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菌工厂化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绣球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形,肉质,由一个粗壮的柄上发出许多分枝,枝端形成无数曲折的瓣片,形似巨大的绣球而得名。绣球菌比其他食用菌含有更丰富的多糖、VC、VE、矿物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根据绣球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工厂化条件下绣球菌高产优质栽培的选种、培养料制作、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等技术要点,以期为绣球菌工厂化安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绣球菌;工厂化;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93-01
  绣球菌,又名绣球菇,属于绣球菌属,药食两用型木腐菌类真菌,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阳光蘑菇”,生长期每天需要10 h以上的阳光照射,也因此促成了绣球菇特有的清香。本文总结绣球菌工厂化安全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以木屑为主料及工厂化栽培的品种,在周年生产过程中要经常性地对母种进行提纯复壮,并采用多次生长点转接进行脱毒的方式解决菌种带毒问题,以更好地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1]。
  2 备料与配方
  栽培袋配方直接影响绣球菌的产量,制定配方的原则以原料C/N为准,工厂化栽培一般采用复合配方,以提高选定品种的产量。目前使用的配方采用多种原辅材料进行配比,达到营养丰富、溶水性和通气性合理的目的。
  绣球菌是木腐菌类真菌,结合福建本地资源,采用以松木屑为主料的配方,可以有效控制原料成本。适合工厂化周年生产的配方:松木屑86%、麦麸13%、玉米粉5%、石膏1%、过磷酸钙1%。
  3 拌料
  在备料时应对松木屑进行预处理,在机械打包不刺破栽培袋的情况下,较粗的松木屑比细松木屑更易于通风;松木屑要经过3个月以上堆积,其间进行适时淋水翻堆,促进均匀发酵方可投入使用。
  发酵后的松木屑先加入石灰粉拌匀堆闷2 d,其间翻堆2~3次;麦麸提前1 d加水拌匀堆闷;待松木屑吸水软化,确认没有干白芯时,按配方将全部原辅材料共同拌匀。此時培养料的水分含量控制在60%~65%之间,具体表现为手捏料时指缝间滴7~8滴水[2]。目前,国内大部分工厂均采用最先进的机械化拌料模式,相对于人工拌料,其料水比可以做到数字化管理。
  4 装袋灭菌
  采用17×35×0.05的罗盘式机械化装袋,中间打孔,每袋装料(以干料计)为450 g,用聚丙烯套环及一次性低价棉绒或化纤封口,进行高压灭菌(0.15 MPa,125 ℃)4 h即可。
  特别提醒注意的是,装好的菌袋要放入专用塑料框内,以减少塑料袋破损而引起的杂菌污染,放入塑料框的菌棒在出菇上架时才从框中取出。换言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都在框内进行,要做到轻拿轻放,以免薄膜破损。
  5 冷却接种
  菌袋灭菌结束后,自然降温4 h后转运入冷却接种间。冷却接种间完全按无菌室的要求设计,当接种室自然冷却至室温后(26 ℃以下)即可进行接种。接种箱按甲醛10 mL/m3、高锰酸钾5 g/m3灭菌30 min。而且接种室要每天检查菌落级数,无菌程度要达到万级;要求接种前仔细检查所使用的菌种是否有杂菌污染或生长不良,接种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一般每3瓶菌种接种64袋。
  6 发菌
  黑暗条件下,控制温度为20~24 ℃,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根据发菌进度适时增加通风量。保持地面干净,用墩布定时拖地,定时检查发菌进度及污染情况,及时清除杂菌污染的菌包。绣球菌菌丝生长较慢,栽培种菌丝培养45~50 d才有原基出现,当原基出现后就可以转移到出菇间进行出菇期管理。
  7 出菇管理
  转移到出菇间后菌袋要及时开袋,要根据原基着生的部位决定开袋方式。如果原基着生在袋口处正中央的料面上,就属于正常发育,用常规的手法直接将袋口打开即可;如果原基着生在底部,即四周袋壁,就要割开长塑料袋膜。在开袋之前要先点燃酒精灯,用酒精棉擦拭剪刀,并在火焰上灼烧,然后再开袋。
  为保证出菇阶段良好的生长环境,目前工厂多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喷雾、光照。菇房温度控制在12~18 ℃之间,湿度保持在80%~95%之间,注意防止因湿度过低而导致的子实体发黄干硬。绣球菌属好氧性食用菌,出菇房如果通气不良,容易导致子实体萎缩、瓣状形成困难,出菇房配备1台5HP制冷机和1台40 m2吊顶冷风机,或2室配备1台8HP制冷机组和2台40 m2吊顶冷风机,安装1台轴流电风扇,可更好地让新鲜空气经由缓冲室打入菇房,废气从另一排气口经缓冲室隔层排出。根据绣球菌的形态,调整通风次数与通风量;绣球菌出菇期间需要光照才有利于形成洁白的子实体,每天需要不少于10 h的光照[3-4]。
  8 采收
  绣球菌从菌袋接种、发菌培养到出菇,一般在115 d左右。而且绣球菌子实体发育成熟期无明显标志,只要生长环境适宜,子实体的枝、叶会不断生长,但是从商品价值、外观、营养成分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无限期地延长栽培时间。采收时可以根据朵形判断,即叶片展开,边缘呈现波浪形,背面略现白色绒毛,菇体健壮美观;或根据颜色判断,子实体颜色由白色转向淡黄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前12 h停止喷雾,采收时将成熟的子实体挑出,用刀片从基部割下即可。
  采收后可以直接上市鲜销,鲜品耐储藏性好,一般在温度3~5 ℃条件下,可以保鲜15 d左右。若制成干品,子实体采收后先经热风或阳光下曝晒脱水再烘干。菇体含水量较高,烧烤初期要严格控制温度,掌握先低后高的原则,从30 ℃开始逐渐升高,还应结合通风排气,但温度不能超过60 ℃,温度过高菇体容易烤焦,烧烤正常的干品颜色为黄褐色,香气浓郁。
  9 参考文献
  [1] 雷萍,吴亚召,张文隽,等.绣球菌工厂化栽培优良菌株的筛选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7,36(5):24-26.
