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ffan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新常态的情况下,如何维护国有资本的安全、如何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如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作出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决策,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加强内部控制着手;通过探寻我国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中面临的风险,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从而为国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参与国际竞争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研究,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0 引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和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多种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国家能源、电力、通讯等资源的稳定供应,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扶持私人企业的发展,主导国家经济走向等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加入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影响着内部控制的功能,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应当努力解决掉内部控制中的这些缺陷,使得内部控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1 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演变历程
  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确保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可靠,经营方针的贯彻与执行,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措施的总称。关于内部控制的概念,其演变主要包括五个阶段:(1)在20世纪40年代前,主要是内部牵制及内部牵制制度;(2)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发展为两点论,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3)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内部控制包括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4)从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种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5)从21世纪开始,发展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该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吸取了各方面成果,结合《萨班斯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研究得到的,主要包括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2 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整体运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内部控制是国有企业的基础和灵魂,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企业发展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内部控制是企业预防抵抗风险的一道屏障,有效的内控制度能够预防并发现企业运转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通过内控制度来制约企业的经营行为,规避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合规。通过内部控制活动,企业可以加强对资产在购买、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控制,从而保证国有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同时,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可以帮助企业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并通过分析经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预防与化解经营风险,查找原因并予以纠正,提升国有企业的业务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3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3.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但当前不少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之认识不够,认为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会对原来灵活的会计工作产生硬性约束,进而会对企业的业务产生影响,因此从思想源头上就不想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希望保持原有会计工作的灵活性,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会计工作的发展,使其更加滞后,更加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出现这种问题,虽然看似会计工作基础薄弱导致,归根结底还是国有企业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是管理者素质和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及时开展内控建设;另一方面即使开展了内部控制建设,也认识不深不透,更多是将其视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更多只是为了符合政策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最后导致最终内部控制建设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实际需要。
  3.2原有体制固化,员工积极性低
  在国有企业内部,由于沿用以前的体制,没有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管理过于僵硬,缺乏一套相对适用的内控制度体系,不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分配模式固化。如在进行工资薪酬发放上,按固有模式进行工资总额分配,如分配方式按职称套级,同样性质岗位,职称级别高,工资高,而不论工作业绩、执行力怎样,造成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上,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国有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定位不足,缺乏對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对国有企业改革有排斥心理,不明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与考核评价机制;第三,缺乏完善的员工成长通道和晋升机制,导致企业缺乏创新活力;第四,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或仅仅是注重形式上的文化建设而不注重精神内涵建设,员工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逐渐失去了敬畏之心、认同之感。由此也导致员工缺乏奋发图强、催人励志的精神力量,从而丧失工作积极性。
  3.3缺少风险评估
  风险无处不在,控制风险的前提首先是识别风险,必须对风险进行评估,很多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延续以往做法,很少进行风险评测与风险预防,更加缺少风险评测的工具和方法,也没有有效的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内部控制评价也是依据外部审计机构,管理者对企业自身的风险掌握的甚少,往往发生了重大问题或造成损失管理者才重视,再进行补救已为时已晚,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稳健发展。
  4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4.1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1)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要发展,必须寻求体制内的突破,必须在原有的内控制度体系中,善于大胆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国有企业员工人浮于事、缺乏创新活力等突出问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企业进行谋篇布局,特别是在用人机制上,要善于用人和敢于创新,注重人才的培养。比如对工程项目管理,可以推行相应的激励措施,在原国有企业薪酬体制上对薪酬分配推行上不封顶的明星总监激励制度,设立项目评审专项小组,制定星级评比标准,评出不同星级的明星总监,对获评的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总监予以相应表彰和奖励。与此同时,可以在公司设立项目安全巡查组,对各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巡视和检查,以发现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针对问题项目分别采取亮红、黄、蓝牌的形式,作为等级警示,对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制,根据等级警示级别,做出相应奖金扣罚或降级。通过这些措施,不但可以管理出更多的优质项目,而且还能通过大量优质项目的涌现间接地为企业锻炼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赏罚分明的考核机制和实现通过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创新,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企业员工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受,在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影响员工能够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积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4.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重点关注高风险领域
  国有企业应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以便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防范重大损失。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管理系统,通过输入各项数据,精准识别和判断风险,及时向管理层汇报,以便快速控制风险、处理风险。再次需要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多在公司的媒体宣传风险相关的内容,让广大员工也参与到风险控制中来,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另外针对高风险领域,加强监督和过程管理,对已确认的高风险的领域重点监控,及时发现并控制风险。
  4.3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奖惩考核机制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有效性以及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通过这种自我评价的方式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改善缺陷,防范管理风险。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抑制员工的各项行为,同时,也可以梳理出一种以发展为方向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树立进取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增强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公司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在开放型经济中,企业内部活动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人力资源无法被有效控制。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管理者首先要有对考核机制的认识,然后定期评估和考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考核结果将直接与员工的工资薪金挂钩,这样才能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国有企业要想壮大,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和加強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在中国现实国情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协作,才能建成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内控规范体系,为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保证。在国有企业中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探讨,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规范内控活动、实现有效监督,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菁.新经济常态下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20):38-39.
