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基石。如果说生活是一场修行,那么在生活所体会到的一切都会或多或少地教会我们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重要且深刻的,那么就生活教育理念所展开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势必会使学生抱有极大兴趣及深刻的印象,进而也推动了课程的开 展进度,有力地推进新课程的进展。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实施情境复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课程随着教学的推进,逐渐发现绝大多数课程都可以根据教学展开情境模拟,基于某一生活情境展开的教学会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大大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吸收知识点的效率,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及质量。比如,“地球内部是什么”这一问题,看似很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但我们有地球仪,也可以准备一系列挖土设施,如铁锹。若是雪天,则可以对校园内部某一区域进行清扫,针对有土可挖掘的区域进行挖掘;若是雨天,则可以就土地松软的地方,根据雨水渗入地面的深度,来判断此次下雨量相较从前哪一次的雨水量更多。以上方案鼓励学生实施实践探究,然而地球内部是无法真正进行探究的,教师只能带领学生浅显依据以往各个科学家所作的实验进行模仿,进而从逻辑上推出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由此可见,基于生活教育所展开的情境模拟方式,并不是要求教师必须就某一问题的实施过程以及推理过程十分还原,而是适当地针对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提出合理的内容。这样一来既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对这一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还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活跃的大脑,充分地就表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深入的探讨,甚至是分析。即便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有些许偏差或是不严谨,但就课堂效果而言,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方法。
  那么,推理过程需要如何进行?首先,地球表面存在的物质有哪些?岩石、沙土、植被、水等,那么在地球内部,哪些东西可以存在?首先地球内部是一定不存在光照的,所以植被是不可能存在的。其次,不论地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地球内部的空气也是不应当存在的,若内部是沙土,随着长时间的变化 很容易形成岩石,所以沙土是不可能的。 自古以来开采煤矿、有名的大庆石油,以及淘金热,这些人或是行业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所以煤炭势必有,如金、银等矿物也是有的,水、岩石等更是不必提,所以,就以上简单、粗浅且逻辑性合理的推理来看,学生是有可能将这一问题探讨出结果的,即便学生并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但可以合理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借助生活场景,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激发情感,助推认知,有效的学习需要积极情感的伴随。情境教学借助情境桥梁,将学生的情感与学习联系起来,把情感化作学习的助推剂,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路径。创设情境是教学的重要策略,利用具体形象的情境作为抽象知识的载体,引发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探究欲望。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如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借助动画创设情境,采用游戏创设情境,采取操作创设情境等等。 我在科学教学中,常常借助一些生活场景,创设教学情境,用一些生活现象、生活事件作为素材,将科学问题融入生活情境,让科学学习富有生活情趣,给学生真实亲切的感觉,有效激发学生好奇心,唤醒学生探究兴趣。
  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师生课堂的主体意识
  自从新课标提出新的要求,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愈发成为课堂主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展开的课堂教学,会更加关注学生、体现学生,进而从学生在课堂上种种的表现中发现学生的优劣势,进而更好地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这一点格外重要。尤其是基于生活教育展开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着充分的了解,以此提高整体课堂推进进度,为课堂效率及质量的保证,提供有力的支持。 如“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对地球内部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基于学生探究所形成的认知,可以推动课堂教学进度,进而有效地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质量。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 地核,就理论上来讲,地壳是最外面的 一层,地壳底下是地幔,地幔底下则是地核,就像鸡蛋一样,最外面是一层鸡 蛋壳,紧挨着的是鸡蛋清,最中心的则是鸡蛋黄,这样比喻学生会理解得更加明确,当然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是不必在最开始的时候提出,可将地球模型交 给学生研究,交由學生对此展开探究,可小组进行讨论,基于小组模式所展开的内容探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对内容认知更加明确的保证,是提高师生课堂主体意识的重要依据。毕竟在经历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后,教师会对课堂呈现效果有明显的感知,并在获得学生反馈后积极地进行改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实践,并不是说学生引导教师去完成生活教育,而是由教师提出生活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再由学生对此展开深入探究,进而由学生提出见解,最终参照书籍进行验证,以确保学生所得出的结论可行,若是有教学条件的的话,可就所得结论借助生活中 常见的物品或是现象进行解释,以提高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程度,提高课堂的推进质量。
  结语
  从小学科学这一学科的传统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对课上知识点记忆不明确,其根源在于课堂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偏重理论性知识的教导,这会给学生造成压力, 尤其是理解大段文字性内容时,可以明 显发现学生的吃力,对内容的理解程度难以达不到课程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上教学策略,在实施后课堂进度会加快, 课堂质量也有保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 模式更适用于现在的科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陆剑琪 . 改进教学内容 培养关键能 力——兼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迁移能 力的培养 [J].湖北教育:科学课,2020(2): 14—16.
  [2] 韩迎春 . 浅谈科学态度与责任考查的 命题导向和关注点——以小学科学试题 为例 [J]. 山东教育,2020(1):102— 103.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入,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地图教学作为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与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关系着地理课堂教学高效成果的实现。但目前的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却存在着些许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剖析地图教学的重要性,对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开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针对地图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的同时,也找到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预习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去施教,这样才能学有所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并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一个前奏曲,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重要環节之一,更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 其实每个课程和上一次课程都是有关联的,因此学生一定要预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育实施过程中,探索实验任务教学主题,使学生更好地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研究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提高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式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课改主张“回到课堂”。从以教师讲解为基础的“点滴式”教学,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完成任务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不少教师的尝试。此行动旨在
摘要:从微观世界的角度出发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模型,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内涵形成系统的理解,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深度学习、微观粒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提出的意义  大单元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常见的一种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不仅要对本册书的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先进。素质教育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还要引导学生走向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化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和教师课堂需求的先进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
摘要: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数学知识与理论相对比较基础,同时在生活实践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因此,在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并积极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如果能够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悟性思维品质,那么就能够保障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对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效率,充分的发挥数学知识的作用以及价值。  关键字:小学数学;悟性品质;培养初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立良好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小学教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文教学环节,它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语文这一工具的运用,本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着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研究,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创新来源,这是学生创新的良好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在写作过程中理解创新。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语文;创新;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摘要:所谓创造性就是通过新想法来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人类所拥有的综合性能力,也是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关键。作为初中生,在艺术领悟力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拥有美术专业创造力不只是意味着学生有着艺术天赋,还能够将创造力运用于生活和艺术等多个领域,促进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本文从当前初中生美术创作现状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析提高初中生美术创造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
摘要:新时代的外语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外语交际能力的国际型人才。H. D. Brown 提出的交互式语言教学原理论证了交互式教学,并为整合式教学提供了一种可实施的教学模式,本文在交互式教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以读写结合为重心,基于主题或者任务的学生中心课堂模式,课程设计需注意三点:(1)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2)课堂以小组活动为主,(3)教师担任引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学生通过小组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过,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当前的教学法上实施相应的改革,以此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礼仪教育;促进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什么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