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消化道肿瘤外科病区用药情况分析

来源 :肿瘤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x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某院消化道肿瘤外科病区的药品使用情况,找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解决办法.方法 按照用药金额及用药频数(DDDs)进行排序,对用药金额居前30位的药品进行统计,并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辅助用药、肠外营养、抗菌药物及抑酸类药物的用药金额较高,通过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发现临床使用中存在部分问题,尤其以肿瘤辅助用药和抗菌药物的问题居多,另外也存在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肿瘤辅助用药超适应症使用、免疫增强剂联用不合理等.结论 某院消化道肿瘤外科病区用药金额居前30位的药品符合病区病种及患者特点,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应加强说明书用药的规范化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深度挖掘Oncomine数据库中的基因信息,分析FAM20基因家族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Oncomine数据库查找有关于FAM20基因家族的研究信息,并对其在宫颈癌中的表达进行初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在Oncomine数据库中摘录所选取的FAM20家族成员在宫颈癌中的生存信息,使用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生存分析,根据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发现FAM20基因家族中仅FAM20C基因对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意义,再使用TCGA数据库对FAM20C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生存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有研究显示,缺乏叶酸可能导致宫颈癌.MTHFR基因及MTRR基因是影响叶酸水平的重要因素,其编码的蛋白是叶酸代谢通路的关键酶.MTHFR是一种能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的关键酶,维持着DNA的正常甲基化反应,这是叶酸代谢循环的主要形式.MTRR是一种辅助酶,有研究报道其基因多态性与癌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叶酸缺乏是否系宫颈鳞癌的致病因素或增加其易感性,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争议且尚无定论.因此,本文旨在对叶酸水平及参与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指南推荐结直肠癌术后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作为辅助化疗方案,化疗过程中常出现手足综合征、恶心、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较少引起血糖异常.本文报道1例37岁男性结肠癌患者(既往无糖尿病)术后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5个周期后,血糖持续升高;化疗第7周期后,停用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给予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患者血糖逐渐好转.停用化疗药物6个月后,患者仅服用二甲双胍即可控制血糖正常.
目的 探讨阳和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瘤癌痛的疗效及对血清NTX、ALP的影响.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癌痛的疗效、疼痛VAS评分、血清NTX及ALP水平、卡氏功能(KPS)评分、不良反应等,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癌痛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78.5%,对照组为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和汤联合唑来膦酸能够有效缓解肺癌骨转移癌痛,并降低血清
目的 比较认知行为疗法(CBT)与常规治疗(TAU)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近期疗效及急性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0年7月收治的123例被确诊为Ⅲ-Ⅳa期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同期放化疗组(CBT组,n=60)和常规治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TAU组,n=63).分别于治疗前、同期放化疗结束时和同期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结果 CBT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
目的 放射治疗和化疗是宫颈癌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患者放化疗效果差异较大,目前尚无分层因素能够有效识别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的不同亚型.本研究希望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建立能够有效识别宫颈癌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分析2个GEO数据集(n=30)和TCGA数据集(n=305)的转录组数据,构建一个与放化疗反应相关的评分模型CRT score(chemo-radiotherapy score).结果 通过CRT score模型将患者分为CRT scorehigh和CRT scorelow两组
目的:研究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AOO)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牙齿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牙牵引正畸治疗,研究组采取PAOO治疗.比较两组牙间隙关闭时间、牙齿排齐时间、牙周健康状态、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牙间隙关闭时间、牙齿排齐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角化龈宽度、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临床附着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
目的 制定《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合理应用评价标准》,分析湖南省肿瘤医院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合理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建立方法,结合中国、日本等国以及FDA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药品说明书、NCCN指南、CSCO指南等,制定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DUE标准,评价本院108例患者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应用情况.结果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适应症不合理51例(47.2%)、用法用量不合理43例(75.4%)、联合用药不合理10例(17.5%)、治疗周期内血常规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联合泼尼松对肺癌患者免疫性肺炎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所致免疫性肺炎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泼尼松治疗,联合组(n=40)在此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连续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影像-生理(CRP)评分、T淋巴细胞水平、Karnofsky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CRP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4+、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联合组(P<0.
目的 探索芹菜素(APG)对顺铂(DDP)化疗所致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磷汀组(阳性对照组)及APG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氨磷汀组及APG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均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DDP(7.5 mg·kg-1)的方法建立DDP致肾损伤大鼠模型,空白组大鼠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不造模);然后分别腹腔注射给药(AP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0、40 mg·kg-1 APG,氨磷汀组给予1 mg·kg-1氨磷汀,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