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诱导对马氏珠母贝眼点幼虫附着的影响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素(5-HT)、蜕皮激素、γ-氨基丁酸(GABA)、腺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对马氏珠母贝眼点幼虫附着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5-HT、蜕皮激素、GABA、腺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溶液处理马氏珠母贝眼点幼虫,不同时间后,分析眼点幼虫附着率的变化.[结果]在24~96 h作用时间里,5-HT、蜕皮激素、GABA对眼点幼虫附着的诱导效果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在24~120 h作用时间里,腺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对眼点幼虫附着的诱导效果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眼点幼虫在10-5 mol/L的5-HT和GABA处理24、48、72和96 h后,附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5 mol/L的蜕皮激素处理24 h和72 h,10-6 mol/L的蜕皮激素处理24 h和96 h,10-7 mol/L的蜕皮激素处理24 h,附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μmol/L腺嘌呤核苷处理24、48、72和120 h,1μmol/L腺嘌呤核苷处理24、48、72、96和120 h,附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μmol/L次黄嘌呤核苷处理48和72 h,1μmol/L次黄嘌呤核苷处理48、72、96和120 h,附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μmol/L的次黄嘌呤处理72、96和120 h,附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5-HT、蜕皮激素、GABA、腺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溶液在适宜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均可诱导马氏珠母贝眼点幼虫附着,其中10-5 mol/L的5-HT处理24 h对附着率的诱导效果最佳,可达对照组的6.3倍.
其他文献
脑卒中严重危害国民身心健康,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且预后不佳.脑卒中一旦发病,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脑泰方能有效防治脑卒中.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关于脑泰方治疗脑卒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进展,从促进神经元再生、抗氧化损伤、调节脂质代谢、调节铁代谢等基础作用机制方面出发,综合分析脑泰方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在衰老与肿瘤关系研究中,始终存在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衰老细胞如何逾越死亡壁垒,成功转化为肿瘤细胞.本文以“衰老是氧化损伤累积的结果”为依据,着重分析了活性氧的产生、演变和造成损伤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衰老的发生发展提出了新的认识:衰老进程不是取决于活性氧的源头——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生成量,而是主要取决于细胞中能够催化Haber-weiss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的自由铁离子浓度高低.当细胞内铁离子浓度超过阈值上限时,它又会将衰老细胞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转变为氧气,使细胞自由基反应失去源头,由氧化态转变为高度还原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是一类蛋白酶,通过调节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对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HDACs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和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HDACs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分布不同,因此在脑缺血的相关机制中表现出不同的作用.HDACs根据序列、结构和功能同源性分为四个类别和18种亚型.本文就HDACs各个亚型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细胞中的定位及作用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我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个班共计216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基于雨课堂的过程性考核为主、期末闭卷考试为辅的评价方式考核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理论课教学效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授课模式,学期结束后利用单一的结业闭卷考试进行考核.比较两种考核方式下总成绩的平均分差异以及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比例差异.结果 实验组总成绩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中60~70分以及60分以下的学生比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雨课堂的过
口腔组织病理学部分内容抽象、知识点繁杂且相互关联,难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和记忆;传统授课教学模式下的口腔组织病理学课堂教学呆板,缺乏生动性,教学效果不佳.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兴的教育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均能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通过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后对参与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学习效果、能力提升、参与意愿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许多正面评价,但学生的抗拒或消极情绪也
专业型社团以专业知识为背景,通过各类社团活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技能,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作为医学生最初接触到的医学基础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与专业社团进行优质整合和优势互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探究机会的同时,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
[目的]探究不同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水平配合饲料对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稚虫生长及体壁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9.46%/20.67%(EG1组)、34.97%/24.02%(EG2组)、30.48%/27.37%(EG3组)、25.99%/30.72%(EG4组)和21.50%/34.07%(EG5组)的饲料,饲喂体质量为(2.45±0.40)g的光裸星虫稚虫12周,测定稚虫的生长指标及体壁一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结果]随着碳水化合物水平降低、
[目的]探究二氧化碳CO2麻醉协同低温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的影响,延长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保活时间.[方法]研究保活过程中CO2质量浓度、麻醉时间、麻醉温度和鱼质量水比对卵形鲳鲹有水保活时长的影响;在最佳麻醉保活条件下,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肌肉及肝脏氧化应激指标及代谢指标.[结果]卵形鲳鲹在16℃、100 mg/L CO2水溶液中麻醉3 min其麻醉效果最佳.在15℃低温下进行有水保活,鱼水质量比为2:1,存活时间最长,为(359±2)min,此条件下复苏率达100%.经过CO
[目的]研究复方中草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脏免疫功能及肠道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红枣提取物、山药提取物和黄芪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1混合,分别按质量分数0(对照)、0.3%、0.6%和1.2%添加到虹鳟基础饲料中,饲喂体长7.6~8.9 cm的虹鳟幼鱼56 d.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对幼鱼进行攻毒试验(5.48×106 cfu/尾),4 d后,取其肝脏和肠道,测定肝脏的生理生化指标,用半定量PCR及荧光定量PCR测定肠道免疫相关
[目的]探究保活运输中低氧胁迫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pinephelus lanceolatu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诱导体质量为(498.2±27.3)g的杂交石斑鱼进入休眠状态,并放置在溶解氧为(1.74±0.21)mg·L?1的低氧环境下,低氧胁迫0、6、12、24、48、72 h后,取样测定血清应激指标,肌肉、肝脏、鳃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肌肉、肝脏能量利用指标.[结果]低氧胁迫过程中,杂交石斑鱼血糖含量在胁迫6 h时最大,72 h时恢复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