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的大学教学中高数是十分重要的课程,高数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素质.但就目前的大学高数教学的情况来看,大学的高数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高数教学问题的存在将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将简要地分析当前大学高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讨论解决高数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高数教育;教学问题;改革;对策
  
  高等数学是大学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意义重大.高等数学的教学在实施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虽然高数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目前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针对以上问题,相应的从对策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方面分析,为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和大学高数教学没有内在的直接联系性,在大学的高数教学中不少大学生就会对高数产生排斥的心理,在高中阶段不少学生有数学偏科的现象,所以,这也是造成高数教学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
  1高数教学过于抽象化和缺乏与实际联系
  大学的高数教学缺乏重视指导作用研究,教学中仅仅只讲高数知识本身,并且大量的习题太过于集中化,不注意观察、分析、研究这些对中学数学的指导作用,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普遍有这样一种迷惑:在大学里学这么多深奥的课程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作用?早在中学阶段我们就已经把数学习题当成一种压力,甚至大多数学生在心底就对高数这么高深的理性的学科带有偏科的现象,带着这样的困惑去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不可能产生学习动力,这样的学习是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高数理论性强的特征注定了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化思维,但是抽象化的要求就必然地带来枯燥和晦涩的问题,在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高数也比较难以做到充分运用,它属于高深学科,在现实中的运用意义并不大,这也是高数教学过于抽象化和缺乏与实际联系的问题所在.
  2高数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教学观念陈旧
  在高数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缺乏,在长期的教学期间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高数教学还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解决上述长期存在的问题,用高数方法论来剖析数学课程与实际操作运用的联系是一项有效措施,使师生清楚地看到高数教学可以在逐渐地剖析中不断进行.高数课程在知识上是中学数学的继续和提高,但在教学的观念上要进一步地发展中学数学的教学思维和教学发展,不断地开创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理论性层次上不断地与时俱进.
  二、解决高等数学教学问题的改进对策
  针对高数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先指出它们共同的本质特征,再依照类似实践中的例子(比如高数在计算机、航天、微分等高端科技中运用的实例)进而给出相应的高数概念的科学化定义.这样学生容易理解,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不再那么抽象,并且可以逐渐地培养学生对高数知识的兴趣.
  1加强高等数学中知识的联系性
  加强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数学价值,在高等数学的教学初级阶段学生普遍反映高等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在高数教学的初期阶段就把高数学习当成了一种负担.究其原因是高等数学中抽象的理论,枯燥的计算,繁多的符号往往令人乏味,同时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不可否认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脱节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解决好高数与初等数学的衔接是提高高数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做好知识的联系性,不断使学生的学习可以在回忆与创新中进行,这样知识可以在不断地联系中得到新的积累.
  2强调高数在实际中的运用作用
  作为高等院校基础课程之一的高等数学开始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金融、信息、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各个领域.但是对多数的学生而言,他们刚从高中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他们中的很多人认为自己以后不会成为数学专业人才,学习枯燥的高等数学仅仅是把它作为考试或考研的必需品.这样作为教师就非常有必要深入说明高等数学的广泛用途.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当把高等数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深入研究的能力
  高数教师需要有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以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吸学生,教师应该是自信的、真诚的、热情的投入教学.要想让学生有兴趣,能学进去数学,能有激情学好数学,在课余时间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力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此外,要培养学生深入研究的能力.在教学的计划中学生是主体部分,教师要以自己独特魅力来培养学生的深入研究能力.在课堂上要精益求精,力求上课前有充分预习准备,在课下的练习中要自主、独立地学习,不能一味地照搬课本,要适当地寻找课外的例题或者习题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研究表明,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加强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联系,强调高等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黄瑛.多渠道培养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J].素质教育论坛,2007(8).
  [2]黄翔,李开慧.关于数学课程的情境化设计[J].课程
其他文献
【摘要】 初中数学是基础教育学段重要的课程,也是培养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 但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抽象的,很难学懂. 因此,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创造轻松课堂环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优化    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数学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有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分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忽视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还有许多教师过于强调对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应用过程的揭示与解释,没有将知识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方法进行抽象和概括,更没有将这一过程中丰富的思维训练因素挖掘出来. 虽然教师有时强调对问题一招一式、一题一解、一法一题思维方法的讨论
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市场环境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从一个人一生财富增长的角度看,其人力资本一般是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所拥有的最大单项资产。随着劳动收入的获取.人力资本价值渐次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教学也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因为一切能够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都属于有效教学的范畴.但有效教学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不同的时代对有效教学有着不同的诠释.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现阶段,数学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学,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
何谓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能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培养具有高数学素养的学生,只靠单一化的学科课堂教学还不够,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我们在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一直探讨的问题。
清代前期京畿一带与全国局部地区广泛流传的"西调"里,市井生活题材重在反映饮宴游园的城镇生活与热闹喧嚣的风俗节令,附及幽美恬淡的城郊乡野描写,反映民生疾苦几近缺憾。这类"
产业政策的实质是以政府为主体制定的一种刺激投资的供给计划,产业政策是大多数东亚国家或地区实施赶超战略的手段,在资源配置的方式上,政府的行政手段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自由竞
【摘要】 本文主要是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为研究主题,展开相关的探讨,文章主要分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效率”、“开展课堂研讨,提高效率”两部分.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保证教学的效率,才能将教学的效果实现最大化. 特别是对初中数学而言,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整个数学教育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毕竟数学对大部分
产业集群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企业家价值之间具有很强相关性,企业家的创新效应、联盟、趋同性行为及企业家精神共同促进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然而,现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