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反差效益与思考

来源 :人口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_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近十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人口形势。这不仅是因为目前人口众多,已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因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严重的反差效益,它直接影响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正> 目前,就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来说,可以说众口一词的观点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生产的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物质资料生产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笔者在认真思索之后,不再附和这种看法,而提出与此相悖的观点;即在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同人类自身的生产相适应,其次是人类自身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正> 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即将到来的第三次生育高峰使控制人口增长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大家极为关注。同时,对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正> 人口普查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普查资料,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本文简要地阐明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这次普查资料,对于下次人口普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可能是不无裨益的。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是随着资料的公布和提供而逐步展开的。1982年10月公布第一批手工汇总的简要资料之后,开发利用工作开始起步;1983年底公布10%抽样的电子计算机汇总资料后,开发利用工作全面展开;1985年7月公布电子计算机汇
<正> 新中国是在旧中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人口是在旧中国人口基数上增长起来的,因此,我们考察现代人口问题,不得不回顾旧中国的人口情况。
<正>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苏联的人口普查发生了阶段性的中断,直至1959年1月15日才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结果表明,苏联总人口数已达到2亿零88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48%。
<正> 今年五、六月间,我国有关部门的一些同志赴墨西哥、加拿大考察了两国人口普查工作。这两个国家人口普查工作的经验,对我国正处于准备阶段的1990年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是有帮助的。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失业现象,已逐渐为人们所承认,但是这一失业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它的存在形态怎样,尚不明确。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正>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稀少的民族之一,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共有4132人。历史上,鄂伦春族是一个以散居游猎为生的民族,过着一人一马一条枪,兽皮作衣,兽肉为食的生活,人口发展极为缓慢。 解放后,鄂伦春族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鄂伦春族的兴旺发达。经过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鄂伦春族人口的总量有了补偿性的发展。但是,调查资料表明,这个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仍是缓慢的。因此,研究鄂伦春族的人口发展,不仅是鄂族本身关注的问题,也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正> 在经济增长预测理论中,超指数曲线模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该模型以变速指数调节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准确地描述出预测对象的动态运行过程。人口增长预测与经济预测有着十分相似之处。本文将此模型移植到人口增长预测理论之中,并以鞍山市人口资料为例,具体说明该模型的使用方法,目的是为人口研究引进一种计算简单、精度较高、实用价值较大的预测方法。
<正> 如果从1948年联合国第三届大会通过关于老年人权利宣言草案算起,联合国关注老年人口问题已有40年的历史了。现对联合国老年人口工作情况做一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