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已逐渐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要群体,因而各大高校决定构建基于互联网为载体的PLE新型学习方式,为高校学生创设一个更系统、自由、便捷的虚拟个人学习环境,借助互联网实现对高校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PLE能够促进高校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为高校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工具与渠道,助于高校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在此,本文将详细探讨高校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
当前,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尤其是大学生更是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为了借助互联网实现对高校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一种基于互联网而提出的新型学习方式——PLE(个人学习环境)。该学习方式已较为普遍地应用在各大高校的教学中,其是一种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控制管理自身学习行为与学习过程的系统。PLE主要通过“制定个人学习目标、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与他人沟通”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过程进行管理,其具有分布式、社会性的特点,高校学生个体是该学习方式的核心。
1 PLE概念
PLE(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中文译为“个人学习环境”或“个性化学习环境”。PLE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依托网络为学习辅助,进而构建的自主、综合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具有促进个人终身化学习的作用。因而,关于PLE概念的描述主要包括5个方面,①借助网络力量构成的松散集合体,是一种新方式的服务工具;②一般以Blog为中心的网络工具,运用Rss阅读器和简单的Html来进行自由收集与发布,以构成集合性的自我引导学习方式;③支持个人与专业的发展;④各种应用与服务的综合体;⑤是Power Tools,力量工具的象征。
2 高校学生构建PLE的必要性
2.1 促进高校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鉴于高校学生课业繁多,利用PLE构建系统、索引的知识体系与知识框架,有效对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这有助于高校学生掌握知识自成体系,借助PLE平台计划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学习。
2.2 丰富高校学生学习工具软件的使用
高校学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多样性的学习工具,如MP3/MP4、计算器、快译通等。而基于网络构建的PLE学习环境更加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工具软件,传统性的硬件学习工具都可在PLE提供的各种社会性软件来满足功能使用的需求,多媒体计算机的超链接性、存储性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3 提供学习方法促成终身学习
高校学生通过构建PLE的个人学习环境,利于其有效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与能力,再加上学校专业知识的系统教学,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部分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高校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进而促成其终身学习的可能性。
3 高校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
高校学生PLE的构建,可以是基于Web服务的由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桌面程序,具体组建方案如下:
3.1 基本工具与方法
⑴搜索引擎是高校学生在PLE环境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而高校学生需要熟练掌握2种以上的高级搜索引擎(如Baidu、Google等)使用方法;⑵高校学生应拥有如MSN、QQ等较为流行的即时性通讯工具帐号,若没有需及时注册申请;⑶高校学生应拥有多个免费邮箱,掌握如Outlook Express、Foxmail等邮件客户端软件的使用,以满足注册BBS、私人写信、支付理财、快速收发邮件等需求;⑷开通网上银行,并注册如支付宝、块钱等在线支付服务。
3.2 以Blog为起点与核心
Blog是一种网络交流系统,具有Tag、RSS、Trackback技术支持,提供Web2.0服务,兼具发布写作与交友的优势,操作简单快捷,为广大用户提供了网络交友的平台。PLE可以将Blog作为起点与核心,高校学生可自由选择Blog圈子,实现网络沟通与交流。
3.3 信息获取工具与渠道
PLE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信息获取工具与渠道,具体包括:①传统网站;②订阅工具(如RSS 订阅、Twitter等);③搜索引擎;④专业性的知识网站(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⑤专业性的论文等文献资料网站(如Google 学术搜索、CNKI、Google 专利搜索等)。
3.4 社会性联结工具与渠道
与此同时,关于社会性联结工具与渠道PLE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主要有:①各类交友网站;②即时通讯工具(如MSN、QQ等);③各类分享网站(如Google Calendar、卡卡网等);④生手专家联结渠道(如43Things),该渠道能够实现具有相似学习目标高校学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学习。
3.5 娱乐工具与渠道
此外,PLE还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些娱乐工具与渠道,劳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观点。如Youtube、土豆等视频网站;17173、2828等游戏网站;迅雷、eMule等下载软件。
3.6 信息反思、整理的工具与渠道
高校学生通过PLE系统的学习之后,可利用各种工具与渠道进行学习信息的反思及整理。如①将自己学习中的反思总结发表在Blog上为同学提供借鉴;②将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成果贡献在社区Wiki上;③在Yahoo Pipe上整合出一个新的RSS输出,丰富Web的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蒋成凤.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以网上人大“个性化学习空间”实践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9).
