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践性教学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突出实践性教学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的特色。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性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03-03
Practice Teaching should be Reinforced in Majo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New Local University//Gong Weiyu, Zhang Youlu
Abstract This essay is mainly 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bility and knowledge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major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being a competent teacher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same time put forward some tactics for education reform on the base of reading and investigating related materials widely.
Key words major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practice teaching;problems and solutions
Author’s address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以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呈现出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特别是从1997年以来的连续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趋势已基本形成。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546万人,而全国各类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由1998年643万人提高到1 738万人。同时,许多大专院校升为本科院校。这表明在今后的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1 应用性、技能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
1.1 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我国的有关专家把我国当今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划分为4个类型:第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的综合大学,以培养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承担精英教育任务为主;第二类是专业型、教育研究型大学,研究与教学并重,在这类大学中既有学术型专业,培养研究型人才,也有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三类是专业型、应用型的普通院校,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第四类是职业型、技能型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这一类学校突出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培养具备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1]。根据《中国教育报》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 864所,其中本科院校755所,高职(专科)院校1 109所。很明显,第三类和第四类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
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应凸现应用性、技能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属于第三类,这类院校的定位应该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很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强,敢于实践。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2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由于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教育实践的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它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手段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教与学实际问题的一个领域[2],所以它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应用性特点由于地方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所以基本的实践知识、规范的操作技能是学生形成信息技术能力结构的基础,是学生从业的基本功。就像原来师范学生的“三字一话”的训练一样,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最终达到熟练驾驭和应用各类教学媒体以及软件,为学生教育技术专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创新性特点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面向教育、教学、教研、教学设计、媒体应用与开发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于操作技能阶段,而是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还要有一定的在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规划、设计、开发以及创新能力。为此,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地体现创新性[3]。
2.3 先进性特点采用适用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与辅助管理是教育技术教学的基本属性,也是教育技术教学的命脉。在教学规划时一定要将新技术、新手段等来源于实际的实用技术引入学校教学中,根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学生储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4 动态性特点由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是零碎的、渐进的、综合的,因此,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需要在完成一定的实践学习任务的动态过程中使实践能力得到固化,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智技能得以形成。即实践教学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及技能,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渐进地开展,通过内部与外部物质化的交互活动,融思维及操作为一体,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3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3.1 校内教学校内教学是通过学校提供现有的场地条件给学生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从事应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1)课堂教学训练,包括现场教学、媒体设备的分析与演示、课件实例制作讲解、上机操作练习等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2)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基本实验分为纯验证性实验、基本仪器使用实验及以培养基本测试方法为目的的实验,主要分布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
3.2 教育见习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学校教学实践,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使用情况和电教设备的配备与管理情况,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同时,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为教育实习打下基础。
3.3 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的综合实践课,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需环节,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实践,使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的锻炼,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初步独立从事学校教学工作。这也利于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4 专业实习教育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现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因此专业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电台、电视台、电教馆等专业实习场所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就业面。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03-03
Practice Teaching should be Reinforced in Majo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New Local University//Gong Weiyu, Zhang Youlu
Abstract This essay is mainly 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bility and knowledge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major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being a competent teacher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same time put forward some tactics for education reform on the base of reading and investigating related materials widely.
Key words major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practice teaching;problems and solutions
Author’s address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以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呈现出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特别是从1997年以来的连续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趋势已基本形成。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546万人,而全国各类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由1998年643万人提高到1 738万人。同时,许多大专院校升为本科院校。这表明在今后的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1 应用性、技能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
1.1 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我国的有关专家把我国当今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划分为4个类型:第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的综合大学,以培养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承担精英教育任务为主;第二类是专业型、教育研究型大学,研究与教学并重,在这类大学中既有学术型专业,培养研究型人才,也有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三类是专业型、应用型的普通院校,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第四类是职业型、技能型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这一类学校突出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培养具备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1]。根据《中国教育报》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 864所,其中本科院校755所,高职(专科)院校1 109所。很明显,第三类和第四类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
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应凸现应用性、技能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属于第三类,这类院校的定位应该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很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强,敢于实践。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2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由于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教育实践的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它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手段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教与学实际问题的一个领域[2],所以它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应用性特点由于地方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所以基本的实践知识、规范的操作技能是学生形成信息技术能力结构的基础,是学生从业的基本功。就像原来师范学生的“三字一话”的训练一样,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最终达到熟练驾驭和应用各类教学媒体以及软件,为学生教育技术专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创新性特点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面向教育、教学、教研、教学设计、媒体应用与开发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于操作技能阶段,而是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还要有一定的在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规划、设计、开发以及创新能力。为此,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地体现创新性[3]。
2.3 先进性特点采用适用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与辅助管理是教育技术教学的基本属性,也是教育技术教学的命脉。在教学规划时一定要将新技术、新手段等来源于实际的实用技术引入学校教学中,根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学生储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4 动态性特点由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是零碎的、渐进的、综合的,因此,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需要在完成一定的实践学习任务的动态过程中使实践能力得到固化,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智技能得以形成。即实践教学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及技能,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渐进地开展,通过内部与外部物质化的交互活动,融思维及操作为一体,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3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3.1 校内教学校内教学是通过学校提供现有的场地条件给学生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从事应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1)课堂教学训练,包括现场教学、媒体设备的分析与演示、课件实例制作讲解、上机操作练习等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2)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基本实验分为纯验证性实验、基本仪器使用实验及以培养基本测试方法为目的的实验,主要分布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
3.2 教育见习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学校教学实践,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使用情况和电教设备的配备与管理情况,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同时,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为教育实习打下基础。
3.3 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的综合实践课,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需环节,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实践,使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的锻炼,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初步独立从事学校教学工作。这也利于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4 专业实习教育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现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因此专业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电台、电视台、电教馆等专业实习场所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就业面。