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曾国藩家书比比看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859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而在中国古代家书方面,王阳明、曾国藩可谓是两座高峰,这两位经历相似,思想亦有交集,但具体而言,又有区别,那么他们的家书又有何异同呢,对现代人有什么启发呢?我们来对照一番看看。
  关于科举:不必过于看重读书做人要紧
  王阳明和曾国藩之所以能史上留名,颇有影响,除了他们个人的努力,其实还是得感谢一项古老的制度:科举制度。他们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博得个人出身。科举制度在他们那个时代而言,还算是一项比较进步的制度。王阳明二十岁时第一次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二十二岁时考进士,未中,当时的学术大咖,内阁首辅李东阳对他说:“你这次没中状元,不过你写个状元赋试试看。”王阳明马上一挥而就,震惊当场。又过六年,公元1499年,王阳明考中进士,赐二甲进士第七。
  再看看曾国藩的功名路。曾国藩小时候是个笨小孩,据说记性奇差,相传有天夜读,把一段文章反复读了若干遍,还是记不住, 连躲在暗处的小偷都忍不住了,说:“连我都记住了,怎么你还没记住呢。”这个传说并不靠谱,但是也说明曾同学年少时记忆力不太灵光。虽说曾国藩记忆力不突出,但他在功名路上也算是一帆风顺,一路考取秀才、举人,二十七岁考取进士,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当时比王阳明还早一岁。
  王同学和曾同学对科举的态度又如何呢?王同学很小的时候似乎就有先见之明,当他还是十多岁的小朋友时,就对老师说:“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当年第一次会试不中,王爸爸鼓励他再接再厉,他却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在王阳明的家书里,也表达了这种思想,他的《寄正宪男手墨》这样寄望于儿子,“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这时候的王阳明也是一位爸爸了,当时是1527年,王阳明在率师出征的路上,儿子托付给亲戚,他对于儿子的期望倒不在科举功名上,在信中,王阳明认为,读书考取举人进士,并非他对儿子的期望,只要儿子能够立志向上,他就觉得很高兴了。
  同样,曾国藩对于弟弟和儿子的期待,也不在考试中进士上。在1842年,曾国藩尚为京官,在正月十八他写给弟弟们的信中,认为弟弟们只要能够“发愤自立”,即使没有在科考场上得志,但也能成为他曾大哥的帮手,“虽不得科名,亦是男的大帮手”。老曾甚至举例说老家湘乡有哪些大贤大儒,并无功名,但照样怡然自乐,乡里闻名。既然不以功名为念,那么老曾对于弟弟和子孙的期许是什么呢?在1856年(咸丰六年)写给儿子曾纪鸿的信里这样说:“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说得很清楚,就是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二人的家书一对比,他们对于子弟的要求很明确: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考不考功名倒在其次。
  关于修养:为人切忌一个“傲”字
  “谦受益,满招损”,这是中国人历来信奉的做人原则,说到底就是做人不能傲,王阳明和曾国藩的家书里都提到这一点,而且都把“傲”作为重点防范对象而来告诫子弟。
  王阳明的《书正宪扇》有这么一段:“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当今人品德上的缺陷,主要就是“傲”,很多不良行为和罪恶都是因为傲慢产生的。因为傲慢,就会自以为是,不肯低下身姿。如果作为儿女傲慢,就不能尽孝;如果作为弟妹傲慢,就不能很好地和兄长姐姐相处。王阳明对于“傲”的危害,罗列得很详细,同时也认识得很深刻。分析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王阳明又谆谆教诲:“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你们想要学习进步,必须要除掉“傲”这个病根。
  无独有偶,曾国藩对于“傲”也是极为警惕的,在道光二十四年写给弟弟们的信中,他语重心长地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曾国藩见过一些颇有才华却不得志者,原因何在?就在于傲慢蒙蔽了他们的眼光,阻碍了他们的进步。曾国藩亲眼看到这些人的傲慢姿态,自己文章“实亦无过人之处”,但是却心高气傲,乡试的时候骂乡试题目一窍不通,会试的时候骂会试题目一窍不通,骂了同学骂考官,一路骂下去, “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因为傲慢,不肯谦虚求学,最后把自己的前途也骂完了,“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因此曾国藩在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三日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总结了这么一句话:“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这是传自他的祖父星冈公,他曾对曾国藩说:“尔若不傲,便好全了。”
  可见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把谦虚戒傲列为品格修养的头等大事,只要不傲慢,其他良好品格就会随之而来。不傲是做人的基础。
  关于人生始发点:最重要的是立志
  王阳明从小就重立志,他小时候听说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拉俘虏,就痛下决心立志,一定学好兵法,强国强兵,因此,他的志向就不在科举上。后来王阳明能率兵平定宁王的内乱,和他早年立志学兵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他在《示弟立志说》就提到:“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学习一事,首要在于立志。如果没有立志,就如同种庄稼,没有先培植好植物的根,却徒然进行灌溉,再怎么辛苦,也无非是白白劳作一场。