  [2]李秋冬.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J].经贸实践,2018(09):249.
  [3]王晖明.小议基于风险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8):90.
  [4]吴炜.国有企业内部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7):125.
  [5]徐锦枝.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师,2018(04):59-60.
  [6]黄竞.国企内控制度的执行与改进措施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8(02):29-30.
  [7]王沐薇.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7(12):33-36.
  [8]陈月梅.关于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思路的构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34):126-128.
  作者简介:
  丛从,女,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城市工业、生活、农村生活与生产中对于电力资源的依赖不断提高。而配电管理工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着居民生活、生产的用电安全。因此,为了提高人们用电的稳定性,供电公司便应当要充分保障配电管理工作的质量。然而在当下的电力系统中,配电管理工作却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便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解决对策。 
期刊
开颅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占比最大的手术之一,而骨铣削是开颅手术中十分重要的操作。与普通铣削相比,开颅铣削最大的不同在于轴向铣削深度等于颅骨厚度,但是颅骨的厚度较大且不均匀,在开颅铣削过程中轴向铣削深度是随颅骨厚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变厚度铣削过程,从而造成铣削力和铣削温度的变化较大。而铣削力过大和突变容易造成骨裂纹和刀具断裂,铣削温度过高容易造成骨细胞热坏死。本文通过研究铣削力和铣削温度与铣削参
折叠翼的可变构型有利于提高飞机的综合性能。在飞行过程中,折叠翼的弹性变形和折叠运动都会诱导附加的气动力,作用于机翼结构又产生新的变形,进而产生新的气动力。这种往复的耦合作用将使折叠机翼响应可能趋于发散而导致结构破坏。因此,开展对折叠机翼的刚柔气动耦合动力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及理论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选择翼身融合机型作为缩改机型,设定缩尺比例,进而确定具体的模型参数。利用CRE
摘 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对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措施,对国有企业谋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效能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建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既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改革的征程不断前进,一定要把党的建设搞好,以党建夯实企业发展之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1.国有企业
期刊
随着智能设备和无线节点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类无线电子设备及微型传感设备供电问题变得愈来愈多。传统电子设备主要采用锂电池等供电,该供电方式具有很多弊端,例如,总能量有限,污染环境,能量密度较低,频繁更换电池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微电子传感设备朝着微型化、智能化和无线网络化的发展。因此,寻求其他形式供能途径变得十分的必要。在众多的供能形式中,机械振动能由于处处存在,不受使用时间、服役环境等因素限制
摘 要:经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麻醉手法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我院在积极探索更为先进、更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在股骨干骨折的手术中,我院的全身麻醉手法采取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的方式。经研究发现,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方法进行麻醉的患者的生命体征更稳定[1],术后疼痛感更轻并且有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并提高术后护理质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麻醉;股骨干骨折  1
期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和居民肥胖率的不断上升,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而诱发膝关节疾病的因素之一就是膝关节持续性的受力过度。下肢外骨骼能够有效减小膝关节的受力,辅之以药物治疗能够而达到预防、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目的。针对人体膝关节转动瞬心的运动规律,以及下肢在支撑相运动过程中需要外骨骼提供较高的辅助承重刚度、摆动相中外骨骼与膝关节运动空间相匹配兼容等的特点
摘 要:目前,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发展迅速,从生产制造的实际情况来看,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拉毛问题较为严重。下面文章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轿车车身;车身覆盖件;冲压拉毛;拉毛问题  引言  在目前轿车车身覆盖件冲压生产过程当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出现拉毛的情况,在进行具体的冲压表面件可视区的拉毛区域,会给整个外观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威胁整个汽车外观的强度,存在
期刊
摘 要:医疗保险涉及所有参保人员利益。近几年我国各类医保参保人员急剧增加定点医疗结构的数量迅速增多,关于医保欺诈行为也日益增多,严重损害我国医疗保险资金安全,同时对医保制度带来了冲击。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带给我们的启示以及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欺诈风险化解对策。  关键词:医疗保险;法治建设;医疗费用;欺诈风险  一、案例简述  2018年至2019年被告人李某母亲在湘雅医院先后5次接受住院治疗。被
期刊
摘 要:为了更好的进行现代化篮球对抗技术的训练,需要从篮球比赛的多种特征以及篮球对抗性原则技术手段等切入,要对相关的情境进行有效的模拟和训练,更好的提升篮球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的动作要领以及技术实战应用水平,以便更好的督促运动员更加快速的适应现代化的篮球比赛规则。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如何更好的进行现代化的篮球对抗技术的训练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提升篮球训练的质量,为篮球事业注入新的血液。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