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主题:
不管是专业选择、转换,还是未来求职、职场生存,都意味着作为未来职场人在校期间就必须做好职业规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规划,那么躲在眼皮子底下的忧患就会不日来临。在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今天,唯有早做准备,为自己制定出
一个合理、科学、可行的规划出来,才能让自己在今后的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线专家:梁开广先生,中华英才网特邀职业指导师,美国弗吉尼亚州欧多明尼大学心理学博士,希典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资深顾问,中国企业领导研究论坛执行主任
天天:我是一名大一女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我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但我觉得自己思想比同龄人成熟。别人说我不适合现在的专业,请问我适合这个专业吗?
梁开广:天天,你好,很高兴看到现在刚进校的学生就能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我在这里想跟所有在校学生说的是,职业规划不只是毕业生的事情,在校生在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都要有职业规划。
根据你的描述,你说别人认为你不适合这个专业,你考虑过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吗?他们是不是只是从你的性格角度来考虑同这个专业的匹配的?我认为,你现在首先需要做的事,就是全方位了解自己,寻求多个方面的反馈和支持,比如通过你的老师、同学,以及高年级学长或者学校的职业规划顾问,多方面了解自己和所学的专业,包括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等。当然,职业能力也是在大学几年中不断地评估的。真正理解自己和这个专业,才能弄清
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专业。
还有一点我想提醒的是,其实在美国,本科教育在大一、大二是不分专业的,到三年级才分专业。因此,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个专业,你也可以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兴趣,这样可以逐渐寻找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提高自己未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大三学生如何探索匹配的工作?
在线专家:龚文先生,中华英才网特邀职业指导师,曾任方正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前思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师
zoe: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专业是经济学。即将面临就业的我深知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也知道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可是我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没有特别的爱好,也没有什么特长,所以一直不知道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该怎么走。请您给我一些建议和指导好吗?谢谢!
龚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20 岁左右的年龄,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探索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包括行业、职位、工作单位性质等。这些受到你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个人价值观、个人基本素质、个人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你所学习的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培养目标可能是理论研究或政策研究方面的人才,通常在大学里讲授的内容实践性会略差。这对于你本科毕业后的就业有一点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继续深造可能更好)。
但是目前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爱好、没有特长,或者说是还未发现自己的爱好,未培养出特长。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你希望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就努力准备考研。如果你准备毕业后先工作,你必须抓紧时间去认真做兼职工作,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去用心感受工作的氛围,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理解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你要找的兼职工作收入不重要、与你未来工作的关联度最重要。为了探索你内心深处未被发现的自己,我建议你暑假做一份兼职,到了寒假再找一份差异性比较大的兼职,并仔细比较二者。在兼职或实习时,主动与单位同事交流,尽量虚心一些,不论对方的年龄、学历、职位是什么样
的,他们都可能会成为你的职场老师。
我的职业规划找不到目标
在线专家:陆学彬先生,中华英才网副总裁、高级咨询师
yk2848:我是一个在校大学生,马上要毕业了,我感觉时间的紧迫。但是现在困扰着我的就是个人目标、职业规划的问题。我想做CEO,想做职业经理人,想做部门经理,但我不知道我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行业,我不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我应该给自己定一个什么样的长期目标,我到底具体要进军哪个行业?我到底该怎样做?
陆学彬:去图书馆翻翻那些你崇拜的精英的传记,或者到网上看看那些成功人物在你这个年龄所经历的事情,你会有所收获。除非有特别的背景,任何优秀的元帅都必须从士兵做起。任何高层都是由中层提拔而来,任何中层都会由基层管理者晋升而来,而任何基层管理者,必须从优秀的骨干员工中培养出来——只有骨干员工,才对业务精通。只有管理得好自己,能够让自己优秀的人,方可能管理好他人,能够让团队优秀起来。
提醒各位毕业生朋友,尤其是管理专业的学生,到企业了,不要下车伊始,拿自己学校学的那一点皮毛哇啦哇啦,你所学的管理学知识,这个时候应该全部忘掉,你需要的是一种被管理能力,被领导能力。要知道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是你最切实的选择。放下速成幻想,道路自然就在脚下。
大学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在线专家:龚文先生,中华英才网特邀职业指导师,曾任方正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前思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师
亚晖:你好!龚文先生。我是一名就读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我请问你,以你的专业眼光,此专业未来的前景如何?我要做职业规划,该注意哪些?谢谢。
龚文:第一,目前我国的本科生教育是素质与技能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此,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在职场中的身价是最基本的;第二,任何专业学好了都有前途,学不好都将一事无成;第三,在学校读书的同时,尽量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奥运志愿者”、学生社团、社会调查等等;第四,尽量多参加一些实习、实践、兼职等工作,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第一位的可能不是兼职的收入,而是通过兼职来感受社会、感受工作。