[2]叶赛楠,洪伟.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0之于个人学习环境创设的需求与支持[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46-49.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
当前,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尤其是大学生更是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为了借助互联网实现对高校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一种基于互联网而提出的新型学习方式——PLE(个人学习环境)。该学习方式已较为普遍地应用在各大高校的教学中,其是一种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控制管理自身学习行为与学习过程的系统。PLE主要通过“制定个人学习目标、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与他人沟通”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过程进行管理,其具有分布式、社会性的特点,高校学生个体是该学习方式的核心。
1 PLE概念
PLE(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中文译为“个人学习环境”或“个性化学习环境”。PLE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依托网络为学习辅助,进而构建的自主、综合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具有促进个人终身化学习的作用。因而,关于PLE概念的描述主要包括5个方面,①借助网络力量构成的松散集合体,是一种新方式的服务工具;②一般以Blog为中心的网络工具,运用Rss阅读器和简单的Html来进行自由收集与发布,以构成集合性的自我引导学习方式;③支持个人与专业的发展;④各种应用与服务的综合体;⑤是Power Tools,力量工具的象征。
2 高校学生构建PLE的必要性
2.1 促进高校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鉴于高校学生课业繁多,利用PLE构建系统、索引的知识体系与知识框架,有效对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进行归类整理。这有助于高校学生掌握知识自成体系,借助PLE平台计划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学习。
2.2 丰富高校学生学习工具软件的使用
高校学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多样性的学习工具,如MP3/MP4、计算器、快译通等。而基于网络构建的PLE学习环境更加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工具软件,传统性的硬件学习工具都可在PLE提供的各种社会性软件来满足功能使用的需求,多媒体计算机的超链接性、存储性为高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3 提供学习方法促成终身学习
高校学生通过构建PLE的个人学习环境,利于其有效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与能力,再加上学校专业知识的系统教学,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部分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高校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进而促成其终身学习的可能性。
3 高校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
高校学生PLE的构建,可以是基于Web服务的由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桌面程序,具体组建方案如下:
3.1 基本工具与方法
⑴搜索引擎是高校学生在PLE环境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而高校学生需要熟练掌握2种以上的高级搜索引擎(如Baidu、Google等)使用方法;⑵高校学生应拥有如MSN、QQ等较为流行的即时性通讯工具帐号,若没有需及时注册申请;⑶高校学生应拥有多个免费邮箱,掌握如Outlook Express、Foxmail等邮件客户端软件的使用,以满足注册BBS、私人写信、支付理财、快速收发邮件等需求;⑷开通网上银行,并注册如支付宝、块钱等在线支付服务。
3.2 以Blog为起点与核心
Blog是一种网络交流系统,具有Tag、RSS、Trackback技术支持,提供Web2.0服务,兼具发布写作与交友的优势,操作简单快捷,为广大用户提供了网络交友的平台。PLE可以将Blog作为起点与核心,高校学生可自由选择Blog圈子,实现网络沟通与交流。
3.3 信息获取工具与渠道
PLE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信息获取工具与渠道,具体包括:①传统网站;②订阅工具(如RSS 订阅、Twitter等);③搜索引擎;④专业性的知识网站(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⑤专业性的论文等文献资料网站(如Google 学术搜索、CNKI、Google 专利搜索等)。
3.4 社会性联结工具与渠道
与此同时,关于社会性联结工具与渠道PLE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主要有:①各类交友网站;②即时通讯工具(如MSN、QQ等);③各类分享网站(如Google Calendar、卡卡网等);④生手专家联结渠道(如43Things),该渠道能够实现具有相似学习目标高校学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学习。
3.5 娱乐工具与渠道
此外,PLE还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些娱乐工具与渠道,劳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观点。如Youtube、土豆等视频网站;17173、2828等游戏网站;迅雷、eMule等下载软件。
3.6 信息反思、整理的工具与渠道
高校学生通过PLE系统的学习之后,可利用各种工具与渠道进行学习信息的反思及整理。如①将自己学习中的反思总结发表在Blog上为同学提供借鉴;②将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成果贡献在社区Wiki上;③在Yahoo Pipe上整合出一个新的RSS输出,丰富Web的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蒋成凤.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以网上人大“个性化学习空间”实践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9).
[2]叶赛楠,洪伟.个性化与社会化——Web2.0之于个人学习环境创设的需求与支持[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