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激对枇杷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冷激处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Ogata等研究发现,用0℃水短时间处理某些果实,有助于推迟果实的成熟衰老,延长贮藏寿命,并将这种低温效应称为'冷激效应'[1]。冷激在贮藏实践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可催化水解聚半乳糖的糖苷键,其活性与果实成熟度呈正相关,与呼吸作用、糖代谢及聚多糖的溶解有密切的关系[3,4]。因此,研究冷激处理后果实PG活性变化,对探讨冷激效应的机理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鉴此,本试验将以枇杷为材料,探讨不同的冷激处
其他文献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明胶-海藻酸钠复合包埋法和戊二醛-海藻酸钠共价交联法分别对日本曲霉来源的β-D-呋喃果糖苷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当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3g/10
支持向量机的训练需要求解一个带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但在数据规模很大情况下,经典训练方法将变得很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的SVM训练算法。针对混合蛙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