迎接未来工作六“手”准备
在线专家:韩卫兵先生,中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原中集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现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劳动关系专家,“2006 年度中国杰出HR 经理奖”获得者
首先要具有前瞻性的视野。第一份工作,找到一个好的平台,比高薪更重要。一份良好的平台有三个特点:是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组织;平台给你充分学习的机会,当你经验丰富时给你展示能力的机会;在这个平台中你很开心。
要坚持不懈。从事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喜怒哀乐,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稍有不如意就萌生退意,任何工作都需要坚持,往往坚持不懈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最好利器。
要有一颗平和心。正所谓要用心工作,这个用心是放在工作本身,如何让工作更完满、更进步;同时不要不用心工作,不用心工作是指不能一边做事、一边想到自己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心中要装着工作而不是得失。对待同事用十个字概括,就是“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和荣辱得失,那你就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要掌握优势技能。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其次看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如果能在自身的专业方面有所突出的话则是一个亮点,比如在专业上获得竞赛的奖励,有不错的论文,甚至有一些研究或实践的成果,则你立马会让招聘人员发现并备加珍惜。因此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比如良好的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办公软件运用能力,包括PPT 制作能力等,很受用。
用心体验社会实践。很多同学在实习过程中有很多的心得并且找到了工作的感觉,而多数同学的实习在走过场,两者的区别很明显。还有很多同学自发组织兴趣小组、研究小组、社会公益组织并且在其中发挥作用,这些实践都对求职和未来工作发生较大的影响。
善于积累资源。我觉得好运气也是竞争力,但好运气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同学们对未来有帮助的人脉资源、信息或活动要多加接触,往往不经意中的人脉资源、信息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
清晰未来职业对个人的需求,正确分析和了解自己的优劣势,趁在学校的机会强化优势、弥补劣势,同时锤炼良好的心智模式,坚持不懈,一定会比没有准备的人强。
中华英才网“职场讲坛”
“职场讲坛”(consult.chinahr.com)是中华英才网于2006 年底全新推出的一档强势在线栏目。它通过邀请专家就职场某一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在线解答,为求职者提供一个“随时发疑问,即时解其惑”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专家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提升自己专业形象的舞台。“职场讲坛”自推出以来,已成功举办50 多期。先后邀请了伍婷、肖勇、郭策、洪向阳等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安静、江洪明、崔照江等名企HR,孙虹钢等著名职场专家以及中华英才网的部分高管与求职者和职场人士进行了在线交流,为他们解答了上千个职场难题。在广大嘉宾与中华英才网的协同努力下,“职场讲坛”积累了良好的声誉,日渐成为广大求职者和职场人士心目中的品牌栏目。“职场讲坛”每周二、周四下午3 点开播,每期直播一个小时。敬请关注!
不管是专业选择、转换,还是未来求职、职场生存,都意味着作为未来职场人在校期间就必须做好职业规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规划,那么躲在眼皮子底下的忧患就会不日来临。在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今天,唯有早做准备,为自己制定出
一个合理、科学、可行的规划出来,才能让自己在今后的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在线专家:梁开广先生,中华英才网特邀职业指导师,美国弗吉尼亚州欧多明尼大学心理学博士,希典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资深顾问,中国企业领导研究论坛执行主任
天天:我是一名大一女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我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但我觉得自己思想比同龄人成熟。别人说我不适合现在的专业,请问我适合这个专业吗?
梁开广:天天,你好,很高兴看到现在刚进校的学生就能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我在这里想跟所有在校学生说的是,职业规划不只是毕业生的事情,在校生在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都要有职业规划。
根据你的描述,你说别人认为你不适合这个专业,你考虑过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吗?他们是不是只是从你的性格角度来考虑同这个专业的匹配的?我认为,你现在首先需要做的事,就是全方位了解自己,寻求多个方面的反馈和支持,比如通过你的老师、同学,以及高年级学长或者学校的职业规划顾问,多方面了解自己和所学的专业,包括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等。当然,职业能力也是在大学几年中不断地评估的。真正理解自己和这个专业,才能弄清
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专业。
还有一点我想提醒的是,其实在美国,本科教育在大一、大二是不分专业的,到三年级才分专业。因此,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某个专业,你也可以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兴趣,这样可以逐渐寻找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提高自己未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大三学生如何探索匹配的工作?
在线专家:龚文先生,中华英才网特邀职业指导师,曾任方正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前思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师
zoe: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专业是经济学。即将面临就业的我深知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也知道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可是我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没有特别的爱好,也没有什么特长,所以一直不知道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该怎么走。请您给我一些建议和指导好吗?谢谢!