  曾国藩也把立志当成人生的根本和出发点,他认为人如果能立志,哪怕做圣贤豪杰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有志之人何必去借助他人成事呢?在道光二十二年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提到读书之道,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立志,“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了志,读书就会求上进,不会自甘于落后,可见这立志,也与竞争心理有一定关系。只要立志,哪怕是在“旷野之地,热闹之场”,都能精心读书。
其他文献
撤!不能躺在荣誉上  1986年,我正式退役了,先去北师大学英语,半年后,有一个机会,我决定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想出去一两年,学学语言、开开眼界。另一个原因是,在中国女排这些年,得到很多荣誉,人们对女排队员几乎是家喻户晓。虽然退役了,可我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老是被别人注意,身不由己,连上个街买东西,都受拘束。有一次,我想去看电影,买了票,故意迟到几分钟,等黑灯
2016法国欧洲杯激战正酣,对于球迷来说欧洲杯是四年一度的狂欢节,而对于各大商家来讲却是不能轻易错过的一门大生意。从赛事运营、商业赞助、赛事转播到衍生品开发生销售、票务……在商业世界中,足球不再是一颗小小的皮球,它串起的是一整条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商机。  足球——真·“印钞机”  足球作为风靡全球的运动,每一次大型赛事的举办,不仅牵动万千球迷的心,更是驱动着各个商家日夜不停运转
川崎广人,67岁时从日本来到中国农村推广循环农业。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圣经·马太福音》7:13-14)对基督徒川崎广人来说,在地处偏远村庄的中国农场推广循环农业就是那扇「引到永生」的窄门。  每日生气  「禁止!」川崎广人先生张开双臂,挡在了路中央,不利索的中文发音听上去有些滑稽,这使得他的愤怒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美德泽被万方,百代传承。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一位位古圣先贤;五千年的家道传承,培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然而时至今日,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极大程度地疏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值得庆幸的是依然有少数的人始终坚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泽勇维摩先生就是少数人中的一人,由其创办的坤媛书院,致力于弘扬女学经典学习,亦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 女学当为其首  古言道:家中
今年年初的一个早上,天还没亮,金州勇士队大老板乔·莱科布(Joe Lacob)开着他的梅赛德斯旅行车,来到了斯坦福大学。他把车停在商学院附近,在蒙蒙细雨中走了一段,去跟一些硅谷企业高层见面,其中包括前OpenTable首席执行官、现任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在线学习创业公司Curious的创始人和先锋创投(Vanguard Ventures)的总经理
具有220年历史的大栅栏三庆园重张开业,成为近来京城戏剧界的一大热点。嘉庆元年(1796年),“三庆班”与位于京城大栅栏的宴乐居合营,将宴乐居改造成专门演出戏剧的场所并取名三庆园,曾红极一时。随即,“三庆班”与四喜、和春、春台被合称为“四大徽班”开启的晋京演出,成为京剧开始形成的标志性事件。由于“四大徽班”在京城演出的主要场所正是三庆园,因此这里一直被视为中国京剧的发祥地之.  “三庆园”之名始于
2016年4月17日,由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编导并主演的影片《爱与黑暗的故事》在中国电影资料馆首映。  《爱与黑暗的故事》以当今以色列最富有影响力的作家阿摩司·奥兹的同名小说为蓝本。原作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也有许多评论家将其称作回忆录。其背景主要置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耶路撒冷、六七十年代的基布兹以及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早期的欧洲(具体地说是乌克兰的敖德萨和波兰的罗夫诺)。这部小
一个不眠夜加一整天的工作后,何帅又在第二天晚上“二刷”了这部电影。  组团、包场、N刷、晒票根……中国的“魔兽”粉丝助力电影《魔兽》上映仅5天票房就超过10亿元,单靠中国市场就可以收回成本。  是《魔兽》掘金凶猛,还是中国粉丝足够“土豪”?或许《魔兽》背后隐藏的资本力量才是真正的推手。  中美市场成“逆世界”  Wower,中国魔兽玩家的昵称,灵感来自游戏《魔兽世界》的英文缩写“WOW”。  “魔
备受中外瞩目的上海迪士尼内部测试启动一周多来收获大量网友好评,不过最近也有一些帖子在微博微信上热转,一是吐槽上海迪士尼小笼包“天价”,还因此上了“热搜榜”;二是“各地第一批体验上海迪士尼的人,都已哭晕回不来了。”小笼包究竟有多贵?“哭晕”是真的吗?迪士尼究竟是贵到“天价”,还是合理定价?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实地探访内测现场,采访权威人士,了解定价机制。  20多个省市游客“哭晕在迪士尼” 记者追
超长工时成常态白领抱怨每周加班超20小时  “从疲劳到癌症仅需4步”,28岁的网易女编辑王雅珊生前在自己的微博中曾转载过这样一条微博,并发出感慨:“我就是例子啊!”此后没多久,这位年轻女孩就被癌症夺走了生命,令人唏嘘不已。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健康严重受损,王雅珊只是众多加班族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灯火通明的“加班楼”几乎成为了城市标配,超长工时对于不少人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