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片段教学实录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生:孔子。
  师:谁来介绍一下孔子?
  师: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处于我国的春秋时期,距离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了。他出生在鄒邑,也就是现在山东曲阜。孔子名丘,字仲尼。
  师: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第一个广收门徒的老师,他先后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弟子就有72人。孔子被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生:孔子写了一本书叫《论语》。
  师:《论语》跟孔子有关,但不是孔子写的。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之一《论语》。我们学校的老师撷取200条与小学生关系密切的《论语》,编成了这本校本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在这一节课,我们将要采用“闯三关”的形式。第一关:记诵经典。
  二、 歌诀素读,记诵经典
  师:(出示)第一条经典——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同学们是怎样读经典的?(生读)
  师:你们这是朗读,听老师读。(老师歌诀体朗读经典,学生不由自主跟节奏,或晃动身体,或用手轻轻打着节拍。)
  师:老师与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读得快,有节奏,像唱歌一样。
  师:老师使用的是歌诀体的朗读形式,同学们愿不愿意学习这种朗读方法?
  生:愿意。
  (领读之后,采用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直到熟读成诵。)
  三、 结合注释,理解文字
  师:同学们顺利通过第一关,现在我们进入第二关:理解文字。看第一条,这么多“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教你们理解经典的小窍门,结合注释理解文字。(老师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第一条经典的意思。)孔子说,学习知识或做人的道理,不停地去复习或者践行,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不生气,不是一个君子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老师的方法,自学其余三条《论语》。(学生自学)
  师:谁来说说这一条?(出示课件)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生:孔子说:“花言巧语装作和善,是缺少仁德的。”
  师:在童话故事中总有一位主人公喜欢花言巧语,他是谁?
  生:狐狸,狐狸骗乌鸦的肉,狐狸想吃公鸡就花言巧语骗它。真的是缺少仁德。
  师:好,同学们再看这一则?(出示课件)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生: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守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师:看来结合注释理解经典的方法都掌握了,看这一条讲的是什么?(出示课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生: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友爱同学,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还有精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礼乐技艺。”
  师:意思大家都理解了。大家把这四则《论语》连起来读一遍。(学生歌诀体朗读四则《论语》)
  四、 反省自我,践行经典
  师:大家顺利闯过两关,现在我们要闯第三关:践行经典。学习经典的目的不仅仅是诵读、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它成为指引你前行的一盏明灯,照亮你人生之路。比如,每当我读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的“谨而信”时,就想起去年暑假的一天,女儿和好朋友约好下午三点去图书馆看书。谁料到中午时,乌云密布,她见势不妙,马上给朋友打电话,可她家电话停机。女儿看着黑沉沉的天,就说:“佳琪肯定不去了,咱要不也算了吧。”我看看天,又看看她,说:“咱们做人要讲诚信,不守信用可不好。”虽然乌云密布,我还是把她送到图书馆。我们刚迈进图书馆,就听见佳琪在后边喊女儿。我想,那个下午,两个女孩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俩人遵守承诺,换来的相互信任和友谊。同学们,面对今天学的经典,你想到了什么?(出示四则《论语》)
  生: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到学习知识还是做人的道理,都要经常的复习或者践行。正如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你用经典解释经典,可见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
  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却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真的就是一个君子了。这一点我做得不太好,当别人误会了我的好意或者委屈了我,怨恨之情油然而生,我好几天不愿意跟他说话。今后,我要力争做一个君子。
  师:勇于自我批评,你是生活的勇士。
  生:读了“巧言令色,鲜矣仁!”我想到那天去书店买书,在书店门口碰到一个年轻人,蓬头垢面,可怜兮兮地说,他的钱被人偷了,一天了没吃一点东西。我看他可怜,就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掏给了他,谁知他拿起钱,说了一声“谢谢”,就匆匆走了,回头还露出对我鄙夷的笑。那时候自己委屈极了,现在想想,那个人就是典型的巧言令色的小人。”
