一、认识题型,合理分类  在高考的文本类阅读中,对文本“标题”的
“胫”(jìnɡ):指小腿。“不胫而走”,原义比喻贤才投奔慕贤者;现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易混淆成语有不翼而飞。“不翼而飞”主要指东西丢了,“不胫而走”主要指消息散播迅速。  该成语出自孔融的《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三国时,吴国的孙策对有才之士十分妒忌,常常借故将一些有才能者杀掉。有一个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东吴,是孔融的好友。他为
The hardest arithmetic to master is that which enables us to count our blessings.  世界上最难的算术题是如何清点我们的祝福。  According to legend, a young man while roaming the desert came across a spring of delicious cry
拿起书架上的《朝花夕拾》,是因为书名引起了我的好奇。朝花夕拾也就是旧事重提。这部散文集叙述的是鲁迅的童年往事。书中的故事,是鲁迅个人的,也是我们的,它带着我们走进了他的那些日子。  鲁迅的童年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开始急剧地走向灭亡的时代。因为有那样一个时代,才有了鲁迅,才有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阿长,也就是“长妈妈”,对“迅哥儿”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她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是一个他曾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