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油脂氧化作用

来源 :中国粮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chen1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睡莲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在进一步纯化基础上,采用烘箱法评价其抗油脂氧化性能.以睡莲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通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对提取的影响,结合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 50 g/mL,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90 W,在此条件下睡莲多酚提取率达14.0%.通过大孔树脂聚酰胺联用方法获得了纯化后的睡莲多酚,其多酚质量分数为(79.29±0.75)%.抗油脂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睡莲多酚对葵花籽油、菜籽油和猪油的过氧化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其抗氧化性与其添加剂量呈正相关.此外,睡莲多酚分别与VC、和TB-HQ复配后对猪油的过氧化均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其中VC+睡莲多酚复配组的活性最强.本实验优选的工艺提取效率高,且发现睡莲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油脂氧化能力,可延长食用油脂的货架期,说明该有效部位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天然抗氧化剂.
其他文献
将收获的高水分稻谷分别放置于自制的就仓干燥模拟仓内,研究通风量分别为80、92、104 m3/h条件下处于仓内底部、中部、表层的稻谷水分迁移规律.应用8种常用干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分析,确定最适干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稻谷各层水分比随着通风干燥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其中最底层稻谷水分比最小,底层稻谷在前期(2 d内)水分迅速下降,后期下降速度逐渐平缓,而上层稻谷水分比依次增大,降水速率较下层相对较慢;稻谷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0.092~0.43×10-3 m2/d,其中80
以大豆油为原料,氯化胆碱-甲磺酸形成的低共熔溶剂为催化剂,考察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乙酸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环氧大豆油制备工艺.研究表明,氯化胆碱-甲磺酸低共熔溶剂具有较好的催化环氧化反应性能,以其为催化剂,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的环氧大豆油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3℃,催化剂量4.8%,H2O2用量为72%,反应时间3.6 h,乙酸用量9%,此条件下,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6.98,该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采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O)脂肪酶水解法对裂殖壶藻油脂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进行了浓缩.在AO脂肪酶最适反应条件下,水解12 h后,反应达到了平衡,产物中甘三酯含量降至40.2%,DHA含量升至55.43%,浓缩了 1.58倍,回收率高达68.2%.通过气相色谱结合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对产物中甘油三酯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酶解反应过程中,DHA倾向于留在甘三酯甘油骨架上,且sn-1,3位上的饱和脂肪酸易
塑料表面上的印刷油墨会大大降低再生塑料制品的品质,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备塑料脱墨剂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以废弃花生油(DO)、环氧氯丙烷(EPIC)以及三甲胺水溶液(TMA)为原料,通过开环酯化以及季胺化反应合成氯化脂肪酸丙醇三甲铵表面活性剂(DOAA),制备塑料脱墨剂;对制备DOAA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FTIR、Zeta电位对DOA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将改性花生油脱墨剂DOAA用于塑料表面油墨的脱除,研究脱墨过程中外界条件对脱墨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能谱分析(EDS)及原子力显微镜(AFM
为研究裂殖壶菌油脂成分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分别对裂殖壶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质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油脂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裂殖壶菌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简单,主要为C14:0(13.22%)、C16:0(26.78%)、C22:5n-6(DPA,13.66%)和C22:6n-3(DHA,42.04%);其脂质成分以甘油三酯为主,含有少量游离脂肪酸,且C22:6n-3和C22:5n-6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结合于甘油三酯的sn-2位.同时,裂殖壶菌油脂具有较好的
为了研究蓖麻籽粒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挤压力时的力学-结构-出油特性,利用原位观测组合质构仪机器,分析蓖麻籽粒在压距、压速、保压时间及温度等因素下的力学结构特性和出油情况.结果表明:蓖麻籽粒所受的挤压峰值力随着压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保压一段时间后的压力会逐渐减小,蓖麻籽粒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下产生裂纹,并且进一步扩展破碎形成饼状结构,同时压距、温度和保压时间能够促进蓖麻籽粒的出油,而压速对其出油量的影响则相反;拟合得到压速与出油量的模型及参数,为出油条件的优化建立基础.因此为了提高蓖麻籽粒的出油量
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改性剂,对芭蕉芋淀粉进行交联反应制备出芭蕉芋交联淀粉.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制备工艺的优化,以淀粉糊化特性中的崩解值和水合特性中的膨润力为指标,结果表明:当三偏磷酸钠用量为淀粉质量分数的0.7%,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5 h,反应pH为9.50时,淀粉的交联效果最好.还考察了三偏磷酸钠的用量、反应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芭蕉芋交联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方法对甘薯皮绿原酸进行提取;采用锐孔法,以绿原酸为芯材,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绿原酸微胶囊,并优化其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液料比80∶1 mL/g、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100 W、提取时间25 min,该条件下,绿原酸得率可达14.44%;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为:针头孔径0.60 mm、下滴高度8 cm、海藻酸钠质量分数4%、氯化钙质量分数3%、壁芯体积比2∶1(芯材质量分数5%),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85.05%.绿原酸微胶囊化可提高绿原酸的热稳定性.
通过膜下环流熏蒸、氮气气调、氮气与磷化氢混合熏蒸3种熏蒸方式,来分析在高大平方仓中这3种方式施药后,熏蒸气体的空间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覆膜环流熏蒸仓房底部磷化氢浓度在第3 d达到最大,较常规熏蒸快2~4 d.氮气和磷化氢混合熏蒸在环流6 h后各层粮堆内气体分布基本达到均匀,整个熏蒸过程中磷化氢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的比值范围为0.37~0.67,氮气体积分始终保持在83%~87%之间.混合熏蒸与膜下环流熏蒸相比,可以减少用药量10.8%;同时,解决了氮气气调对气密性要求严苛以及运营成本高的难题,供粮食仓储
基于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MP-AES)建立了测定粗粮类食品中多元素K、Na、Ca、Mg、Fe、Cu、Zn、Mn的分析方法.对于在低温等离子体MP的激发下不能完全电离的分析元素,选择原子谱线替代离子谱线为分析波长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利用快速线性干扰校正(FLIC)技术校正光谱干扰和背景干扰,采用内标元素Y校正基体效应,实现了无干扰测定所有分析元素,通过测定标准参考物质米粉(SRM 1566a)对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所有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9 6),方法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