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转换的“五导”探究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晓杰博士在他的著作《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中对教师的新角色有了更为完善的解释,他认为,教师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引导者、指导者、诱导者、辅导者、教导者。其理论基础是教学的权力和中心是在学生方面。
  在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做学生思维的积极引导者
  
  在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过程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把自己解题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性的东西被抽掉了。带学生经历教师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回避,才能教会他们如何思考。
  解题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
  例如,问题开放解题教学模式。
  
  问题开放解题教学模式是以开放性问题为材料,以通过解题活动使学生巩固陈述性知识、发展探究问题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目的的教学形式。
  如:1.提出问题,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截面?
  2.学生提出很多种假想,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等多种想法。
  3.引导学生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判断。学生用预先准备的萝卜、小刀、橡皮泥、纸等实验工具先切出几个正方体,然后用小刀截正方体,看谁截出来的截面多。
  4.若学生发现提出的假设有误,则会重新思考问题,重新提出新的假设。
  5.若不能推翻假设,则说明假设正确。
  6.完成后,学生会反思问题,得到一个整体的结论。
  
  结束后用几何画板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那么本问题就在学生头脑中是个完整的而且完美的认识了。(如图1)
  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带他们走走逆境,同时感受教师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思考才是我们要做的。正如孔子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做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的成功指导者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淡化了,由与学生朝夕相伴、严密的监管(熟知)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步骤转化为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的指导者。
  例如,学习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
  学生自己画了很多个多边形,各不相同,然后开始了他们的测量过程,很多学生很兴奋地说:“我做出来了是360°。”“我也是”……但有个学生却提出:“老师我测出来的不是360°,超过360°的。”其他学生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其他学生的所有注意力全在这个问题上了,还窃窃私语地讨论起来。学生把他的图画在黑板上,他画的是一个凹多边形,然后把他测出来的度数写了出来,加起来确实是超过360°的。
  
  这个答案不是我所准备的,但是不是“多边形外角和是360°”这个结论有误呢?指导学生回到问题的原点,去理解外角的概念,发现这个学生的一个外角的度数不对,它应该是个负角,所以结论并没有错。(如图2)
  学生就此而学习到了大于180°角的外角是个负角这个概念,这与我的预定目标相差很大,学习程序也因此而改变,老师在这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指导学生不断调整目标,改变程序适应学生自己的需要。
  成功的教学就要教师不断适应学生的需要,要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学习的动机因需要而产生,学习才能主动而又得益。
  
  三、做激活学生身心,自主学习的诱导者
  
  好的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可安排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请大家把你的年龄乘以4,再减去7,然后叫学生说出所得结果,依次猜出其年龄。”倘若某学生所得结果是45,通过解方程4x–7=45得x=13,即猜出这位学生是13岁。这个游戏对初一学生来说,在老师“猜”对几个学生的年龄后,他们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当他们对教师的“神奇之功”赞不绝口时,教师告诉他们,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之后,你们也能猜出别人的年龄。有的学生很兴奋地说:“老师快点教我们,我也想试试。”
  教学设计采用诱导式导入,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做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辅导者
  
  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旗下,在家长的苦心教育和老师的天天教诲之下,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认知因素,沈德立给出一种比较全面的分类,而对数学学习影响较大的有非认知因素中的动机。对数学学习动机而言,有数学知识价值的认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归因。
  由于数学学习有更大的难度,学生对自己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对学习的影响尤为显著。归因影响学习期望的改变和情感的反应,归因结果又对后续的行为影响,会成为动力也会成为阻力。
  例如,期中考试结束以后,我和学生有这样一次谈话。
  师:这次数学成绩退步你找原因了吗?
  生:这次的试卷难,上次的容易呀!
  师:你这不是碰运气吗?
  生:是的,我就这个水平。
  这个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能力,产生了学习的无助感。接着我们是这样谈的:
  生:我有些会做的,就是粗心了,我不知道怎么办呀!
  师:其实你平时做计算不熟,作业质量不高,如果能和某某同学一样做的话,你的成绩比他要好。
  师:知道怎么做了吗?
  生:我知道了,我平时认为计算很简单,所以没有用心做,以后我会用心做,其他功课也要用心做,才能比某某好。(显得很自信)
  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心理历程,如果我们能抓住他们的心理,给予适时的辅导,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没有那么困难了,所以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我们急需要做的,数学学习就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做学生学习技术、思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教导者
  
  世界不仅进入了学习的时代,而且是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和教师职业的活力所在,学习技术、思维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传授与培养成为了教育的核心工作。
  数学是可以培养人们奋发自强、探索求实的精神,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发展,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则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
  [2]唐继延,周龙军.现代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选讲
  [3]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
  
其他文献
化学课是理论与实际结合较紧密的一门功课,本文就教学全过程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理念问题谈一些看法。
基于全业务承载网环境,提出了对分纤点进行分组的纤芯分配方案,并与已有的分配方案进行对比。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学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从传统观念来看。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技巧。向学生传
摘要:非语言交际可以传递丰富、复杂、微妙的信息,作为语言交际的辅助工具,有时候它可以起到语言交际起不到的作用。本文将对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分析,目的是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更准确地判断出对方话语的真正含义。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能力;文化     一、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交际工具不只是语言,还包括非语言。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产生的刺激,这些
实验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尺度,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教学中“度”的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铺垫应具有“高效度”。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课始几分钟内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
1引言置身于洁净舒适的电脑桌前,几千只在网运行蓄电池的电导参数一一展现。鼠标轻轻一点,几只"落后"蓄电池就让监控系统"揪"了出来并及时将其更换,这样一个严重威胁供电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