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完全性川崎病与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就诊的58例川崎病患儿,对比分析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比较其差异。结果完全性川崎病患儿皮疹、口腔黏膜充血、急性期手足硬肿、球结膜充血等症状的发生率较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高(76.67%vs.28.57%、83.33%vs.42.86%、76.67%vs.50.00%、93.33%vs.50.00%),卡疤红肿发生率较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低(16.67%vs.3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998、32.567、11.786、97.988、3.949,均P<0.05)。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较完全性川崎病患儿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65、3.062,均P<0.01)。两组患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9,P>0.05),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完全性川崎病患儿(χ~2=6.536,P<0.05)。结论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发热时间长,CRP水平、卡疤红肿发生率、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尽早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可减少其误诊漏诊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