  师:老师同情你的遭遇,赞赏你的爱心。
  生:“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中,我体会到我们既要防止巧言令色的人,更不要去做巧言令色的人。
  生:我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想到了为别人做事,应该尽心尽力。记得有一次,朋友的汽车遥控器坏了,我帮他打开盖后,发现线路连接的焊点开了。我的遥控器上周也出了这样的问题,爸爸借了好多次工具,费了一天时间才修好。我害怕给爸爸添麻烦,就对朋友说:“只有这里坏了,遥控器就没办法修了,再去玩具店换一个吧。”现在想想,自己真做错了事,自己不但没尽力帮朋友,还撒谎欺骗他。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
  师:感谢同学们的掌声,此处也应该有掌声。请你说说为什么送他掌声。
  生:他勇于批评自我,是个勇士。
  生:他的真诚打动了我,人不怕犯错,就怕犯错不知悔改,还嘴硬说自己没错。
  师:谢谢你们俩的精彩点评。同学们,人的优秀品质并不是一下子就在身体里生根发芽的,只会在你做好事的过程中慢慢孕育。人格魅力就是这样一天天培养起来的。
  生:老师,我看到“泛爱众”我就想起了我的弟弟。他不到七岁,但心地特别善良,只要在电视上看到谁得病了,或者哪里受灾了,总要收拾自己的衣服或玩具,要给小朋友送去。在路上见到乞丐,他总会向大人要钱去献爱心。一个大雪天,我们小朋友都在雪地上打雪仗,有一个老奶奶路过,不知怎么脚一滑摔倒了,我们看见笑了起来,弟弟却跑过去,吃力地扶起她,拍去她身上的雪,仰起脸不停地问摔得疼不疼。那急切的话语和心疼的目光叫我们这些姐姐哥哥好惭愧。
  五、 总结全文,引领提升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不仅仅学习到了歌诀体的朗读方法,还理解了经典,希望在接下来的生活以及学习中相伴经典,让它引领你成为谦谦君子。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清市逸夫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针对某电厂一台1000MW超超临界锅炉的制粉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对原有一次风喷口安装新型旋转喷嘴环,改变磨煤机加载力控制方式和制粉系统热工控制方式,从而改善燃烧效率以及飞
今夏,我省36万余名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超过冰岛的总人口。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们,路在何方?  本刊从省人社部门及教育部门获悉,我省今年首次投入3亿元财政资金,扶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重视作风建设的先进政党。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在作风建设上都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和成果。"三严三实"是怀揣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新坐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背景下,中央企业在自身资本、资源及人才优势的支持下,也开始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经营道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
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  要“富而好礼”不要“虚无主义”  ——“西方企业家精神已破灭,重塑企业家精神,要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梳理,不能简单拿回来就算完成任务”  法国一位政界高层说,现在法国乃至欧洲很大的问题是,活在当下是一种时髦。欧洲人不想明天,也不回忆过去,今天我怎么活都行,不管别人,所以工资低就上街罢工,这是欧洲的悲哀。企业同样如此,唯利是图,弱肉强食,道德缺失,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人没有
本文以LNYL建筑加固改造公司为例,分析了中小型建筑加固公司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比对对如何建设公司品牌提出了相关建议,对其他中小型建筑加固改造公司的品牌建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三严三实”新标准,不仅对整风肃纪,更对今后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和党员干部选拔任用有着深远的影响。“三严三实”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践行“三严三实”, 理应成为党员干部毕生的自觉追求。  [关键词]“三严三实”;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中图分类号] D261.3 [文献标识码] A
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在乡镇领导班子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两者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强弱和乡镇发展的前景.因此,乡镇党政“一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渐进式、全方位的管理体制改革,在经历了多次集中改革后,改革的内容涵盖了职能与机构的调整、运行机制与管理方式的
前不久 ,某地报纸刊登了一篇题为《违法采矿岂能屡禁不止 ,县人大常委会决议责成政府整治》的报道。见报后 ,据说政府某同志对副题中的“责成”二字很是反感并质疑 :人大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