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管理”初探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drm225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教育体制的变革、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基于问题解决的“问题管理”也就应运而生。近年来,湖南省吉首市第二小学从问题入手,以问题为中心对学校实施管理,我们称它为“问题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问题管理的基本流程是:问题征集、问题整理、问题征解、问题论证、问题管理、问题管理评价。
  一、问题征集
  问题征集就是广泛地收集各类人员对学校的看法。问题征集分三步走:第一步,确定征集对象,征集对象要广泛,具有代表性,包括主管部门领导、社区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第二步,制征集问题调查表,调查表设计要符合调查对象;第三步,确定征集问题方式,一般说,征集问题的方式有个别访谈、座谈讨论、问卷调查。问题征集要早,新学期新年计划制定后,就要着手下期的问题征集。
  二、问题整理
  征集到的问题多而杂,问题的整理十分重要。整理可根据问题的性质分为以下板块:学校发展政治思想问题、教育专业成长问题、教学问题、后勤问题、工会问题等。同一板块问题,又可细化,如教学问题,可先细化到学科,到学科后就某一学科的问题还可细化到常备课问题、上课问题、作业批改问题等。同一板块问题有轻重缓急之分,整理时可以先后顺序排列。问题整理后应归案,建立问题库。问题整理要细,孰轻孰重要把握准,板块划分不能乱,以免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
  三、问题征解
  问题整理完后,接下来就是征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做法:一是把问题按板块分给主管领导,主管领导依据问题调查研究,拿出书面解决问题的意见。二是涉及面广的重点问题,主管领导还应召集局领导、社区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座谈讨论,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而后把征求到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问题论证
  问题论证是对征集到的问题孰轻孰重和对征集到的问题解决办法是否可行的甄别环节。做好问题论证是问题管理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一环。问题论证要开好三个会:开行政会,确定下期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讨论征集到的问题根源是否确切,解决办法是否可行;开职代会,校长向职工代表报告征集到的问题、问题解决办法以及行政会形成的意见,广泛听取代表意见,修正行政会意见;开全体教师会,校长向全体教师报告行政会、职代会形成的决议,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广大教师意见。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明白任何问题都是一面镜子,从中映射出人的局限,启示着努力的方向,从而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五、问题管理
  问题管理包含学校工作计划制定、计划落实两个环节。学校工作计划内容要涵盖问题论证后的所有问题,具体的问题要体现在周工作历和月工作历中。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要严格执行计划,实施计划要实,切忌“走过场”。在问题管理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原则,一是注重有机整体原则,尽力找出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的关系,把问题解决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缩小到最小的范围和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注重创造性原则,产生新的观念,使问题管理永远处在一种生机勃勃、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赋予它强大的生命力;三是注重互利原则,发现和找出现存计划、方案和正在运行中的决策对所有相关者的利益侵害,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参与者,其利益的损害都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地去弥补这种损害,将其转换为获利。
  六、问题管理评价
  问题管理实施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产生出新的问题,这个时候校班子成员不可急于求成,草草了事,而应该坐下来,冷静诊断问题症结所在,研究新问题产生的原由,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同时,解决好原问题,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管理过程是否科学,需要解决问题是否得到真正解决,这就需要问题管理评价来判定。学校在实施问题管理之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成立一个由5~7人的问题管理实施跟踪督查小组,对问题管理的过程和问题管理的效果进行评定。问题评价我们采用两种形式:一是督查小组成员对问题管理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督查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当一个问题得以解决后,督查小组成員邀请各方面人员对解决这个问题过程和效果进行评定、总结。
