伢典Ⅲ凝胶微创去腐对龋齿儿童咀嚼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ng0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伢典Ⅲ凝胶微创去腐在5~12岁儿童龋齿患儿中的应用及对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8月5~12岁儿童龋齿患儿5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涡轮机去龋治疗,观察组采用伢典Ⅲ凝胶微创去腐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2个月进食食物类型、咀嚼食物、咀嚼稳固度及咀嚼是否存在异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个月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2个月随访期间继发龋齿、牙髓病变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伢典Ⅲ凝胶微创去腐用于5~12岁儿童龋齿中能改善患儿咀嚼功能,有助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较高,能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其他文献
消化道异物穿孔导致的急腹症是门急诊的常见病之一,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消化道异物导致的梗阻、穿孔临床多有报道.老年患者对腹痛耐受导致入院时多有较重的急性腹膜炎症状及体征,对病史诉说不详,病灶定位不准确,都增加了对疾病的诊治难度.本文收集2017年6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1例消化道异物致胃肠穿孔病例,围手术期治疗困难,现报告如下.
脓毒症是指机体对感染的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CRRT是ICU中治疗脓毒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器官功能,精确控制体液平衡,清除炎症介质等[2-5].合理的抗凝剂和抗凝方法是确保CRRT顺利进行的重要部分.2012年肾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临床实践指南建议,无论患者的出血风险和凝血状态如何,只要患者没有枸橼酸使用禁忌证,枸橼酸是行CRRT患者的首选抗凝剂[6].
目的:关闭拔牙间隙时配合应用上颌前牙种植体支抗垂直向控制,研究不同压低方式上颌前牙及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及上颌前牙的位移情况.方法: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关闭拔牙间隙时,在上颌前牙区的不同位置配合应用共0.5 N的垂直向压低力,对不同工况下牙齿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配合应用上颌前牙种植体支抗垂直向压低力后,牙齿向远中及舌向的移动趋势减小,唇向的移动趋势增加,伸长的趋势减小,压低的趋势增加.结论:利用种植体支抗关闭上颌拔牙间隙过程中,配合应用上颌前牙种植体支抗垂直向压低力,前牙远中位移趋势减小,
目的:探究磷酸钙水门汀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中代替屏障膜的可能性,以简化手术程序.方法:制备磷酸钙水门汀,检测其操作特性,包括固化时间,注射性和粘附性.然后在猪肋骨上制备圆柱形骨缺损,填充脱蛋白骨颗粒后,表面覆盖2 mm厚的磷酸钙水门汀,检测其机械特性和渗透性.结果:磷酸钙水门汀具有良好的的操作特性,尤其是经过羟甲基纤维素改性的磷酸钙水门汀.但是羟甲基纤维素改性的磷酸钙水门汀机械性能下降,渗透性也增强,不过仍然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磷酸钙水门汀以及改性磷酸钙水门汀操作性好,机械强度佳,与骨组织粘接好并维
目的:通过三维测量分析改良三点注射法远中位点进针时针尖止点距下颌孔的距离,从解剖学上证实远中位点注射可有效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方法:选取63名患者进行CBCT扫描,获得DICOM数据,导入到Sim-plant OMS软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通过计算模拟进针时下颌孔距针尖止点的距离,与麻醉药品有效浸润距离10 mm进行单侧t检验分析,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双侧进针角度.结果:左侧进针深度(20.49±2.20)mm与20 mm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侧进针深度(21.17±2.75)mm)与20 mm存
目的:研究敲低DNA损伤诱导转录子4(DDIT4)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增殖和侵袭.方法:培养OSCC细胞系CAL27、Tca8113、SCC9及人正常口腔黏膜细胞系HOK,检测DDIT4的表达水平.将Tca8113随机分为对照组、si-阴性对照(NC)组、si-DDIT4组、PD98059组,检测细胞增殖OD490 nm值、侵袭数目及DDIT4、p-ERK1/2、Bcl-2、c-myc、MMP2、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CAL27、Tca8113、SC
目的:观察超瓷嵌体修复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乳磨牙牙体缺损患者(180颗患牙),分为3组,每组各60颗牙;分别行超瓷嵌体修复、金属预成冠修复和直接复合树脂充填修复.随访观察评估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修复后6个月3组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2个月,在边缘密合性、牙龈反应、继发龋及邻接关系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修复后24个月,超瓷嵌体及预成冠在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性、牙龈反应、继发龋、磨损程度及邻接关系方面均优
目的:探究铁死亡相关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初步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下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相关临床数据并筛选得到OSCC相关数据.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R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对关键基因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和Cox回归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4个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9个关键基因,其中IFNG和EGFR
目的:探讨腮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1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腮腺肿瘤活检或腮腺肿瘤切除的患者资料,按拟定诊断标准,筛选出经病理证实为腮腺转移性恶性肿瘤的患者共32例,并用生存分析模型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2例腮腺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原发部位面颈部者占比81.25%.32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7个月,3年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7%和47.5%.经Kap-lan-Meier及Cox生存分析原发部位(P=0.011),腮腺肿瘤直径(P<0.001),是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舌癌根治术留置气管导管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舌癌根治术且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患者84例,根据术后镇痛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羟考酮,Q组)和对照组(舒芬太尼,S组),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每小时呛咳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随时间推移均逐步下降;Q组在术后12、24、48 h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S组(P0.05).Q组平均每小时呛咳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