  [2] 元玲刚,常明昌,孟俊龙,等.绣球菌工厂化栽培工艺初探[J].中国食用菌,2015,34(6):22-24.
  [3] 林衍铨,马璐,江晓凌,等.绣球菌工厂化栽培关键工艺参数优化[C]//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福州: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2012.
  [4] 阮晓东,阮时珍,阮周禧,等.绣球菌栽培新技术[J].食药用菌,2014(6):343-345.
其他文献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制作浓缩山楂泥对山楂进行改性加工储藏,经灭菌、灭酶处理,使山楂果实各种物质特性固定化,再低温储藏,以延长生产周期。试验以山楂泥浓缩方式、浓缩比、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作为影响山楂泥品质变化的4个因素,开展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并以制作山楂糕为载体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浓缩,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15 ℃储藏360 d,浓缩山楂泥各种性状稳定,制作的山楂
摘要 贵州油茶产量低和效益差是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贵州山区老油茶林低产低效的技术问题,促进老油茶林增产增收,从低产林现状、低产林改造技术、高接换优、提高坐果率、病虫防控、适时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旱坡地油茶低产林改造及抚育管理技术,以供茶农参考。  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改造;管理技术;旱坡地;贵州山区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
摘要 概述了低温胁迫下寒害冻害导致的香蕉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变化,以及细胞工程、抗寒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 香蕉;冻害;寒害;生理生化;抗寒细胞工程;抗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6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57-02  香蕉是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植物,是世界第二大水果和第四大粮食作物,全球共有13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农业正逐步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研究环巢湖流域生态农业对于促进安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桐城市南口生态基地为例,按照田间、流域、县域3个层次,针对性地规划了桐城市生态农业的3种模式,设计了每个模式的内涵和建设内容,提出了桐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安徽省环巢湖流域及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生态农业基
摘要 选育具有无角性状的牛有利于规模化饲养管理,且可以消除断角带来的应激,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对养牛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牛无角性状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牛;无角性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225-02  角是有蹄类哺乳动物自卫和争夺交配权的工具,为头部表皮及真皮
摘要 近年来,地方高校实现了转型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转型发展中,也折射出一些地方高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以滇西边境国门高校为探讨研究对象,以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为切入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以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门高校;实验实训室;应用型;建设管理;滇西边境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要 为了快速测定硝酸盐含量,本研究配制不同浓度的硝酸盐溶液,分别采用锌粉和镉粉作为还原剂,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经重氮偶合反应后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进行比色。同时,在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原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还原剂、显色剂、显色时间等的一系列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用镉粉作还原剂,分别加入硝态氮掩蔽剂4滴、硝态氮助掩剂10滴、硝态氮还原剂6滴、硝态氮显色剂9滴,沸水浴显色5 min的试验
摘要 为探究小麦秸秆生物炭对重金属铅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后对重金属的固定效果,开展了240 ℃热解小麦秸秆制备的生物炭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对土壤中铅离子的固定效应及小白菜中铅累积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生物炭对铅离子以化学吸附为主要过程,在298.15 K和323.15 K条件下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5.02 mg/g和51.05 mg/g;通过小白菜种植试验,生物炭在土壤中添加量大于1%时
摘要 为促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认证,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对河北北方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兽医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核心课程改革;专业认证;中兽医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254-02
摘要 采用盆栽試验,研究了不同保水剂施量对沙地土壤含水量、芙蓉葵植株生长、光合特性、干重、鲜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保水剂1 800、2 250、2 700 kg/hm2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未施保水剂处理,其中,施保水剂1 800 kg/hm2的土壤含水量最大。施保水剂的各处理的株高均显著高于未施保水剂,其中,施保水剂2 700 kg/hm2的株高最高,而各施保水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土壤正常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