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最润物:谈摘抄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抄最早源自何处,已无从考察,但古人读书基本都重此法,没有一个不是用此法积累而成名的。
  古代的印刷业到唐代以后才较为成熟,唐以前的人读书基本上都靠誊抄,不管是什么样的书都必须自己誊抄来读,即使是到了印刷业很繁荣的明代摘抄也还是很兴盛,如归有光的“七录斋”就源于此。其实誊抄何尝不是一种摘抄呢?如果文章不值得一读,何故抄之,誊抄的一定都是好文章或必抄的文章,一经不断抄之,则积累丰矣。
  古代的文人要有自己的创作大多都有不凡的摘抄,相信司马迁在动工写《史记》前,没少做摘抄的工作。曹雪芹著《红楼梦》肯定也有不凡的笔记,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再聪明也不至于强过现在的电脑,所以古人摘抄用于写作积累是肯定的。
  一、摘抄的作用
  古人摘抄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应该能看出摘抄的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摘抄又有何作用呢?
  1.积累字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用得好的字词用异色笔圈住,不明白的字音、字形查找字典明确。这样久而久之,字音、字形、词语的积累就会变得丰富。
  2.积累句子句子优美的根本原因在于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这种句子和文章的摘抄有利于增加学生修辞的运用,有利于文章的写作。摘抄句子也能增加学生的认知能力,许多美文含有深刻的哲理,而学生的阅读又多只限于课本,只有要求学生去摘抄,学生才会去主动地寻找文章来看。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紧迫的,没有多少课外阅读的时间,而摘抄则在无形中鞭策着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从而也会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从具有哲理的文章中汲取做人的道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二、摘抄的方法
  既然上文说了摘抄有那么多的好处,那么要学生摘抄什么样的文章才好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只是个起点,而终点却是自身的创作运用;或者说摘抄的目的是将这些文章化做自己的东西,从而激发自己的灵感。君不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故笔者将摘抄分为三个阶段。
  1.盲目随意摘抄阶段
  这是刚开始的阶段,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可以让学生随意摘抄,规定要完成的任务,一天200~300字左右,不限内容。要在课堂上公开表扬,可以利用摘抄本里的优秀文章作为上课时的开场;合理的运用,深刻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此段时间的积累,可以逐步地引导学生向教师的要求靠近。每个老师都应有一秆称衡量摘抄,教师教给学生的摘抄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每日摘抄的习惯,而不是临交时随意地应付,因此教师应适当地每日抽查,而且要求学生在每日摘抄下面留下自己的摘抄日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
  2.摘抄的生成阶段
  在前一阶段的训练以后,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明确需要摘抄什么,又如何摘抄,此时就要进一步规范,让学生将摘抄的东西尽力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么又如何让学生把摘抄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呢?笔者认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表扬。此时教师不能再像前面那样盲目地表扬了,而是每次和大家共同鉴赏几个学生的摘抄,请学生来评价优缺点,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别人的摘抄来谈谈自己的摘抄。
  教师指导。当摘抄已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后,方法的指导就至关重要了,而这个指导重在让学生吸收摘抄带来的好处,从而也使学生的摘抄工作自觉认真,化为语文学习厚积薄发的基础。
  奇文共欣赏。教师选定一个时间段,将摘抄本打乱,发给学生,请别人加以评价,让大家吸收别人的优点,从而使摘抄更加有意义。
  3.摘抄的自创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培训,教师应适当地鼓励学生去自由创作,这样才能体现摘抄的作用。其实,自创也可以分几个阶段。
  模仿。学生对自摘的文章进行补充,就像前面讲的“还可以怎么写”一样,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加以模仿,此时教师的鼓励和建议也是很有必要的。
  写自我感受。学生可以自由地写一些心理感受,如来自学习的压力,来自亲情和友情的故事,来自外界的感知,等等。
  自拟题目创作。每次摘抄都要求学生自己拟题自创一篇真正的文章,可以适当调动自己摘抄本上的内容。
  教师要求创作。教师可以每周给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去寻找内容进行写作。要求独立完成,这样文章的水平会有所提高,评价方法同上。
  结集传诵。可以按小组将写好的文章放到一起,结成一本集子,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得益于好的方法,也在于学生自己的坚持。十年磨一剑,相信摘抄这个小方法,能让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收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马坝中学(211751)
其他文献
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语文教师个人魅力的具体载体,而能够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体态语言也不可忽视。语文课堂上,教师善用体态语言,给学生最直观的感悟,有助于加深知
高中语文在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要适应考试的需要,更需注重综合表达能力的发展。高中语文考试对学生的考查从基础知识逐渐转化为核心能力,高中生语文核心
"什么是幸福?"2013年1月,在陕西农垦大荔农场总经理刘建军到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农场领导班子办公会上,他用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那年他刚好40岁,是陕西农垦各农场中最年轻的当
2009年,我被选派到马鞍山农场汉塘村任第一书记。新“官”上任,我意气风发,想着进村后能大干一番。然而一位有经验的老同事对我说:“小熊啊,现在的农民可不比以前那么好打交道了,你
合作是一个军队胜利的前提条件,合作是一群人智慧的集合,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依然是要注重合作的。合作是一种团队群体的集体行为,它在学习上表现为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给予,如果在学习上遇到难题,通过合作的方法来解决就会容易得多。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教授,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种自学,更是一种能力。合作不会过时,就算现在的科技发展足够快,也不会阻挡合作发展的步伐,
语句衔接题是高考中常考的题型,新课标卷上为必考题型,分值为3分。高考语句衔接题的解答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近几年高考试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方正的面庞,中等身材,操一口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全身透着一股斯文气,这便是从大学生连官成长为兵团劳动模范的新疆兵团第七师一三〇团的连官李小龙。李小龙今年38岁。1998
随着教育文化的多元发展,相较于过去的传统教学观念,现代教学理念有了较大范围的普及,教学模式也由传统的一言堂发展为多种互动形式,现代教学更为注重“人”,更为注重教学过程,更为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学品质,凸显出“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由“教”到“不教”,成为当前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品质并不等同于教学效率,也不等同于教学质量。教学品质是一个
谈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档案工作山海关桥梁工厂档案馆王方本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加快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过渡成为自主经营、自负营亏
人世沧桑,暑来寒往,转眼就是40多年了,在这40多年间,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代价。40年来,河北省档案馆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长路,也发生过很多很多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大事。时过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