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课标》,关注高考,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rc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面对全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设置,新的教学理念和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我们有时觉得困惑:课时紧张,教师抱怨学生基础不扎实,学生抱怨作业繁重,教材中出现的大量体现数学应用性的实际问题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很不好讲,舍去又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用好多时间去讲,又怕高考不考白浪费时间. 新课程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1)从课程标准看新的课程理念;(2)从2007年四省市高考题看指挥棒的指向;(3) 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到今年已经有15个省市参加,黑龙江省从今年起实行新课程. 面对全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设置,新的教学理念和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我们有时觉得困惑,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呢?
  
   一、从课程标准看新的课程理念
  
   1. 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课程标准是为“普通高中教育”而设计的.它不是“专业技术的职业教育”, 也不是“大学的预科教育”, 而是公民的一种“数学通识教育”.它的出发点, 仍然是为广大公民提供进一步的数学基础知识.
   2.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3. 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不仅是行为上的参与,更要有思维参与,通过个体积极的思考、与别人讨论疑难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等方式,激活思维;通过促进学生同化和顺应等心理活动和变化的过程,深化思维,不断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4.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要重视介绍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注重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周围世界出现的数学现象,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5. 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 法则. 结论的发展背景、过程和本质的同时注意适当的形式化训练.
  
   二 、从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市高考题看指挥棒的指向
  
   1. 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发挥高考试题的导向作用. 2007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题在“相对稳定、适度创新”的原则下,体现了数学新课程的理念,关注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关注了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比例以及文、理试卷的差异,以达到支持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和正确导向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2. 全面、综合地考查基础知识. 四省市的理科试题可以说教材中各章的内容都有所涉及,如复数、旋转体、简易逻辑、概率等教学课时较少的内容,在试卷中也都有所考查.
   3. 难度适中,平稳过渡. 广东,海南,宁夏三省的试题相对全国考题而言比较简单,山东试题也不难于全国. 对新增内容考查的点多是在初中就有一定基础的部分. 试题考查强调通法,淡化特殊的技巧,大多数试题既有常规解法,同时在知识的应用上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如广东卷文16题,第一问就有5种解法. 一些试题在考查的题型、情景设置、设问方式等方面也体现了稳中有变的设计思路.
   4. 新型题和难题的比例
   无论是设问方式新颖的试题、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还是应用型试题,对考生来说都要比常规试题难,新题型和应用题所占比例适中.如概率、统计、直方图等有实际背景的问题也采用了最常见的背景,叙述也采用了课本上的方式,较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稳中求变、增强对课改的导向是高考改革的基本策略,变化是必然,但这种变化是渐进的. 为此增强新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要坚持:
   1. 整合数学教材中的应用类问题,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教学完成以后,进行数学建模的专题教学. 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章节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仍然有就本部分知识论本题的解法的意味,如增长率问题,在函数部分有应用,在数列部分也有应用,从实际问题来看数列的方法要多于函数,在函数中研究这类问题显得不恰当. 况且,集中来研究应用类问题能节省有限的时间,形成发散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在高考中也会游刃有余. 这也比较符合高考试题改革稳中求变的做法.
   2. 在“双基”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以恰当的问题设计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解决问题中提炼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对数学方法较深刻的知识性认识. 这些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对知识的活化,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 如从体育彩票,世界杯竞猜等引入概率,利用简单的概率知识分析解决合理投注、理智竞猜的问题.
   3. 注意适度的形式化训练,为数学的更高级应用打好基础. 适度的形式化训练,也会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小兔子的繁殖问题、树枝的分叉、许多植物的花瓣等都可归纳为斐波那契数列问题,斐波那契数列问题实质是一种二阶递推数列.
   4. 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适合各校实情的教学媒体库,积累优秀的教学课件,改变知识结果的呈现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形式走进新课程的课堂. 若有优秀的科研队伍能独立开发适合学情校情的软件,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以上是本人对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理解和体会,所谈的措施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我把它当成是自己学习的一份心得,期望能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其他文献
可卷L_2-偏差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评价部分因子设计的均匀性.研究了具有2和4混水平的非对称设计在可卷L_2-偏差下偏差值的下界,它可以作为寻找可卷L_2-偏差下具有2和4混水平的非
在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且无可替代,这是因为与传统课程整齐划一的严格要求不同,新课程为教师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鼓励教师发挥才能进行再组织,激励教师施展身手进行再创造. 教师的业务水平、天资悟性、组织才能、创新思维在新课程教学中都可得到充分展露. 因此,“真正决定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 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通过学生实践加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丰富学习科学的研
根据积分中值定理及积分中值定理的推广,利用随机变量序列一致有界,一致可积,一致连续的定义,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当λ∈F*pm和λ=c0+γc1+…+γe-1ce-1时有限链环上长为lps的重根λ-常循环码的结构.
怎样掌握课堂合作交流讨论中的“度”?我认为首先要弄清“合作学习”与“交流讨论”的本意,合作学习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计算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的能力。交流讨论有两个层面:用数学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维,从内容上看,讨论交流可针对教材的重点、
通过山路引理,研究形如-△_pu=f(x,u),x∈Ω/u=0,x∈(?)Ω的Dirichlet边界值条件的p-Laplacian方程正解的存在性.
拉格朗日乘数法和许尔凸函数法都是从设计的行平衡角度来考虑下界的计算.如果利用许尔凸函数来计算2-水平U-型设计在对称化L2-偏差下的下界,能够证明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和许尔
一、内容特点分析    自身的结构特点  函数是表示数量之间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其内容可归为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函数关系的表示,从表示方式的角度看,有关系式法、图像法、列表法,从函数类别的角度看,主要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是函数的性质;三是函数的应用及函数思想的形成。  以上三个方面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个方面都是核心内容,都是考查的重点,但在实际问题或综合问题中,一般首先是
为了考察中小学教师组织认同、职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316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认同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