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动态生成中实施数学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6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否创设条件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实现学生发展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活动情境、创造探究条件,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动为学习任务定向,让学习目标动态生成于学习活动之中。
  一、广敛信息——学习内容的动态生成
  现代社会的学生接触面广,获取信息渠道宽,有许多是我们教师都无法企及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广敛信息,促使学习内容在动态中生成,是很值得研讨的课题。
  1、活用生活资源
  例如公开课,授课内容是“调查与统计”一课。教师一开始就学生置身情境进行发问:下面这么多客人老师聽课,你们想认识他们吗?你们想了解他们的什么情况呢?学生倍感亲切,在学生各抒己愿的基础上,教师引入课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其中一个内容:客人老师来自那些地方?每个地方来了多少位客人教师?进而启思: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统计出这些情况呢?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跑下座位对客人老师进行现场的调查统计。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实践活动之中。
  2、捕捉过程资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这过程中生成的种种信息又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若教师不会利用,这些资源将会白白流失。因此,教师也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抓取新的信息,鼓励质疑创新。还是就“调查与统计”一课而言,在学生制作完表格和统计图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问题联想等等;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萌发出许多奇思妙想,会有灵感与顿悟,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教师要灵敏把握,为教学所用,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思维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做”以促思——认知结构的动态生成
  学习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数学正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的积极举措。
  1、课前做,活化生成
  要将教学场所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把教的角色转为导的角色,教师就要为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创设条件。如中年级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在课前一、两周就布置学生主动跟父母上市场买东西,观察人民币的面值情况,并试着帮父母算账,有了课前“做”的体验,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已潜伏于脑际,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已成为“有源之活水”。由枯燥变为生动,学习者也变倾听为踊跃参与,知识获得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生成。
  2、课中做,多维生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学生的“做”中思、“做”中学便由此展开。如“长方体的认识”,笔者在让学生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积、顶点、面、棱的特征后,再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些小样等材料自己设计搭建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在此通过学生自主“做”长方体框架,并通过“做”中的反思探究(动中思、思中动),动态地多维度地理解并自主构建了长方体面、棱的特征,
  3、课后做,持续生成
  如果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用之于生活,将探究实践的兴趣延伸于课后,这何尝不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所在呢?例如,在教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提出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大家已经做了一个长方体的盒子,你们回去把你做的盒子用彩纸包装美化一下,再装上一个小礼物送给你的妈妈。这个课后作业不仅再次激发了学生“做”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为表面积的生活化应用与问题解决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开放合作——创新素养的动态生成
  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已趋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等特点,在这诸多学习活动方式之中,合作探究可以说是始终融合其中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丰富全面。因此,教学要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思辨创新。如小学数学有这样一道开放题:小红和小军在商店里买了下面的部分物品,小军用的钱是小红的2倍,你知道他们各买了些什么吗?(图中显示信息)可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可能的购买方案,并做些记号或写出算式表示有关购买方案,再在小组交流,看看那个组的方案多。这样,不只不觉中学生以内化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同时也活化了四则运算的法则。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使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创新素养与健康心理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形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提倡“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实际和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之中,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体验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经验
9月15日,一封来自恩施州人民政府的感谢信送到了湖北省电力公司领导手中.rn感谢信中深情地写道,在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全州近一万户无电农民终于用上了电.“户户通电”工
现代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新生代的农民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在就业、教育、发展、维权等方面对新生代产生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网络也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和身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
期刊
期刊
摘要: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是在数学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原创思维,也就意味着忽视了学生真实的思维起点、学习个性和情感态度,也就意味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自主发展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这样教学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
一个企业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要在资产方面进行精准化管理.同时,资产已经成为了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电企业更加注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同
期刊
一rn襄樊市“户户通电”工程共立项583项,全部工程概算总投资为7875.86万元.该市下属10个县市(区)共有无电户4774户,总计无电人口15150人,在湖北排名第二,仅次于恩施.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 交际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使语文的交际功能尤为突出。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
学风是高职院校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学风会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校风,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应该加强学风建设,这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创建和谐校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