  实践告诉我们,学校管理者对问题管理的不同认识,会带来不同的问题管理模式、过程和结果。我们只有正确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把握问题的特性,理解问题管理的基本原则,确定问题管理的基本流程,制定问题管理的科学评价办法,这样才能正确认识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管理的最佳捷径。一步一个脚印,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吉首市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德育教学大纲(课标)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本文就将以1978年来国家发布的小学德育政策、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文本,试图梳理小学德育教学大纲(课标)演变历程及各阶段发展显著特点。    一、1978—1985年:整顿和调整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大纲    1978年前,我国小学德育一直处于政治课教学阶段,德育被“政治化”,道德教育被等同于政治教育。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德
香港社会是个法治、民主的社会,教育也处处体现出个性与自由。每个学校有权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在教材的过渡时期,甚至一个学校不同年级使用不同出版社的教材。这与我们内地统一使用教材,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校教材不统一,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是如何检测学校教与学的成效呢?学校除了每年在11月、3月和6月上旬,集中进行为期两天的校本评估之外,小三、小六、中三年级的本港学生会在每年的6月下旬,参加
一、小说中的道具  道具本是戏剧术语,它是指戏剧演出过程中所用的器具,如手帕、佩剑、书画等。它是戏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小说像戏剧一样,讲一个故事,呈现一个主题,也势必运用到一些道具——被作家赋予某些含义的特殊物品。中外的作家们都有意无意地利用道具来布局谋篇,甚至用它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渲染气氛,道具也就起着不可替代的妙用。  ⑴小说中的道具,有些是作者在作品中寄寓某种象征
摘?要:主题班会活动是班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人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主题班会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主题班会;内容;方法  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随着时代的发展,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什么样的主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自2009年元月改制以来,坚持“精细管理,课堂高效”的办学思想,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在学习洋思、取法杜郎口和借鉴许市的基础上,于2010年2月推行具有万和特色的“三七”教学法。  一、我们的模式和做法  我们的课堂总体模式是:“三七”教学法。  “三七”教学法是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巩固训练”三个阶段和“明确学习目标、布置自主学
摘要:医院所具备的市面价值比较高、体积比较大的医疗装置就是大型医用设备的表面概念,以原来卫生部的大型医用设备装置与利用控制方法、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大型医用设备利用评估制度中的概念为依据,归纳进入卫生行政机构控制品母的甲、乙种类医用装置就是大型医用设备。只不过大型医用设备的限定在每一个医院都不一样,单价50万元经常是规模比较大的医院使用的限定,单价20万元是规模比较小的医院用来进行区分的限定。以原本卫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何使学生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主体,如何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这已经成为当今音乐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自选、互助、主讲”的“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由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若干个课堂教学专题中,自主选择有兴趣的专题,组成专题组,通过互助协作、共同学习并策划该专题的课堂教学内容,由学生主持并主讲该专题的课堂教学活动。“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湖南祁东二中校长李跃进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无数个寒暑交替,日月变更,他早出晚归,辛勤耕耘,他把 “情” 注入校园,把 “爱” 洒向师生,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之中,让教师在这里安居乐业,让学生从这里放飞希望,谱写着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    一、 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忠心一颗献教育    校长
孩子到了学校,大约有下面一些类别:小学时还蛮喜欢学习,越往上走,越不喜欢;从幼儿园读到高一,就是不爱读书,只爱打球,上网玩游戏,也就是说,抛开学习,一切都好;从小成绩就好,越读越好,但不喜爱活动;全面发展却不能出类拔萃;初中时还不是很喜欢学习,到高中后,像换了个人似的,直线上升。全能的也有,却不太多。这只是从大的方面来概括,每一个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面对这些学生,我们怎样来启发他们,让他们都能将自
摘要:蛹错过落英,错过冬云,怀着对生命的珍重,虽累却扑翼不止直至血斥双翼,终能冲破樊笼,在生命历程中造就一个化蝶的永恒记忆。蚕蛹只是那一丝简短的开端,而真正震撼的那一幕终归是化蝶。赛课一等奖《美丽的浙江——走进文成红枫古道》就是作者经历的一次“破茧成蝶”的过程。  关键词:破茧;成蝶;历程  一、蛹动  “一只小小的蛹,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没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