龚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20 岁左右的年龄,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探索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包括行业、职位、工作单位性质等。这些受到你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个人价值观、个人基本素质、个人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你所学习的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培养目标可能是理论研究或政策研究方面的人才,通常在大学里讲授的内容实践性会略差。这对于你本科毕业后的就业有一点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继续深造可能更好)。
但是目前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爱好、没有特长,或者说是还未发现自己的爱好,未培养出特长。基于以上分析,如果你希望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就努力准备考研。如果你准备毕业后先工作,你必须抓紧时间去认真做兼职工作,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去用心感受工作的氛围,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理解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你要找的兼职工作收入不重要、与你未来工作的关联度最重要。为了探索你内心深处未被发现的自己,我建议你暑假做一份兼职,到了寒假再找一份差异性比较大的兼职,并仔细比较二者。在兼职或实习时,主动与单位同事交流,尽量虚心一些,不论对方的年龄、学历、职位是什么样
的,他们都可能会成为你的职场老师。
我的职业规划找不到目标
在线专家:陆学彬先生,中华英才网副总裁、高级咨询师
yk2848:我是一个在校大学生,马上要毕业了,我感觉时间的紧迫。但是现在困扰着我的就是个人目标、职业规划的问题。我想做CEO,想做职业经理人,想做部门经理,但我不知道我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行业,我不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我应该给自己定一个什么样的长期目标,我到底具体要进军哪个行业?我到底该怎样做?
陆学彬:去图书馆翻翻那些你崇拜的精英的传记,或者到网上看看那些成功人物在你这个年龄所经历的事情,你会有所收获。除非有特别的背景,任何优秀的元帅都必须从士兵做起。任何高层都是由中层提拔而来,任何中层都会由基层管理者晋升而来,而任何基层管理者,必须从优秀的骨干员工中培养出来——只有骨干员工,才对业务精通。只有管理得好自己,能够让自己优秀的人,方可能管理好他人,能够让团队优秀起来。
提醒各位毕业生朋友,尤其是管理专业的学生,到企业了,不要下车伊始,拿自己学校学的那一点皮毛哇啦哇啦,你所学的管理学知识,这个时候应该全部忘掉,你需要的是一种被管理能力,被领导能力。要知道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是你最切实的选择。放下速成幻想,道路自然就在脚下。
大学生如何做职业规划?
在线专家:龚文先生,中华英才网特邀职业指导师,曾任方正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北京前思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师
亚晖:你好!龚文先生。我是一名就读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我请问你,以你的专业眼光,此专业未来的前景如何?我要做职业规划,该注意哪些?谢谢。
龚文:第一,目前我国的本科生教育是素质与技能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此,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在职场中的身价是最基本的;第二,任何专业学好了都有前途,学不好都将一事无成;第三,在学校读书的同时,尽量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奥运志愿者”、学生社团、社会调查等等;第四,尽量多参加一些实习、实践、兼职等工作,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第一位的可能不是兼职的收入,而是通过兼职来感受社会、感受工作。
迎接未来工作六“手”准备
在线专家:韩卫兵先生,中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原中集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现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劳动关系专家,“2006 年度中国杰出HR 经理奖”获得者
首先要具有前瞻性的视野。第一份工作,找到一个好的平台,比高薪更重要。一份良好的平台有三个特点:是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组织;平台给你充分学习的机会,当你经验丰富时给你展示能力的机会;在这个平台中你很开心。
要坚持不懈。从事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喜怒哀乐,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稍有不如意就萌生退意,任何工作都需要坚持,往往坚持不懈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最好利器。
要有一颗平和心。正所谓要用心工作,这个用心是放在工作本身,如何让工作更完满、更进步;同时不要不用心工作,不用心工作是指不能一边做事、一边想到自己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心中要装着工作而不是得失。对待同事用十个字概括,就是“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和荣辱得失,那你就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要掌握优势技能。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其次看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如果能在自身的专业方面有所突出的话则是一个亮点,比如在专业上获得竞赛的奖励,有不错的论文,甚至有一些研究或实践的成果,则你立马会让招聘人员发现并备加珍惜。因此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比如良好的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办公软件运用能力,包括PPT 制作能力等,很受用。
用心体验社会实践。很多同学在实习过程中有很多的心得并且找到了工作的感觉,而多数同学的实习在走过场,两者的区别很明显。还有很多同学自发组织兴趣小组、研究小组、社会公益组织并且在其中发挥作用,这些实践都对求职和未来工作发生较大的影响。
善于积累资源。我觉得好运气也是竞争力,但好运气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同学们对未来有帮助的人脉资源、信息或活动要多加接触,往往不经意中的人脉资源、信息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
清晰未来职业对个人的需求,正确分析和了解自己的优劣势,趁在学校的机会强化优势、弥补劣势,同时锤炼良好的心智模式,坚持不懈,一定会比没有准备的人强。
中华英才网“职场讲坛”
“职场讲坛”(consult.chinahr.com)是中华英才网于2006 年底全新推出的一档强势在线栏目。它通过邀请专家就职场某一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在线解答,为求职者提供一个“随时发疑问,即时解其惑”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专家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提升自己专业形象的舞台。“职场讲坛”自推出以来,已成功举办50 多期。先后邀请了伍婷、肖勇、郭策、洪向阳等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安静、江洪明、崔照江等名企HR,孙虹钢等著名职场专家以及中华英才网的部分高管与求职者和职场人士进行了在线交流,为他们解答了上千个职场难题。在广大嘉宾与中华英才网的协同努力下,“职场讲坛”积累了良好的声誉,日渐成为广大求职者和职场人士心目中的品牌栏目。“职场讲坛”每周二、周四下午3 点开播,每期直播一个小时。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